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中國古玩行業,經歷了21世紀後的“黃金十年”,又到了“2014-2016”三年的“過渡期”,有些人甚至稱之為“寒冬期”,但本人認為這段時期應該叫做“古玩微利時期”!那麼對於2017年以及未來,筆者收集了以下2個觀點:1 部分人說2017年將迎來古玩暴利時代(當然2016年 2015年 2014年 也都有這麼個說法);2 未來2,3年內進入一個古玩行業的調整期,前期會延續“寒冬期”,之後進入一個小反彈市場,持續穩定在調整期。以上2個點觀點,各位藏友們也看看,反正見仁見智!(如有不同,請指點留言)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當然,未來的古玩市場,筆者認為:古玩微利時期即將結束,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當下古玩市場,這是一個最壞的時期,這是一個混亂的時期,這是一個缺少買家的時期,也是賣家惡性競爭的時期。這個時期,由於這幾年大量古玩資源集中上市、由於大量奇談怪論充斥於市,迷濛了人們的雙眼,加上一些個人或集團炒作市場,趁火打劫、造假售假者肆意行騙,造成誠信缺失、道德危機、藏家損失慘重、紛紛離場。好藏品賣白菜價,其它藏品滯銷,經營者舉步維艱、苦苦支撐,對賣家來說,這是一個荒誕的時期,也是一個微利時期!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這又是一個最好時期、是藏家建倉的最佳時期!這麼好的時期,中國富人似乎並沒準備好,給了傳統藏家機會。手頭有點餘錢、又有眼力的藏家,不斷在市場上掃貨。別看當下的古玩市場,國外拍賣行情大好,國內拍賣行情一般,這正是迴歸到“黃金十年”的徵兆,不同的是:當年是需要自己去花精力去找,而今是需要有魄力去花錢去買!(補充一句:有些人肯定會說:價格差很多啊!那你要看看貨幣經濟,難道還會覺得價格差很多嗎? 下文也會談及)

隨著國家基建規模的減少、村鎮資源的枯竭,好藏品逐步集中到少數大藏家手裡,形成藏品資源壟斷。

資源壟斷的藏界,將是小眾的行業!數千萬鏟子,因淘不到貨、買不起貨,被迫轉行!大多數普通藏家賣掉藏品後也和古玩行沒關係了!大藏家控制著貨源、話語權、定價權與金融、政治聯姻,結束古玩行混亂局面!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資源壟斷的藏界,將是暴利時代!一方面,古玩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數量有限,賣一件少一件,可流通的古玩越來越少;另一面,各國央行競爭性量化寬鬆,社會上貨幣越來越多,緊俏的古玩資源相比巨量的貨幣,價格自然越來越高!

一件600年的瓶子,身價如何從18元漲到40億元?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揚州博物館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這個博物館是揚州博物館,這件只能遠望的寶貝就是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件寶貝是個瓶子,它的名字叫“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古代文物的名字似乎都比較難懂,其實很簡單。元,就是元代。霽藍釉,就是這個瓶子的釉色。釉,就是覆蓋在陶瓷品表面的那一層玻璃質感的薄層,大家每天吃飯的時候都摸過。白龍紋,就是指瓶子上的紋飾是一隻白龍。梅瓶,是我們漢族傳統瓷器的一種,就是這種口很小,脖子很短,肩膀很寬的瓶子。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這個瓶子到底珍貴在哪呢。首先是它的藝術價值。瓶子身上的這支龍挺有來頭。大家看圖可以發現,這支龍頭很小,脖子很細,而且有三隻爪子,很多元代文物上的龍都是這樣的,所以它很有元代特色。而且這隻白龍正在追頭頂上的太陽,也有人說那個不是太陽,是火焰寶珠,白龍戲珠,姿態非常威武。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瓶身是用霽藍釉,龍是用的青白釉,再加上旁邊四朵火焰一樣的雲彩,色彩鮮明,整體看上去就像一隻白龍翱翔在萬里藍天下,氣勢非凡。明清時代的龍紋看起來比較笨,而這隻元代白龍有一種活力四射的感覺。這種藝術價值是它非常珍貴的原因之一,這種藝術價值也反應了元代燒製陶瓷的高超水平。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除了藝術高超,這類瓶子也非常稀少。元代的霽藍釉瓷器,目前全世界只存有12件,這12件裡面,白龍紋飾的梅瓶只有3件。除了揚州博物館的這一件,還有一個在巴黎的集美博物館,另一個在北京頤和園。

但另外兩件都有明顯的瑕疵,從圖上來看,藏於巴黎的那一件,白龍頭部燒製的時候有黑點,不夠完美,北京的那一件,白龍倒是可以,但是瓶身有一道明顯的裂痕。唯獨揚州博物館這件,瓶身最大,各個細節都沒有瑕疵。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世界僅存的三件,分別藏於巴黎、揚州、北京)


其實,這個瓶子的珍貴還和它漂浮的命運有關。這個瓶子本來的所有者,是揚州一個機械工廠的工人,名叫朱立恆,這個瓶子是朱家的傳家寶。1945年時,揚州城裡有人開價18石米來換這個瓶子。不要小瞧18石米,那個時候的18石米是很大的一個價錢了,朱家人沒同意。

後來到了文革,為了防止瓶子被砸壞,朱家人在瓶身上塗滿了墨汁,裹滿泥巴,藏在床底下,就這麼躲過了一劫。朱家人對這個瓶子的文物價值什麼的並不瞭解,只知道這是個傳家寶,好好保護是必須的。到了1976年,朱家擔心地震會損壞瓶子,怕瓶子自己保不住了,就拿到文物市場上賣了換錢。賣了多少錢呢?18元人民幣。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法國吉美博物館藏1


是的,你沒看錯,這個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當年在地攤上18塊錢成交了。

當時的人對文物瞭解也不多,一般學者看到這個瓶子都認為是清朝的文物。按當時的政策,明清時期的一般文物,不是那麼貴重的,都可以賣到國外換外匯。於是古玩攤上淘到這件寶貝的人,又準備再賣出去換錢,根本就沒有誰重視這個瓶子。

命運的轉折來自於一次展覽。有一次,上海外貿公司來揚州考察,其中有個人對瓷器很有研究,他看到這個瓶子時驚呆了,覺得這個瓶子非同一般,絕對不是明清時的東西。1978年,北京搞了一次文物蒐集展覽,當時收藏這個瓶子的人也把它送到北京去展覽了,結果引起了各地學者的關注,好多地方的博物館都準備把這個瓶子買過來。揚州博物館就先出手,3000塊錢買了下來。

其實在買的時候,大家對它的價值還是不夠清楚。買回去後,揚州博物館的人請了北京故宮、南京博物院的幾個高級專家來鑑定,最後確認是元代景德鎮的藍釉瓷器,價值巨大,最後就命名為“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一個瓶子流傳於民間600年,還能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已經是個奇蹟了,更不用說它精美的造型和豔麗的色彩。香港一位收藏家開出3.4億的價錢希望收藏這個瓶子,巴黎一個收藏家更狠, 直接開出了40億人民幣的價錢,但是揚州博物館都沒有放走它。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這個命運不定的瓶子,經過了600年的漂浮,現在終於安靜地站在這裡了。揚州博物館專門用一個200多平方米的展廳來供著它,足夠說明了它的價值。它不僅是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是一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去揚州玩的朋友,一定記得去看看它。


古玩的暴利時代即將開啟!


當下,一方面普通古玩商販悽悽慘慘,另一面,資本對資源的掠奪從沒停息,資源集中的步伐越來越快,古玩暴利時代即將開啟!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