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期間士兵被俘後基本不做反抗?

靜夜史


這個很簡單,遇到殘暴的,泯滅人性的你反抗了也沒用,而遇到正常的,你反抗是自討苦吃,當俘虜起碼可以活著。

在二戰期間,大部分國家還是遵守日內瓦公約的,即便是對待俘虜,也展現出了應有的人道主義。所以在這樣的俘虜營中,反抗根本沒有價值,倒不如老老實實地在戰俘營裡待著。

比如北非戰場上做了英國人俘虜的意大利士兵。他們本來就帶有濃厚的厭戰情緒,對墨索里尼光復羅馬帝國榮耀的計劃無動於衷,所以在隆美爾到來之前是成群結隊地向英國人投降。


他們千方百計地主動投降,什麼沒有撬棍,沒有彈藥,甚至在英國人要求下自己建造臨時戰俘營把自己關押起來。

別說是一向具有紳士風度的英國了,就連有素養的德軍將領手下的戰俘,也是沒有多少反抗念頭的。我們看曼施坦因的一件記事。

在曼施坦因在克里木作戰期間,他的集團軍甚至壓縮他們自己的口糧來滿足大量俘虜的最低供給。在費奧多西亞,有一個8000名蘇軍俘虜的營地。看守逃跑了,然而這8000名俘虜並沒有投向解放他們的蘇軍,反而向塞瓦斯托波爾方向——也就是向我們開來,而且還沒有任何人監督。這部分俘虜是不願意反抗。

至於殘暴,泯滅人性的那些軸心國的將軍,他們控制下的俘虜,是根本沒有能力反抗,看看這張照片就知道了,估計即便看守不用槍也能輕鬆幹倒他。
(東南亞戰場上日軍的英軍俘虜)


大唐安西節度使


有一種死亡,叫做“失去希望”!(原文:大獅)

相信很多人曾有過這樣的困惑,我們無論是從影視劇中還是從老照片中,看到侵華日軍或者納粹黨衛軍屠殺戰俘或平民之時,許多人排成長隊等待著受死,甚至有人主動將脖子探出,以便於配合日本人的武士刀。為何,如此多人,卻不選擇反抗,而是選擇主動受死?

其實這種行為是一種“疾病”,英國朴茨茅斯大學的生存心理研究單位曾有過一段文字報道:人會因為被環境擊垮而喪失求生意志,於是會主動選擇“放棄一切”,這個人雖然肉身還活著,但是精神已經死亡了,因此恐懼感會逐漸消失,反倒願意選擇少些痛苦快點結束自己的性命。精神死亡通常會伴隨創傷而來,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永遠無法逃脫現狀之時,就會出現“死亡是唯一合理結果”的念頭。這種念頭不只是出現在戰爭時期,和平時期同樣存在,就算是看似生活富足的人也會有這種念頭。但這與抑鬱症無關,往往與經歷嚴重創傷有關。嚴重創傷讓某些人大腦額葉掌管個體維持目標導向行為的的前扣帶回皮質失靈,動機是應對生活必不可少的關鍵,如果連動機都失去了,變成行屍走肉也只是時間問題。

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精神死亡”存在五個階段,分別為:社會退縮、表現淡漠、喪失意志、精神失能、精神死亡。

Part1 社會退縮:這種情況經常出現於心理創傷後,這個階段的人明顯表現出退縮、缺乏情感、無精打采、漠不關心或自私自利。脫離或避免社會接觸,變得像植物人般消極被動。

Part2 表現淡漠:這個階段被視為情感或象徵意義上的“死亡”,極度的淡漠十分容易出現在戰俘或者被困於大海上面的人群之中。它不同於憤怒、悲傷或沮喪,而是一種意志消沉的憂鬱,使個體不再努力嘗試自我保護。這個階段的人通常變得邋遢髒亂,失去維持清潔的本能。一名曾經曾“巴丹死亡行軍”倖存英軍戰俘在戰後的日記中描述自己每天早上醒來沒有任何生存慾望,完全沒有動力去做任何事情。不想逃出去,也不想是不是會被盟軍營救,反倒更希望那些日軍守衛不要毆打自己而是結束自己性命。

Part3 喪失意志:這個階段的人缺乏動力、情緒反應遲鈍、缺乏主動性且無法做出決定。當你發現你身邊某一個人突然不太願意開口說話,經常放棄盥洗或進食時,你就要注意,此時這個人的精神意志已經逐漸喪失,在以後的1-2周內,如果不加以開導或者保護,這個人便很容易做出一些極端行為。

Part4 精神失能:到此,就很嚴重了,個體雖然具有意識但處於極度淡漠的狀態。他們對極端痛苦麻木不仁,即使被攻擊也不會害怕和退縮,並且經常在失禁後繼續躺在排洩物中,一動不動的痴呆呆等死,不會做任何反抗。這就如一張老照片顯示日本士兵用戰俘做靶子訓練刺刀時,面對面前明晃晃的刺刀,許多戰俘竟然表現出一種喜悅感而不是恐懼感。

Part5 精神死亡:至此,一個人就徹底被瓦解了,徹底稱為一具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任何刺激也喚不醒他們,舉凡警告、毆打、懇求都很難讓他們重燃活下去的渴望。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戰俘毫不反抗地等待著對方處死自己。筆者曾看過一段關於納粹集中營的紀錄片,當黨衛軍在一個大坑前用手槍處決猶太人時,幾乎所有猶太人以機械性的小跑姿態跑到坑邊主動跪下,甚至黨衛軍士兵在重新填彈時,他們還會扭頭去看,眼神中充滿催促,生怕對方耽誤的時間太長。

美國一家權威的精神疾病研究機構,曾經與英國朴茨茅斯大學的生存心理研究單位對上百個“精神死亡”的人員做過研究,結果表明從開始第一階段到第五階段,快則3-4天,慢則1-2周,一個人就完全變成沒有思想的“植物人”,如果說災難片中的殭屍還是吸血慾望的話,這些活著的“植物人”卻連一絲絲慾望都沒有了。不過可以肯定,在他們死亡之前,往往會出現短暫的“迴光返照”,比如某個人突然拿出香菸享受或者突然會笑或者會哭。研究人員表示:“‘迴光返照’的時間相當短暫,讓“空洞的個體”看起來好像熬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做出目標導向行為。矛盾的是雖然他們突然做出一些目標導向行為,但實際上已經完全放棄活下去的念頭。”

看到這篇陋文的朋友可以藉助於以上五點觀察自己身邊的朋友,在失戀、創業失敗、無法償還債務、或者親人病故等情況下,許多人會迅速進入以上所說的第一階段。這表明這個人的“前扣帶回皮質”已經失靈,因此需要儘快幫助其重新找回正常狀態。要不然就成了小品《賣柺》中大忽悠說的那句“晚期就是植物人了”。


大獅


另外一講不反抗的原因是,喪失了作戰能力或者其他,有許多被俘士兵是由於負傷之類的喪失作戰能力,還有一部分是內心垮掉了打不下去了選擇投降,比如說美軍只要遇到作戰不順就會投降,部隊減員三分之一就可以投降,於是大量的士兵選擇投降,蘇德戰爭爆發不久希特勒俘虜蘇軍一百五十萬,這些人是在惡劣環境下喪失了作戰能力和對斯大林當時大清洗運動的不滿而選擇投降,因而投降的當他們決定投降的那一刻時就已經放棄了抵抗。



夢淚孤舟


這是對軍人、軍人榮譽、戰俘概念與性質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最早的戰士,是原始部族裡狩獵技巧強的勇士擔任(非洲等半原始部落現今依然如此)。

更多靠體力打仗的階段,只要還有口氣就還有力去繼續作戰,幾乎是沒有戰俘一說的。

當戰爭工具不斷進化到熱武器時,在勇猛的大力士也擋不住一粒子彈,再聰明善戰的部隊也經不住炮彈炸彈的轟炸。

此時,失去武器等戰鬥力的士兵,是該赤手空拳跟敵人玩命拼死,還是保存保存實力(通過交換戰俘等方式為國家保障後續兵源),就是不同觀念下的選擇了。

比如,二戰開始,一個飛行員的培養成本就相當於同樣身高的黃金價值,那麼一個飛行員被擊落跳傘後若被敵軍圍住,是該拼死或自殺還是當戰俘,對於國家來說顯然後者更好,但若軍人榮譽的概念更強,則以自殺維護榮譽更符合軍人性格,但相對於國家的損失這種選擇就比較“自私”了。

所以,即使沒有日內瓦公約對俘虜的保護(這個公約本質也是儘量保護戰後不管誰贏收拾殘局時不要太慘),很大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的士兵在符合軍隊規則(如彈盡糧絕24小時後)下,是會選擇投降做俘虜的。

但做俘虜也不意味著不與敵人鬥爭,只是鬥爭的手段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廝殺,而是在儘量保證自己生命的前提下爭取戰俘的最大權益(包括越獄)。

事實上,那些被俘士兵較多的國家,即使戰敗,戰後的經濟恢復時勞動力短缺問題也相對的小,經濟恢復的就快;對戰俘觀念牴觸、戰俘待遇差的國家,戰後遇到的勞力短缺問題也就大。

到現代戰爭手段下,戰士、戰鬥已經更多的拼智力了(如海航飛行員招募的視力標準就下調、而學歷要求提高),因此,對戰俘的觀念、不同的戰鬥方式等也需要有與時俱進的更新才能符合發展需要。

失去戰鬥能力的戰士,如何選擇自己與敵人繼續鬥爭的方式,究竟哪個選擇對國家、民族更好,是未來需要深思的問題。


理得心安


如果是提問者上了戰場,也是一樣。

首先,誰都想活命,任何人都沒有例外。在反抗也沒有意義的情況下,意義最大的事情就是活著了。所以,大部分人在分析情況之後,都會選擇投降。

其次,大部分國家遵從《日內瓦公約》,給予戰俘人道待遇。一些軍隊在最後的時候缺衣少食,受到的不僅僅是身體的折磨,還有精神的折磨,所以選擇投降不僅又吃有穿,戰後還能返鄉,相對於殘酷的戰爭環境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堂。

第三,部分士兵算是“被迫”參與戰爭,是沒有鑑定信仰的,不存在為了什麼而戰,只是單純的執行任務,所以對這些人來說,打不過就投降,活著最重要。

有其他的歡迎補充。


語文老師28


鐵的紀律、嚴密組織系統。是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之一。俘虜兵己經失去組織系統和指揮體系,其實和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是一樣的。一百隻羊敵不過三四隻狼。現代人已不能體會飢餓的威力,再強的好漢三天沒飯吃,英雄也會變狗熊。俘虜的命運大多都是悲慘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