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發期,這幾類小朋友很容易中招?(附自查對照圖)

最近天氣轉變頻繁,很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流涕、咳嗽等症狀,這些可能都是感冒的症狀,

不少媽媽對於孩子感冒和流感有認識誤區,這樣不僅會影響對孩子病情的準確判斷,耽誤治療,如果亂用藥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流感高發期,這幾類小朋友很容易中招?(附自查對照圖)

誤區一

不少人覺得感冒時吃的維生素C就會很快好,其實,一般感冒是可以自愈的,感冒一段時間後好了可能和維生素C並沒有關係,畢竟維生素C治療感冒目前沒有科學驗證,可能更多的是大家的心理暗示。

雖然攝入維生素C對人體無害,但只依賴它來治感冒是不靠譜的,嚴重時還可能會耽誤病情。

誤區二

孩子咳嗽喝止咳藥就行

其實咳嗽是身體恢復過程中的一環,通過咳嗽,可以把痰排出體外,對病情是有幫助的,亂用止咳藥可能會導致痰淤積於體內,甚至引發肺炎等疾病。

如果需要止咳,應該遵醫囑服用適合的藥物。

誤區三

孩子發燒也不能吃退燒藥

很多媽媽有發燒可以自愈,布洛芬等退燒藥不能給孩子吃的迷思,其實布洛芬是世衛組織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共同推薦適合兒童的退燒藥。

雖然退燒藥有一定副作用,但如果孩子高燒還盲目堅持不用藥,只會加重病情,實在不放心的媽媽可以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誤區四

抗生素是針對細菌性感冒的藥物,病毒引起的感冒,包括流感,服用抗生素是沒有作用的,如果是繼發性細菌感染,可能會用到抗生素,但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私自濫用抗生素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流感肆掠,大家都擔心孩子中招,加上有些孩子比同齡小朋友瘦弱矮小,抵抗力弱,平時就很容易生病,面對流感這類傳染性強的病毒,更是容易中招。

流感高發期,這幾類小朋友很容易中招?(附自查對照圖)

那媽媽怎麼知道自己孩子是不是“高危人群”?身體是不是健康?有沒有發育遲緩的情況?到底多高多重才是正常?

媽媽可以通過孩子的三大發育指標,來衡量孩子的發育情況。

  • 頭圍:間接反映大腦尺寸和發育情況

測量方法:測量孩子頭部最寬處長度

  • 身長:反映營養情況和生長速度

測量方法:測量孩子平臥時的身長,學會站立後可測量身高

  • 體重:反映營養情況和是否消瘦

測量方法:稱重時儘量讓孩子躺下,不要亂動,也可以抱著孩子一起稱重後減去自己的體重

世界衛生組織對6個國家0-2歲母乳餵養的正常嬰兒連續5年檢測,得出了下面的數據曲線。

綠色標記為0的曲線是中間值,也就是平均值。一般健康生長的孩子的數值會與中間值接近,曲線也會和中間值的曲線基本平行。

其他曲線的評分表示和中間值的差距,某個數值遠離了中間值,不代表孩子的生長一定出現了問題,但如果連續多個點都出現明顯偏差,家長就應該引起注意了。

頭圍-年齡

評分低於-2或超過2的,可被認為是頭小畸形或頭大畸形,這粗略的反映著大腦發育情況。

流感高發期,這幾類小朋友很容易中招?(附自查對照圖)

流感高發期,這幾類小朋友很容易中招?(附自查對照圖)

身長-年齡

評分低於-2評分線的,可被認為生長遲緩,一般2歲前發現並進行營養調理,是有可能恢復的。

流感高發期,這幾類小朋友很容易中招?(附自查對照圖)

流感高發期,這幾類小朋友很容易中招?(附自查對照圖)

體重-年齡

評分低於-2可被認為體重不足,-3評分線上的某個點表示體重不足和營養不良已經比較嚴重。

流感高發期,這幾類小朋友很容易中招?(附自查對照圖)

流感高發期,這幾類小朋友很容易中招?(附自查對照圖)

數據來源於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嬰幼兒正常生長髮育曲線(2007),僅供參考。

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生長指標不是一定要在中間值才是正常,每個孩子的發育都有差異存在,除了極個別指標嚴重偏離的情況,高矮胖瘦,在一定範圍內都是正常的,不是矮一點就是發育遲緩,抵抗力低下,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帶孩子到醫院詳細檢查。

孩子的生長受很多因素影響,但很大程度取決於日常的習慣,如果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某些錯誤做法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就會影響發育,導致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所以對抗流感,除了瞭解流感的預防和治療外,平時增強孩子體質,提高抵抗力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才能從根本上抵禦病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