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區別是什麼?

手機用戶96449074599


在臨床上經常有患者諮詢是不是氯比格雷療效比阿司匹林好?兩者有什麼區別?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貴很多,一般的認知是貴的東西肯定是好,所以認定氯比格雷比阿司匹林療效好,至於好在哪裡,他也說不清,所以來問醫生,並要求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下面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1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作用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很多都需要抗血小板聚集或者抗凝治療,氯比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其抗血小板的作用機制各不相同,所以兩者可以聯合治療,以加強療效,他們中的一種用於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通常被叫做“單抗”,而他們聯合在一起治療,就叫“雙抗”,其中阿司匹林通常被稱為“一抗”,氯吡給雷被稱為“二抗”,當然,“雙抗”也可以是其它兩種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

2 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的療效那個更優?

阿司匹林在臨床使用超100年,早年的阿司匹林是用來抗風溼和解熱鎮痛,直到上世紀90年代,英國醫生從自己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的自身試驗受益開始,後面眾多的臨床試驗證實:小劑量阿司匹林能抗血小板聚集,減少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缺血事件的發生,提高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率,延長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的壽命。

氯比格雷在臨床使用約20年, 由於抗血小板功能強,而副作用相對小,在本世紀初替代西洛他唑而成為“雙抗”之“二抗“的熱門選擇。眾多的臨床試驗證實:氯比格雷單抗具有與阿司匹林單抗相似的功效;當氯吡格雷作為雙抗藥物之一,能減少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急性事件的再發生,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療,減少住院率和提高生存率;能明顯減少支架內血栓的形成,明顯減少支架後缺血事件的發生。

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療效哪個更優的問題?也有眾多的臨床實驗回答這個問題,現在指南也給明確的回答:沒有證據證實氯吡給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獲益比阿司匹林更好,但由於阿司匹林開發早,氯比格雷是近20年前開發的藥品,且原料成本有一定的差異,目前國內氯吡格雷的價格比阿司匹林價格高出許多倍,但這不意味著氯比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療效比小劑量阿司匹林的療效好。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聚集,指南推薦單抗首選小劑量阿司匹林,當小劑量腸溶阿司匹林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胃腸道的副作用,加用質子泵抑制劑(PPI)或者H2受體拮抗劑保護胃,而不是馬上選擇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

從產生副作用的角度,臨床醫生更願意使用氯吡格雷,這是由於阿司匹林在臨床使用的過程中,看到了一些損傷胃黏膜的副作用,在臨床實踐中,由於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確具有一定的損傷,儘管阿司匹林已經做成了腸溶阿司匹林,明顯減少了它對胃黏膜的損傷,但當胃本身存在疾病的時候,例如存在胃潰瘍的時候,特別是原來有過上消化道出血的時候,在沒有查清楚潛在的出血風險之前,往往用氯吡給雷來替代阿司匹林,以儘量減少對胃腸道黏膜的損傷,從而減少消化道出血的併發症。在使用阿司匹林產生胃不適的過程中,醫生也往往用氯吡給雷直接替代阿司匹林。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都是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藥物,由於其抗血小板的機制不同,可以聯合在一起使用,以增強抗血小板的療效,單用抗血小板藥物先選小劑量腸溶阿司匹林,如果口服阿司匹林產生胃腸道部不適,在查清楚胃腸道病變的基礎上,首先考慮加用質子泵抑制劑或者H2受體阻斷劑保護胃,如果以上方法不能解決胃腸道的問題,可以用氯比格雷替代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療。盲目認為氯比格雷的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療效比小劑量腸溶阿司匹林更強是沒有依據的。



餘磊醫生工作室


阿司匹林(小劑量)、氯吡格雷都是抗血小板藥

阿司匹林是百年老藥,氯吡格雷是後起之秀。

小劑量阿司匹林除有抗血小板作用外,還有預防大腸癌作用,阿司匹林還有抗炎抗風溼、解熱鎮痛等作用;而氯吡格雷僅用於抗血小板。

這兩種藥物屬於不同大類,區別很多,這裡僅就抗血小板作用和引發出血的區別說一說。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作用於血小板,抗血小板聚集,只是作用靶點不同

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上的花生四烯酸來抑制環氧化酶生成,最終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這個血栓素A2是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縮的物質。阿司匹林抑制了血栓素A2,就抑制了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作用。

氯吡格雷

則是通過抑制血小板上的二磷酸腺苷(ADP)受體來抑制血小板活化,並進一步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阻止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結合來防止血栓形成。

所以,醫生可以通過檢測血栓彈力圖中的AA(花生四烯酸)抑制率來看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通過ADP抑制率來看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

一般情況下,抗血小板治療使用其一即可。阿司匹林歷史悠久,經典,價廉,兼有其他作用,醫學研究的證據多,療效確切;但是少數人有胃腸道刺激,可以升高血尿酸,不適於溼性黃斑變性等。氯吡格雷也已經臨床廣泛應用,對部分患者來說對消化道的刺激小些,不升高血尿酸;但價格偏貴,並且由於氯吡格雷是需要進入人體活化後才能發揮作用的前體藥,會因為肝臟藥酶P450 2C9的不同基因型而影響抗血小板作用;另外,與其他經過P450酶2C9代謝的藥物也會相互影響。因此,

單藥抗血小板治療時,首選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不耐受者選用氯吡格雷

如果血小板活性增強,血栓風險,比如急性冠脈綜合徵(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時或冠脈支架術後,

需要強化抗血小板治療,就要雙抗,雙藥聯合(雙聯抗血小板治療,通過兩種藥物作用於血小板的不同靶點,共同抑制血小板活性。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都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風險,但是作用機制和防治也有不同

阿司匹林對消化道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可以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屏障,在胃內崩解可以刺激損傷胃黏膜,也可以損傷腸黏膜;阿司匹林可以通過抑制環氧化酶的作用影響胃腸道血流和黏膜的功能,這是引起胃腸道黏膜損傷的主要原因。由於阿司匹林的損傷與劑量有關,所以防治心腦血管病都用小劑量。

氯吡格雷不直接損傷消化道黏膜,但可通過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影響新生血管生成、影響潰瘍癒合,加重已經存在的胃腸道黏膜損傷,如阿司匹林、非甾體類抗炎藥以及幽門螺桿菌(Hp)感染導致的消化道損傷等。

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應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時,常常合用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或者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體阻滯劑)。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氯吡格雷與一些藥物合用減弱抗血小板作用,因此應避免與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或西咪替丁等合用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屬於同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其主要的藥理作用是對抗血小板的凝集,從而達到預防血栓的作用。

這兩個藥物是同類藥物,但又不相同,今天就來對比一下。

作用機理不同:

阿司匹林是血栓素A2(TXA2)抑制劑,主要作用機理是抑制TXA2合成從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阿司匹林還能通過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活性;介導血小板抑制的一氧化氮和環磷酸鳥苷,參與各種凝血級聯反應和纖溶過程來對抗血小板的凝集。

氯吡格雷是腺苷二磷酸ADP P2Y12受體拮抗劑,ADP可以增強或放大及其他血栓激活劑的作用,因此ADP受體拮抗藥物可以抑制ADP受體,從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可以主要從三個方面起效:抑制ADP受體的表達,還可以抑制ADP受體的結合,降低ADP受體的活性。

臨床應用不完全相同

氯吡格雷主要用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ASCVD)的二級預防及治療,即已有心血管問題患者的應用。

阿司匹林則應用更廣泛,除了ASCVD的二級預防外,對於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一級預防,阿司匹林也是首選藥物。

在某些情況下,如急性冠脈綜合徵術後,也常會採用兩種藥物雙抗防血栓的療法。

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是否需要阿司匹林,需要經過心血管醫生的嚴格評估,不要私自服用藥物。

一般一級預防,從產品長期應用的安全性,性價比來講,首選阿司匹林,如阿司匹林身體不耐受,可考慮氯吡格雷。

大家都說氯吡格雷太貴,一般是指進口的原研藥物。可以考慮國內的剛剛通過藥物一致性評價的藥物,這類藥物經過與原研藥的嚴格對比,療效較有保證,性價比更高。

注意事項相同又不同

兩個藥物長期服用期間,由於其對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都應注意出血傾向,但注意的問題點應該有所差異:

阿司匹林能夠導致消化道損傷,藥物本身對胃黏膜有刺激性,同時還會抑制PG生成,影響消化道粘膜的健康,因此,服用阿司匹林過程中,儘量選擇腸溶製劑,還要更多的注意消化道出血風險。

氯吡格雷本身對消化道無直接損傷,但可能會引起已有消化道損傷的進一步出血,如胃潰瘍,幽門螺桿菌陽性,同服非甾體抗炎藥物等情況,都應注意。

除了消化道出血問題,在服用兩種藥物期間,還應注意皮下出血、牙齦出血、腦出血等問題的出現,如不耐受,應調整用藥或停藥。

對於有消化道問題,又必須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一般服藥初期推薦給予胃黏膜保護劑預防消化道出血問題。

阿司匹林一般推薦服藥前6個月給予PPI胃黏膜保護劑(拉唑類),後六個月給予H2受體拮抗劑或間隔服用PPI藥物。

由於藥物的相互作用,對於氯吡格雷,不推薦服用奧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保護胃黏膜,會影響藥效,其他PPI一般不限制。

這兩個藥物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如有其他疑問,歡迎關注李藥師談健康,並繼續留言探討。


李藥師談健康


1、作用機制不同

阿司匹林屬於非甾體抗炎藥,通過抑制環氧化酶系統來發揮它的藥理作用。硫酸氫氯吡格雷,屬於P2Y12受體拮抗劑。通過抑制二磷酸腺苷,使血小板P2Y12受體與其結合受阻,來發揮藥理作用。

2、臨床應用範圍不同

可以說阿司匹林臨床使用範圍要比氯吡格雷廣,大劑量可以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溼;小劑量可以預防治療血栓形成。而氯吡格雷只能應用於抑制血小板聚集。

3、不良反應不同


氯吡格雷由於作用選擇性強,作用點單一,雖然臨床應用範圍窄,但是不良反應也小。主要的不良反應為出血,有時還有胃腸道反應。而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應會比較多,主要為胃腸道副作用,所以臨床上為了減少胃腸道反應,就出現了阿司匹林腸溶片。此外還有出血反應、水楊酸反應、過敏反應、阿司匹林哮喘、瑞夷綜合徵、腎毒性等副作用。

4、價格不同

向對於使用時間不長的氯吡格雷而言,阿司匹林的價格很便宜。氯吡格雷原研藥賽諾菲製藥的波立維一盒就要110元,一個月的治療費用就是將近500左右;而阿司匹林德國拜耳的拜阿司匹靈一個月的治療費用還沒到50元。所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用藥中有絕對的價格優勢。


莫亟WHangYTeng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為抗血小板藥物,這兩個藥物的作用機制有所差異,有時候單用,有時候卻需要聯合使用。

首先來看一下它們抗血小板的作用機制:



1.阿司匹林

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與血管內皮上的環氧化酶(COX-1)結合,從而可以抑制血小板和血小板內膜TXA2合成;另外阿司匹林對膠原、二磷酸腺苷(ADP)、抗原抗體複合物以及某些病毒和細菌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2.氯吡格雷

它是一個前體藥物,需要在體內經過肝藥酶CYP450酶代謝,生成一種活性物質,它可以選擇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與血小板受體結合,(ADP能夠介導血小板活化,促進血小板聚集、黏附)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發揮抗凝血作用。



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單獨使用的適應症

1.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主要用於冠心病以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它可防治冠狀動脈性疾病、心梗、腦梗死、深靜脈血栓形成,減少缺血性心臟病發作和復發,降低一過性腦缺血發作造成的卒中發生率。

2.氯吡格雷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近期心梗患者(小於35天)、近期缺血性卒中(7天到6個月)或外周動脈疾病。


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使用

主要是用於冠脈PCI術後,防止支架內血栓以及再次狹窄。一般來說這種“雙抗方案”的療程要根據放入支架類型以及患者出血風險,如果是置入藥物塗層的支架,一般需要至少12個月,如果置入的是金屬裸支架,可能需要至少一個月。如果患者出血風險較低,血栓風險較高,還需要適當延長時間。

這兩種藥物使用最大的安全隱患就是出血,比如皮下出血、胃腸道出血。雙抗風險相對更高,一般使用早期風險較高,所以使用期間應該密切監測。


我是無名藥師,點擊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藥物知識。

無名藥師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抗血小板藥,防止血栓形成。那麼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我們應該怎麼如何選擇?



一、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機制上

你只需要知道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作用點不同,但是都是朝著同一個目標——抑制血小板聚集進行。

二、從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上來看

兩者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相當。

阿司匹林在不同的人群中,效果差別小。因此,阿司匹林長期小劑量應用,能達到很好效果。

氯吡格雷在人體內需要經過肝臟代謝成活性物質後,才能發揮作用,因此,氯吡格雷在不同的人群中差別大。所以,氯吡格雷短期維持治療。

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不同疾病上的選擇

(1)長期阿司匹林75~150mg,作為預防血栓形成和再復發。當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應用阿司匹林時(比如過敏)才考慮應用氯吡格雷。

(2)在長期阿司匹林維持的基礎上時,當出現急性血栓堵塞血管時,需儘早聯合氯吡格雷強力抗血小板聚集,維持一段時間後,停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繼續長期維持。氯吡格雷使用的時間根據不同的疾病而不同。

如心肌梗死、不穩定心絞痛、缺血性腦卒中、房顫、冠脈支架術後、缺血性腦卒中、周圍動脈疾病等。



四、從在出血風險上考慮

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發生出血的風險更大。兩藥聯合應用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因此,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不可盲目亂用,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劑量,更不可自行停藥。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講科普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建議做一個用藥指導的基因檢測,畢竟藥物要吃一輩子的,精準用藥很重要,現在藥物基因組學還是很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