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導彈是如何做到防空的呢?

反迷你第四戰區


防空導彈,是世界上最令人膽寒的武器之一,它能夠擊落價值幾千萬乃至幾億美元的戰機!

戰機飛行速度如此快,機動能力如此強,防空導彈是怎麼命中目標的呢?

歷史上最早的防空武器是火炮或者槍械。自導彈出現後,很快發展出了防空用途的導彈。導彈隨後超越高射炮成為最重要的地面防空武器。

導彈之所以能攻擊飛行目標,實現防空目的,關鍵是其制導技術。最初的制導技術基於光學瞄準,後來升級為半自動的光電跟蹤瞄準系統,以及雷達為核心的自動制導系統。光學系統一般包括了紅外線探測儀、電視攝影機、激光測距儀,及紅外線導彈跟蹤裝置。雷達一般包括搜索雷達、跟蹤雷達,以及這些設備上配備的與導彈通信的系統。

制導系統能夠不斷衡量導彈與飛行目標之間的運動狀態差距,控制導彈通過空氣舵面,或者控制火箭/噴氣發動機的矢量推力,向接近目標的方向運動,最終命中目標。

下圖簡要解釋了連續計算導彈與飛行目標運動狀態差異,修改導彈飛行姿態,最終命中的全過程。

典型的近距離防空導彈經常使用光電制導,但在搜索時主要依靠雷達。一般而言對飛機的探測距離為20公里左右,直升機為10公里。

中距離、遠距離防空導彈常常使用雷達制導(下圖),輔以光電手段。

為改善野戰單位的防空戰鬥力,世界各國進一步發展出機動式野戰防空導彈系統,採用車輛裝載或拖曳,讓防空導彈可以伴隨部隊行動。例如歐洲國防系統企業所生產的羅蘭系統、防空及反裝甲(ADATS)系統、響尾蛇系統及Jernas系統,其中前三者為自行式、後者為拖曳式。

以羅蘭導彈為例,它是典型近距防空系統,由歐洲導彈公司(隸屬EADS集團)於1964年開始研製,用於攔截中、低空敵機。目前採用羅蘭防空系統的國家眾多,包括阿根廷、巴西、法國、德國、伊拉克、奈及利亞、卡達、西班牙及委內瑞拉等。

羅蘭系統的偵察、制導裝備都整合於雙聯裝的導彈發射塔上,導彈裝在發射筒內,主要以AMX-30型主力坦克、貂鼠式(Marder)履帶裝甲車底盤或卡車搭載,車體內彈艙另儲有8枚備射導彈,最快可在6秒內再裝填。

戰車上攜帶的搜索跟蹤和制導系統,可以發現敵機,指揮發射導彈,並不斷控制導彈接近目標,最終炸燬敵機,實現防空的目的。

羅蘭導彈最初分為兩型,其中羅蘭1型僅能在良好天候下操作,羅蘭2型具全天候操作能力。導彈全長2.4米,彈徑0.2米,重67公斤。配備固態火箭發動機,飛行速率1.6馬赫,最大射程6.3公里。這賦予了導彈飛近目標的能力。

該導彈採錐孔裝藥高爆彈頭,重6.5公斤,並搭配觸發及近發引信。這賦予了導彈擊毀目標的能力。

羅蘭VT1改進型超高速導彈由響尾蛇NG型導彈發展而來,飛行速率每秒1,250米,最大射程11公里;配備集中爆破破片彈頭,重13公斤,並搭配無線電近發引信。

羅蘭卡羅型:除了自行式系統,羅蘭系統還衍生出可空運的羅蘭卡羅型(Roland Carol)。整套系統安裝在一具輕型車廂上,全重8.3噸。

法國陸軍共採購20套羅蘭廂型系統,以ACMAT型6輪拖車頭拖曳;德國空軍採購11套,裝載於MAN型6輪或8輪卡車上。

中國已經裝備了從紅旗-2到目前主力的紅旗-9、S300、紅旗-12/22導彈,再到未來的反導彈導彈的完整防空導彈裝備體系,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將對保衛祖國領空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加特林


防空導彈種類很多,我國研製的第一代防空導彈紅旗一(二)號,具有中高空作戰能力。另外還有中低空作戰的紅旗六十一號和便攜式防空導彈紅纓5號。




目前導彈控制系統有兩種系統組成,一個是導彈導引系統,用來鎖定目標物,產生一個導引信號交給電腦進行處理,再和目前的導彈飛行進行對比,產生一個偏差數據,來控制導彈向目標物飛行,這是“制導”系統,另一個是導彈控制系統,在導彈裡面有一個自動控制儀,通過對導彈直接力和氣動力的方向和大小控制來實現導彈按照電腦處理的軌跡飛行,實現精確打擊目標物。在導彈飛行過程中,導彈控制系統實時控制,在極短時間內不斷調整,在誤差範圍內打擊目標物。

防空導彈有地對空導彈、空空導彈,其實大致核心原理一樣,雷達探測到目標物之後,把初始參數發送到導彈電腦中,在發射導彈,利用導彈裡面的導引系統和控制系統實行精確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