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成功的鄉村改造案例,都沿襲了這套“三部曲”

這兩年來,國家關於“鄉村振興”的推動不斷深入,政策不斷加碼。

十九大報告中,鄉村振興的“二十字”總體目標已經很明確,可問題是,從現實到目標,每一步該怎麼走?從學界到機構,再到實踐者,似乎仍沒有一個清晰的路徑。

更有趣的是,現在我們推崇的網紅案例,幾乎是每出一個案例,就是一種新模式,幾乎沒有完全類似的。這也意味著,盲目學習是個偽命題。

那麼,我們的鄉村振興,尤其是沒有獨特資源的鄉村,該怎麼辦?

《參見莊主》團隊在大量調研,以及總結臺灣、日本等案例基礎上,結合國內實際操作經驗,嘗試總結出“鄉村振興三部曲”。

幾乎所有成功的鄉村改造案例,都沿襲了這套“三部曲”


1、社區營造

社區營造,是個舶來品,也是個新詞。業界普遍認可的解釋是,從社區生活出發,集合各種社會資源,通過社區中人的行動,完成社區自組織、自治理和自發展的過程。

從這個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到,社區營造屬於鄉村頂層設計的範疇。也就是說,鄉村振興第一步,是結合鄉村區位、資源、人文、經濟、產業等,在起步階段,就明確自己的社區營造戰略、方向和節奏。

從頂層設計上,日本的宮崎清教授將社區營造分為人、文、地、產、景這五大部分。不過結合中國的現實國情和歷史階段,這五大類應該被賦予新的內涵:

“人”,既指的是社區原住民,也指的是新鄉賢、新居民。鄉村振興,人才是第一步,如何培育原住民的意識、如何藉助新鄉賢的力量、如何把新居民和原住民進行有機融合,是社區營造核心的核心。

“文”,既指的是鄉村的傳統文化,也指的是鄉村秩序。鄉村振興的核心一環,就是在商品經濟沖垮鄉村舊秩序後,重建生產、生活、人文、道德等新秩序。

“地”,不僅是指土地,更是指在地性資源。基於地理環境的原生性資源,是一個鄉村別具魅力的前提和基礎,我們需要給予保育和發揚。

“產”,指的是在地經濟與產業活動的集體經營。如何根據在地資源創造重生特色產業,而不是生硬植入外來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議題之一。

“景”,不僅指生態環境、也指社區公共空間的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以及獨特景觀的創造。景,不僅關乎生活本身,也關乎社區信心,關乎產業氛圍。


幾乎所有成功的鄉村改造案例,都沿襲了這套“三部曲”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社區營造背景,與臺灣有著明顯區別。

臺灣的社區營造,基本邏輯是:公益組織介入——小部分當地人踐行——當地人意識抬頭——引入商業力量——當地人為主的社區互助組織——社區自發展。

但在國內,由於公益組織的成熟度不同,以及當下歷史階段各界對發展速度的苛求,我們的社區營造必須在自組織的緩慢培育和內心渴求的速度之間巧妙平衡。


幾乎所有成功的鄉村改造案例,都沿襲了這套“三部曲”


2、鄉村設計

社區營造落地的第一步,就是鄉村設計,這屬於規劃設計的範疇。

什麼是鄉村設計?粗淺地理解,近年來各地發展美麗鄉村時,追崇的美化、淨化、亮化等內容,就是鄉村設計的初級版本。

需要指出的是,真正的鄉村設計,不是穿衣戴帽式地讓鄉村更加整齊劃一,也不是把鄉村建設得像城市一樣美觀大氣,更不是一味強調現代潮流以至於讓鄉村變得不倫不類。

真正的鄉村設計,是從鄉村在地特色出發,以鄉村生活為原點,以生活更美好為方向,讓鄉村散發出既傳統又兼具時尚感的魅力。

通過這樣的鄉村設計,不僅能夠提升社區原住民的舒適度和自豪感,為後期營造提供信心和源動力,更重要的是,對於很多做鄉村旅遊的地區,良好的鄉村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引爆點和依託。


幾乎所有成功的鄉村改造案例,都沿襲了這套“三部曲”


遺憾的是,讓鄉村變得傳統很容易,讓鄉村變得時尚也容易,把鄉村設計成城市化更簡單,但想讓鄉村兼具傳統氣質和現代生活審美,就不是很多機構的能力範疇。所以,很多鄉村的千篇一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

更值得警惕的是,近些年不少藝術機構和鄉建機構,打著“藝術改變鄉村”的旗號,利用鄉村原生性素材和廣域空間,把鄉村當做先鋒藝術的實驗舞臺。

最終,一大批不倫不類的建築,將鄉村原有的美破壞得淋漓盡致。儘管有一些能夠帶動短暫的旅遊人氣,但從長久看,都像是鄉村身上一塊難以遮醜的疤痕。


幾乎所有成功的鄉村改造案例,都沿襲了這套“三部曲”


3、在地創生

社區營造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社區的自組織、自治理和自發展。

完成了鄉村設計的社區,雖然憑藉獨特的鄉村美麗和田園風光可以帶動旅遊,但是如果沒有內在的造血機制,依然將面臨曇花一現的局面——這也是很多重金投入的“美麗鄉村”引發業界擔憂的原因所在。

所以,對於所有鄉村而言,無論是否把旅遊作為經濟來源,要想實現社區的自組織、自治理、自發展,都必須進行在地創生,即鄉村在地資源的創造、重生。

為什麼強調在地資源?

現在很多鄉村同樣意識到造血機制的重要性,但是又感嘆自己既沒有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也沒有啥產業基礎,於是就拼命地“招商引資”。試圖引入一個外來產業,彌補鄉村的內在造血缺失。

事實上,大量案例證明,盲目引入外來產業,尤其是引入個別“第二產業”,其對社區營造的破壞程度,要遠遠超過其帶來的就業和稅收。


幾乎所有成功的鄉村改造案例,都沿襲了這套“三部曲”


普通鄉村真的沒有資源可以挖掘嗎?至少從臺灣和日本的案例看,還真不是這樣。

比如臺灣的埔里造紙村、竹山小鎮、池上米鄉、桃米生態村、石壁部落等等鄉村,和大陸很多鄉村一樣,都是產業凋敝,年輕人外出打工的空心村。

後來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在公益組織幫助下,他們把原本已經凋敝,幾乎將要消失的產業,通過文創的手法包裝成為體驗項目,不僅帶動了旅遊,也形成了一個完整鏈條的產業。’

也許你的鄉村沒有埔里造紙村那樣的造紙傳統,沒有竹山小鎮那樣的竹編傳統、沒有桃米生態村的青蛙資源,那池上鄉的稻米產業重生故事,你總有參考價值吧!

引用一句很俗的話說:不是你的鄉村沒有資源,而是你沒有挖掘資源的慧眼!

當然,相比挖掘在地資源,如何用文創的手法、用體驗的場景讓在地資源重生,創造一個大產業,是一個更核心的話題。


幾乎所有成功的鄉村改造案例,都沿襲了這套“三部曲”


鄉村在地資源創造、重生,更大的價值還在於社區整體參與。

相比較於引入外來產業,村民入廠打工獲得剩餘勞動力報酬,在地性資源的重生能夠讓鄉村原住民普遍參與,從而共享鄉村振興的紅利,實現共同富裕。

而在地資源共同參與、共同富裕,才能讓“商品經濟破壞掉的鄉村秩序,用市場的方法重建”,從而實現“鄉風文明”。

最終,鄉村設計的生態宜居,在地創生的產業興旺、生活富裕,以及間接達到的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這不就是我們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嗎?

作者:徐一刀(參見莊主·休閒莊園研究院 / 首席架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