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禾:“兩低一高”選股不可刻舟求劍

在挑選價值投資所鍾愛的、“又好又便宜”的股票時,投資者有許多方法。當然,最好的方法,一定是一家家公司慢慢看。不過,我們幾乎不可能用一個方法涵蓋所有的公司、分析所有的商業情況。為了在海量的公司裡篩選出比較好的標的,投資者有時候也可以利用一些小模型,進行初步篩選,以降低工作量、提高覆蓋面。

我之前曾經介紹過的“兩低一高”模型,就是一個簡易的模型。在之前的文章裡,我曾經描述過這個模型的篩選方法,就是選擇市盈率低、市淨率低、股息率高的股票,組成一個組合。在A股的歷史回測中,這個模型驗算出了不錯的超額收益。從原理來說,一個市盈率低和市淨率低、股息率高的股票,一般也比較容易符合價值投資的要求。

但是,模型畢竟是僵化的,“兩低一高”模型也不例外。這裡,我就聊一聊那些符合“兩低一高”標準的股票,有可能出現那些其實並不符合價值投資的情況。投資者在進行投資選擇的時候,可以據此進行排查,以免盲目相信機械、呆板的模型,而錯過了價值投資選擇“又好又便宜的股票”的真諦。

估值數據採用的全部是靜態的財務數據,而靜態的財務數據不等於動態的企業展望。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它們身處的行業,是前途比較黯淡的行業。這些行業的發展水平一般已經很高,我們很難指望在未來的長週期裡,這些行業有太大的發展。甚至由於行業已經過度發展,可能還會產生一些倒退。這時候,即使一家企業的市盈率很低,也不一定符合“又好又便宜”的標準。

另外,還有一些企業處於週期波動非常巨大的行業,而這個行業恰好在一個時點波動到了週期的最景氣端。這時候,即使一家公司的盈利數據非常好看,也不一定代表它是一家好公司。投資者需要參考這家企業或者這個行業過去的波動情況,再作定奪。

還有,一些企業的盈利、淨資產等數據,可能存在不少的水分。比如,利潤中虛構的成分比較高,一次性收入比較高,對一些應該計提的費用和成本沒有計提到位,都可能導致企業的盈利虛高。而商譽、存貨、應收賬款等項目上,過高的估計和過低的減值處理,永續債、優先股等項目佔比過大,均會導致企業的市淨率數據,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

而企業的股息,也不是一個完全可靠的指標。和盈利一樣,一些公司的分紅也是週期性的,並不穩定。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有時候有些公司會突然提高派息,而這種派息往往不容易持續下去。這時候,如果投資者直接把派息的高低,作為決定企業是否有價值的唯一考慮因素,就會錯誤判斷企業的價值。

與以上情況相反的是,有一些公司雖然在“兩低一高”的框架下,不能排到太靠前的位子,但是卻比那些排名更靠前的公司,更符合“又好又便宜”的投資理念。

比如,有的公司雖然盈利不高,但是盈利非常穩定,如一些交通運輸、公共事業方面的公司。另外一些公司雖然估值不低,但是有高速的發展。還有一些公司,有一些數據可能來自會計上的制度性錯誤,比如淨資產的評估日期非常早或者淨資產的盈利能力非常高(經常出現在輕資產公司中,也就是對資產依賴非常少,對技術、人才、品牌等因素依賴更高的公司)。這些公司雖然在“兩低一高”的框架下,很難入選最靠前的排名,但是他們的價值可能比排名靠前的公司更高。

還有,一些週期性特別強的公司,可能正好處在行業週期景氣度的最低點。這時候,這些公司的盈利差、分紅差(甚至沒有),淨資產恐怕也要有所衰減,按照“兩低一高”這個框框來套,一般很難套得進去。但是,這些公司的強週期性,導致它們在盈利最差、派息最差的時候,往往才是最值得留意的時候。一旦行業景氣來臨,這些企業的盈利大增、估值增加,也能給投資者帶來很好的回報。

所以說,在價值投資中,所有的模型、標準、條條框框,都應為投資者所利用,而不應被投資者所依賴。如果投資者過於依賴一些模型和條條框框,放棄了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智慧,那麼就是按圖索驥、刻舟求劍,這種做法無疑是偏離了價值投資的宗旨。

(作者系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