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四位至親“中招”,85後CT女醫生負重前行

宋瑩瑩是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CT室醫生,新冠肺炎爆發讓她四位至親紛紛感染,一邊是高強度的工作,一邊又擔心家庭,回想那段日子宋瑩瑩直言如夢魘一般,充滿了焦慮、恐懼。 直到2月29日上午,隨著病重的父親治癒出院,四位至親全部歸列,懸在半空的心也隨之放了下來。


抗疫一線故事@醫者仁心 | 四位至親“中招”,85後CT女醫生負重前行

宋瑩瑩醫生正在審閱CT片


奶奶、父親病危病重 感謝同事團隊鼎力相救

宋瑩瑩65歲的父親是一名老中醫,在竹葉山附近開了一家小診所,年前曾接診過發熱患者,後因防護不到位,不幸中招新冠肺炎。隨後,她奶奶、母親、弟弟都因與父親有生活接觸,均不幸感染。“當時正趕上科室患者爆棚,高負荷運轉,我沒法回去照顧。”


宋瑩瑩回憶,父親、奶奶感染後病情發展很快,一度高燒不退。1月26日,正在工作的她接到弟弟電話,得知父親和奶奶情況危急,均出現呼吸窘迫的症狀,立即請假回家將他們送往市六醫院接受治療。入院後,奶奶告病危、父親告病重,宋瑩瑩整個人都懵了,一時間不知所措。


入院後,管床醫生立刻請急會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發久和他的團隊第一時間來到兩位老人床旁,全面評估了其生命體徵,及時明確了治療方案,並寬慰不知所措的宋瑩瑩“沒事!他們會挺過去的!”


入院兩天後,在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下,宋瑩瑩的86歲的奶奶、高燒十多天的父親情況慢慢好轉,不僅燒退了,氧飽和度等指標也趨於正常,宋瑩瑩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慢慢放下。


母親病中獨自忍痛來院查CT 擔心女兒工作忙不願去打攪

“不是從一摞CT片子上發現標籤姓名、年齡與我母親同名、同齡,我可能還壓根不知母親到院就診拍片的事情。”宋瑩瑩說,2月1日下午,母親獨自一人來院檢查,全程沒有通知當班的她。


母親獨自拖著病體來院掛號、做檢查,行完CT後,又悄悄離院。作為CT室醫生,宋瑩瑩在名單中發現母親的名字一下子驚出一身冷汗,隨即電話母親求證。“知道你忙,怕給你添麻煩!”聽著母親的回答,宋瑩瑩瞬間失語淚目。父親和奶奶還在救治,母親又有感染的嫌疑,那一刻,擠壓在心中的情感爆發,宋瑩瑩一個人默默躲在閱片室一角狠狠哭了一場。“從小到大,每次生病都是母親帶著我上醫院,今天她病了卻不敢打擾作為醫生的我,我慚愧啊!”好在經過排查得知母親屬輕症,經過治療症狀已消失,複查核酸轉陰。


抗疫一線故事@醫者仁心 | 四位至親“中招”,85後CT女醫生負重前行

剛下夜班的宋醫生一出審閱室,就立刻掏出手機與家人聯繫報平安。

窗貼“福”字格外顯眼,宋醫生說道,至親治癒歸隊是小家的“福”,疫情結束,感染病人都能治癒才是整個民族的“福”。


至親染疾與科室連軸轉撞車 心憂病人 也心繫家人

至親生病期間,宋瑩瑩所在的CT室是篩查新冠肺炎的第一關,疫情爆發後她與同事一直“連軸轉”。拿一個日常夜班舉例,百餘號病人要做CT,拍片、選片沖洗、寫報告緊鑼密鼓進行,完全沒有喘氣時間。從下午五點接班要高負荷拍片至次日凌晨四點,緊接著又要馬不停蹄完成前期做的患者CT讀片、寫報告工作,次日早上八點交班還要加班一兩個鐘頭,才能完成所有工作。除高負荷工作外,宋瑩瑩當時心情也萬分複雜:一是拍片所有患者疑似新冠肺炎者居多,有時看到白肺等重症患者CT片時,心裡很悲涼,一名重症患者背後,是一個家族的不幸;二是還要牽掛病重的至親。親人就住在工作的醫院,自己卻無暇顧及,只能抽空隙打個內線電話,諮詢管床醫生病情。宋瑩瑩回憶,每次電話前,總要猶豫許久,想得知親人近況,又怕聽到壞消息,總是心力交瘁。


宋瑩瑩告訴記者,現在父親在江夏隔離點隔離,母親與奶奶在家居家隔離,弟弟則獨居觀察,女兒交由公公婆婆代為照看。宋瑩瑩說疫情結束後,最大的心願就是見見女兒。1月份疫情爆發,宋瑩瑩將6歲的女兒送到公婆家暫住,分別時不敢與女兒對視,誰知這一別就是近兩月,“她從小到大沒和我分開過,我很想念她。”宋瑩瑩說,疫情中,雖沒能為至親盡力盡孝,沒空照看寶貝女兒,好在家人都能理解,女兒還在微信中不斷為自己鼓勁加油,全力支持戰疫。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疫!”加油武漢,待雲開疫散。


記者:張宇馳

通訊員:劉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