警世录:当西域禁止向大汉出售良马之后

本人的“当~~~之后”系列第九篇,算是致敬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准备合辑成一部《警世录》。看不懂的人都在问,这写的是历史么?~~~应该是吧~~~当然,好像也不仅仅是历史!

警世录:当西域禁止向大汉出售良马之后

公元前104年,大汉朝武帝太初元年。

这是汉武帝即位后的第37个年头,这一年有些特殊,因为这一年总共有十五个月,但这不算什么大事,因为这一年最震动大汉朝人心的,是一个西方大国居然干了一件丧心病狂的事。

这个西方大国名叫大宛,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富裕,且兵强马壮,一度称霸西域,西域诸国都看他脸色行事。最关键的是,大宛有一样东西,是大汉朝没有,而且非常需要的,那就是汗血宝马这样的优良马种。

此时的大汉朝刚刚崛起,卫青、霍去病连续击败匈奴,汉朝新建的马场急需西域良马来改善马的质量,马作为大汉朝百姓的生活日用品和军队的作战装备,作用非常之大。但是大汉朝自己的马,性能总是比不上西域的马好,无奈之下,只得依靠进口。

大汉朝是很讲商业原则的,所以向西域各国买马都是用黄金这样的硬通货币现金交易,可这最好的马,一直被大宛垄断着,大宛因为和匈奴关系紧密,所以没有和汉朝直接通商,但对于汉朝商人私下贩卖良马的做法,也并没有严管,只是规定汗血宝马是大宛国宝,禁止买卖。

可大汉朝的商人毕竟是利益至上的,自从听说一匹汗血宝马带回长安可以赏千金之后,便动起了心思。商人想尽办法搞到了两匹,然后将泥土混合药汁做成颜料涂在马身上,混在良马里意图蒙混过关。在大汉朝商人的观念里,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越是法律禁止的,越是利润最大的。就算被发现了,大不了塞点钱就过去了。

可是,大汉朝的商人很快就傻眼了,大宛的关卡非常的认真尽责也不收受贿赂,逐一检查之下,发现了这两匹被伪装后的汗血宝马,当即扣押了全部马匹并上报大宛国王。

大宛国王毕竟刚娶了匈奴公主,虽然听说大汉朝崛起了,强大了,但毕竟离自己太远,没见过。而且,对于大汉朝商人敢违抗自己命令耍小聪明买卖汗血宝马的行为,非常的生气和震怒,当即下令,严惩大汉朝商人,扣押的良马全部充公,并且正式出台法令禁止向大汉朝出售良马。

警世录:当西域禁止向大汉出售良马之后

当消息传到长安皇宫的时候,老皇帝刘彻也没太在意,找来使者车令吩咐道: 既然汗血宝马是人家的国宝,那咱们就拿出点大国风范来,使用外交途径解决吧,你用黄金按一比一的比例铸造一匹金马,换他那两匹汗血宝马,其他的上等良马,也按汉朝马匹的十倍价格重金购买就是。

车令领旨,不敢怠慢,连夜铸造好金马,带足二十万两黄金,向着贰师城出发了。长安距离贰师城四千多里,车令带着重金,一路晓行夜宿也走了整整三个月才达到。

作为一个合格的外交官,车令见到大宛王之后,充分的阐明的大汉朝的诚意和汉武帝对他的关怀问候。大宛王毋寡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黄金和那匹金光闪闪的金马,两眼放着贪婪的光芒。

答应汉朝使者的要求,就要得罪匈奴,拒绝呢,又舍不得这么一大堆的黄金,大汉朝,大汉朝,大汉朝,大宛王一直在心里盘算着听闻到的关于这个东方国家的一切,没办法,那个时候,所有的消息来源都只是道听途说,大宛王听到到的,都是大汉朝之前是如何孱弱,如何被匈奴和西域各国欺负。

虽然大汉朝现在好像强大了些,也打赢了匈奴几次,但听说都是偷袭得手侥幸取胜。而且,对西域各国也是相当客气,到处给钱。

嗯,听说去年还把一个细君公主嫁给了老得都快死了的乌孙王,乌孙王给了一千匹中等马的聘礼,却换回了十几万两黄金的嫁妆,要是匈奴怎么可能干这样赔本的事,自己娶匈奴公主,可是搭进去好些钱的。

警世录:当西域禁止向大汉出售良马之后

如今,这大汉的使者又带着重金来了,一匹等身金马换两匹汗血宝马,十两黄金换一匹上等良马,这不是缺心眼的傻子就是一个富有的软蛋。所以,大宛王心里得出了结论:大汉朝这样的国家,绝对不会出兵打自己的,自己想怎么欺负他,就怎么欺负他。

使者车令耐心的等着大宛王的回复,看着大宛王脸上渐渐浮现的轻蔑和不屑,车令的心里也很是不爽。终于,大宛王的的声音响起:“你们的皇帝送我的金马我很喜欢,那我就收下了,可是我早就颁布了法令,汗血宝马是不能买卖的,所以对不起了,不能给你。”

车令心里很是生气,可还是耐着性子说道:“陛下就是体谅到贵国的法令,才想出这个礼物互换的法子,陛下送给你一匹金马,您送给陛下两匹汗血宝马,这是两国的外交赠礼,不算买卖。”

大宛王嘿嘿的奸笑着:“你们汉朝人就是喜欢耍小聪明,但是,不行,在我们这里,这样的小聪明是行不通的,汗血宝马,不可能给你,就连上等良马,我也下过命令,不再卖给你们汉朝人,所以,你一匹马也不能带走。”

车令此时已经很是火大了,但作为一个使臣,还是强压怒火继续劝说,可好说歹说,大宛王就是不松口,车令无奈,只好提出告辞,可是大宛王却阻止了他:“你可以走,但黄金马是礼物,必须留下!”

车令终于彻底愤怒了:“你这个贪婪的蠢货,是要公开抢钱么?”大宛王这下反而开心了:“来人,这个家伙胆敢辱骂国王,拉出去杀了!他的随从也一并处死!”

车令此时已经从愤怒转为震惊了:“什么?你要杀我?你敢杀大汉朝的使者?你想好后果了么?匈奴可都被我们打败了,你这样做是在找死!”

警世录:当西域禁止向大汉出售良马之后

大宛王却不屑的摇摇头:“靠偷袭打胜两次匈奴,我们也能做到,你们的国家真的会为了你和这些钱出兵远征么?肯定不能,顶多就是再派一个使者来质问我,因为你们还需要和我们结盟,还需要我们的支持,你们才能对抗匈奴,那时候,我只要稍微示好,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你们之前不是一直如此的么。你说的对,我就是欺你了,你又能如何?哈哈~~~~~~”

在大宛王的狞笑声中,不停咒骂着的车令被斩首,使者驻地遭到大宛士兵的突袭,只有三个人因为外出采购食物侥幸逃脱,其余几十人人全部遇难。

当消息传回长安的时候,汉武帝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一度怀疑是这些使臣起了贪心把黄金私吞了!大宛王杀了使者吞了黄金?这怎么可能呢,哪个国家能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

廷议上,看着大臣们一脸痛心疾首的样子劝自己要忍耐,汉武帝就明白这大宛王为什么敢这么干了。因为大臣们都在劝他,此时应全力对付匈奴,不能再生事端,此事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强烈谴责大宛国敢杀我使者的恶劣行径,让大宛国认清形势,不要一意孤行,然后借此和他们签订盟约,共同对抗匈奴。

汉武帝脸色阴沉的听完大臣们的发言,心中把他们的祖宗问候了几遍,然后斩钉截铁的说:“你们这些所谓的政治手腕,外交辞令,都是屁话,我们被匈奴欺负了这么多年,强烈谴责有用么?外交辞令有用么?还不是要靠卫青、霍去病他们去打。外交,从来只属于强者和胜利者!”

大臣们哑口无言,可还是坚持对匈奴作战已经捉禁见肘,兵力有限,就这样,双方妥协之下,汉武帝派了自己的小舅子李广利领着三万大军出发了。

警世录:当西域禁止向大汉出售良马之后

当大宛王听说汉朝的军队真的来了的时候,确实有些意外,可很快他就无惧了:“给西域诸国下令,敢给汉朝军队提供粮食饮水和道路的,就将承受匈奴和大宛的怒火!”

果然,此时汉朝和匈奴的大战还并未最后见分晓,西域诸国还是畏惧匈奴和大宛的,李广利一进西域就举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艰苦的作战和重重的困难,粮食,饮水短缺,通道要强攻硬打,好不容易打到大宛东边的郁成小国的时候,只剩下几千人。

作为大宛的近邻,郁成更是不敢违抗命令,生怕把汉朝军队放过去,自己会遭殃。早就又饿又渴又困的汉军在郁成城守军的顽强防守之下,久攻不下,再打下去,等大宛的援军达到,自己就会全军覆没。

李广利无奈,只得下令撤兵,推倒敦煌修整。汉武帝听闻兵败,很是愤怒,但他看完李广利的行军报告之后,立刻明白了问题所在。于是下了三道命令:

第一道,下给李广利,就地招兵修整训练,等待援军,若有一人退入玉门关,杀无赦!

第二道,下给卫青,立刻发动对匈奴的全线作战,务必全歼匈奴主力,击溃匈奴各部。

第三道,下给尚书台,立刻将重犯囚徒集合训练,并征召各地恶少整编后让羽林军校尉日夜操练。

这是几个神奇的命令,第一道,稳定了军心,让内外都知道的大汉朝的决心,第二道,西域诸国所忌惮的无非就是匈奴的强大,打掉他们心中现有的恐惧,那大汉朝就会成为以后他们心中的恐惧。第三道,则是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大汉朝再度大破匈奴,这一次,匈奴被彻底打垮,西域各国震惊了。第二年春暖花开后,李广利带着由自己的残兵,新招的边境游民,皇帝送来的囚徒和恶少组成的混编大军再度向贰师城出发,对了,皇帝还派了几个善于相马的人给李广利,说是等他攻破贰师城的时候,让这些人负责挑选最好的马。

警世录:当西域禁止向大汉出售良马之后

这是一支奇怪的军队,却也是一只战斗力惊人的军队,残兵是经过战场生死洗礼的,面对战友兄弟的阵亡,心中满是复仇的怒火。新招的游民,都是被胡人抢夺了财产,杀害了亲人的,对胡人的恨就是他们心中的支柱。囚徒和恶少本就是亡命之徒,平时好勇斗狠惯了的,此时有了靠自己最擅长的事就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哪个不是杀气腾腾。

最主要的是,这一次,西域诸国看到了汉朝军队正面作战打垮了强大的匈奴,他们再也不敢和汉朝军队为难,面对大宛国的命令,没人再去执行,纷纷都让开了通道,甚至还有的国家主动送上粮食和饮水。

只有一个叫轮台的小国,不知是不是国王的脑袋被门给挤了,居然下令坚守,坚决不让开通道,李广利正愁这一路太悠闲想让这些饿狼练练手,这下好了,这轮台自己找死来了。

三天后,轮台被攻破,为了给西域各国一个教训也给这些饿狼点甜头,李广利下令屠城,搜掠所得尽数归士兵。立刻,轮台城血流成河,这下西域诸国都在庆幸自己之前选择了最正确的做法。

紧接着,李广利将军队分成几路开进合围大宛,自己亲率三万大军从正面进攻,大宛王知道这次是一场恶战,一面向匈奴求援,一面派兵迎敌,汉朝军队先在郁成城打败宛军,接着攻破贵山城,俘虏大宛大将煎靡,几路兵锋直指贰师城。

警世录:当西域禁止向大汉出售良马之后

此时,大宛内部早就已经乱成一团,轮台屠城的恐惧在大宛臣民的心中不断蔓延发酵。最后恐慌变成了内乱,汉军还没到,大宛臣民已经自己发动政变,杀死了大宛王毋寡,并且将全国的好马集中到一起,等待汉军来挑选。就连城破后逃到康居的郁成王,都被康居王绑好送来给汉军了。

大汉朝也不贪心,选取汗血宝马数十匹,中等以上良马三千余匹。又立了带头政变的昧蔡为新的大宛王,与他盟誓后,便撤兵东归,从此,大宛归服大汉,再没背叛过。

从此以后,大汉朝对西域诸国的政策,也变成了软硬兼施,遇到首鼠两端或者胆敢犯我天威的,一律雷霆手段使用消灭,先后有车师,楼兰,龟兹,莎车等国因为串通匈奴,截杀汉朝使者而被灭国。

自古弱国无外交,就算是强国,也都要靠真刀真枪打到敢于作对的敌人害怕,以此震慑宵小,才能让天下宾服。

——撰文——老文(文俊壹)——新编历史故事集《警世录》

警世录:当西域禁止向大汉出售良马之后

该系列其他文章:

当周厉王干掉诽谤的人之后

当李自成进京之后

当东林党终于干掉魏忠贤之后

当国耻成了笑话之后

当金兀术听说岳飞被杀之后

当杜牧走进杏花村之后

当郑板桥帮穷老妪画扇之后

当大诗人贾岛还俗做官之后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