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大咖雲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共話未來金融

央廣網嘉興11月9日消息(記者李佳)科技為金融賦能,金融為科技提供潛在的應用場景。8日下午,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行了金融科技大咖記者見面會,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頂級專家以及知名企業家圍繞“金融科技發展與未來”主題,展開交流並回答媒體提問。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三院院士邁克爾·歐文·喬丹在發言中提到,金融科技不僅僅是關於賺錢和市場,而且還要把消費者和生產者以全新方式連接在一起,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新科技人工智能可以給我們更多工作機會,例如在新聞行業和音樂行業。因為有了這些技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提升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2017年圖靈獎得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大衛·帕特森以諺語“好的工具讓一個人更加聰明”作比喻,他認為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可以讓我們會更加高效。互聯網是一種全平臺跨平臺的合作方式,讓我們全社會都可以互相合作,這個在中國非常流行。

度小滿金融首席執行官朱光覺得,金融科技進入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剛好趕上人工智能科技的高速發展,現在全價值鏈都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在科技領域已經從實驗室階段進入到了大規模的實際場景應用階段,但這才剛剛開始。他非常期待金融業很大的改變。

華為消費者雲服務總裁張平安認為,未來的金融科技能夠使金融服務,更貼近最終的消費者,也能更貼近用戶使用的場景。這就需要智慧的技術幫助用戶,做好用戶的信用,也幫助用戶做各種金融服務的甄別,幫助各種企業和個人在交易環節中排除障礙。他對未來的金融科技充滿了期待,認為金融科技會隨著移動化、5G、通信技術、AI等等技術的發展會更加貼近用戶,貼近應用場景。

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徐浩在交流分享中表示,金融科技發展的三個方向,一個要讓科技使金融服務更普惠,第二就是讓科技使金融更安全,第三個就是讓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移動互聯的技術使得用戶非常便捷,金融可獲得性增強,智能技術、大數據、雲計算成本的降低,使得識別和甄別風險的便利程度更方便。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網絡教育學院副院長楊學成判斷,未來所有數據都是資產,所有的資產都是金融。他說,現在像雲計算給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設施,人工智能讓整個金融的交易效率成倍速提升,最重要是看到像區塊鏈技術給我們提供一種金融變革的底層動力。但是楊學成認為,區塊鏈本身不是產業,信用才是真正的產業,區塊鏈未來很重要一個發展路徑,必須要向市場證明,可以低成本給整個社會提供信譽,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金融行業的未來還會有非常大的發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