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明黃花梨圓後背交椅


這件明黃花梨木圓後背交椅,座面長70釐米,寬46.5釐米,高58釐米,通高109釐米,是兩件成對的一套交椅中的一件。這件交椅原為王世襄先生舊藏,曾經由《明式傢俱珍賞》、《明式傢俱研究》、《莊氏家族捐贈上海博物館——明清傢俱集萃》等著作著錄,1993年由香港莊氏家族捐贈上海博物館。這件交椅以珍貴的材質、優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著稱,它特色鮮明,是中國明式傢俱中的代表性作品。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明黃花梨圓後背交椅俯視圖


這件明黃花梨圓後背交椅坐面為繩編軟屜,腳足交叉形成摺疊結構,展開腿足後屜繩拉緊,限定腿足,形成座面。腿足摺疊後能縮小體積,便於移動和攜帶。由於腿足的傾斜角度可以改變,所以交椅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通過調整繩編軟屜的長度,來調整座面的進深以及靠背的傾角和高度。該交椅軟屜為後配,使用不多,屜面緊密如新,座面進深小,椅圈傾角大,扶手前端位置較低,搭腦位置較高。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明黃花梨圓後背交椅部位示意圖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明黃花梨圓後背交椅靠背板


交椅的靠背板為攢框鑲板的縱向形式,上為透雕螭紋,中為透雕麒麟紋,下為壺門涼腳。在該椅主要構件的交接部位、轉彎部位,以及部分榫卯結合處,都鑲有銅飾件。交椅因頻繁的摺疊和搬運,很容易受損,這些銅件可以起到加固作用,使之經久耐用,同時也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其古舊而幽暗的金屬光澤,襯托著靠背板上精美的主題雕刻,且無喧賓奪主之嫌。整體設計在形式和功能的平衡上把握得當,體現了實用與美觀的完美結合。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明黃花梨圓後背交椅上的銅飾件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明黃花梨圓後背交椅上的銅飾件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明黃花梨圓後背交椅上的銅飾件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明黃花梨圓後背交椅上的銅飾件


交椅椅圈的形狀即宋人所謂的“栲栳樣”。《通雅》對於“栲栳”的解釋是“屈竹為器”,外觀上很形象,可若用木材製作起來,則完全不是“屈竹”那麼簡單。

椅圈分五段形成,每段都要用大料挖做,再用楔釘榫將這五段彎材嚴絲合縫地連為一體。這種榫卯結構有兩個榫頭作合掌式交搭,榫頭前端又各有小舌入槽,使圈椅不會上下鬆動。木質楔釘貫穿搭扣中部的方孔,使椅圈不會左右鬆動。這種榫卯結構在外觀上很隱蔽,不顯眼,卻是造成該椅外形的關鍵。整個椅圈圓婉柔和,左右對稱,一順而下,對主人的身體形成合抱之勢。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榫卯結構內部圖


由於常常需要移動、搬運,交椅是最容易損壞的傢俱。尤其是椅圈,極易脫榫或斷裂。這把交椅以金屬棍連接腿足彎轉部位,這樣既可以穩定椅圈,又可將椅圈的承重通過金屬棍導向腿足。交椅的椅圈不能像圈椅那樣直接連接前、後足,否則將無法摺疊,所以在腿足上端安裝彎轉部件,屈曲向前,輔以金屬桿,加上靠背板,形成五個支撐點,共同承託椅圈。相比直後背交椅,工藝上的難度明顯增加。

與早期交椅相比,這把交椅的椅圈位置要高得多。山東濟南司裡街元墓壁畫、山西永濟永樂宮純陽殿元代壁畫上所繪交椅,以及蒙古國出土的石雕交椅、內蒙古元代祭祀遺址的石雕交椅,椅圈的高度較低,尺寸較小,略高於交椅上所坐的人物的腰部,人物前臂及肘部擱在扶手前端,上臂和肩背部都得不到承託。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濟南市司裡街元代磚墓壁畫“開芳宴”中的圈椅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山西永濟永樂宮純陽殿壁畫“神化上清廟題”中的交椅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蒙古國蘇赫巴託省達裡甘加地區石雕像中的交椅


椅圈較低的另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靠背板的高、寬比很小,呈現寬闊方正的形狀。而目前所見傳世的明代黃花梨交椅,已經普遍使用大椅圈,椅圈位置升高,靠背板向上延伸,其高寬比增大而顯得狹長,還有著符合人體工學的弧度。這種改進使人的背部與靠背板的接觸面更大,整個手臂都能得到椅圈的承託。從早期交椅僅僅滿足坐、靠、扶的基本功能,到後來功能逐漸完善,達到較高的使用舒適度,其間必然存在這樣的演變過程。

這件椅圈最高處距離座面51釐米,閒時小憩,頭稍後仰,椅圈托住頭頸,可得倦偃之姿,從宋人對交椅使用情況的描述上看,當時交椅的設計更加註重對於坐姿的規範,而不是特別重視對於舒適度的追求。

宋代張端義《貴耳集》:“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來只有栲栳樣,宰執侍從皆用之。因秦師垣在國忌所偃仰片時墜巾,京尹吳淵奉承時相,出意撰制荷葉託首四十柄,載赴國忌所,遣匠者頃刻添上,凡宰執侍從皆有之,遂號太師樣,今諸郡守倅必坐銀校椅,此藩鎮所用之物,今改為太師樣,非古制也”。

文中“校椅”即交椅;“宰執”即宰相;“秦師垣”即秦檜;“栲栳樣”即圓後背式。大意是說吳淵為了奉承秦檜,做了四十隻荷葉形託首,派人裝在秦檜及其侍從的交椅上,成為交椅新款式“太師樣”。由此可知宋代交椅的椅圈的高度不足以在偃仰之時承託頸部,只能通過安裝“荷葉託首”以彌補這一缺憾。

南宋王明清《揮麈錄》中也記載:紹興初年,臨安知府梁仲謨在待漏院見有些等候上朝的官員坐在交椅上打瞌睡,覺得很好笑。有人告訴他新出來一種交椅的式樣“用木為荷葉,且以一柄插於靠背之後,可以仰首而寢。”梁仲謨就照樣子為那天在場的官員們都做了一件。此種裝有荷葉形託首的交椅,後來成為達官貴人常用的式樣。因無實物留存,這種新式交椅的具體形象,只能在宋人繪畫中觀之大略。《春遊晚歸圖》中一個侍從肩上所扛的交椅就裝有荷葉形託首,可與上述文字記載相印證。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春遊晚歸圖》現藏故宮博物院

上海博物館所藏這件交椅的靠背板所採用攢框裝板的方式,這種做法早在南宋交椅的靠背上就已經出現了。《蕉陰擊球圖》、《春遊晚歸圖》上的交椅都是如此。採用這種比較繁瑣的攢接工藝,是為了兼顧牢固與美觀。腳踏的做法很常見,是可以上下翻轉的活動裝置,巧妙而實用。

拆解紅木第一把交椅


臨淮侯李言恭像

(北平營造學社1937年《岐陽世家文武圖像冊》)


而這種摺疊腳踏的形式在明代版畫《魯班經·匠家鏡》出現過,而明代繪畫《臨淮侯李言恭像》上的摺疊腳踏,有更為清晰的構造,其腳踏兩端連接前腿下端,下有兩足落在交椅前腿底端的橫跗上。並非所有的交椅都會採用摺疊結構的腳踏,有些交椅會另外配備單獨的腳踏,還有些交椅原本就沒有腳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