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吸引眼球的不僅僅是顏值,主要靠文化!

隨著傳統文化日益受到關注,關於漢服,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在團中央的倡導下,將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定為“中國華服日”,廣大漢服愛好者奮鬥了多年終於實現了大家的夢想,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

漢服作為一種服飾,有什麼特殊意義?且聽小編道來。

漢服的意義要從“衣”字說起。中國人最講究“衣食住行”,成功人士榮歸故里叫做“衣錦還鄉”,能讓自己維持生計的人被稱為“衣食父母”。“衣”字總是排在第一位,可見中華文化的發展與服飾有著緊密的聯繫。

漢服:吸引眼球的不僅僅是顏值,主要靠文化!

古時候有句名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服章之禮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這句話出自唐代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 古人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 “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

孔子十分重視服飾習俗。漢服是右衽,北方少數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

《論語·憲問》篇中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在這裡孔子不說別的,只說髮式與衣冠,可見衣冠在孔子心目中佔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漢服:吸引眼球的不僅僅是顏值,主要靠文化!

華服主要特點:衣領有交領圓領,對襟,直領等,衣襟為右衽,衣袍用衣帶,隱扣結系,衣袖長短寬窄皆有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叫做“華服”,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中國的華服去哪兒了?有人說,華服收藏在博物館裡、展現在古裝劇裡,留存於古人的詩句中,專家說古裝劇裡的華服不能全信,我們來古詩詞裡找尋華服的樣子吧!

《詩經·鄭風·子衿》第一章第四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繞在我的心間。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麼不主動給我音信呢?)

《孔雀東南飛》:“著我繡莢裙,事事四五通,足上躡絲履,頭上玳瑁光”,這也是中對華服的生動描寫。

漢服:吸引眼球的不僅僅是顏值,主要靠文化!

現實中華服擁有大批的愛好者活躍在大學校園、大眾民間。許多人漸漸從思想和方式上接受了華服。我們也期待著華服要“平民化”,不要盲目追求“華麗高雅”,讓這些驚豔了千年的中國元素融入現代群眾生活,彰顯古老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