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了什麼?

有一個幽靈始終縈繞在我們身邊,留下許多蛛絲馬跡證明它確實存在,卻從沒有人看見或者摸到它的真身。如今,“悟空”睜開了火眼金晴,從紛繁複雜的亂象中抓住了一條關鍵線索,或許能夠幫助我們認清這個幽靈的真面目。甚至,“悟空”還隱隱看到了這個幽靈留下的半個身影。

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了什麼?

這不是《西遊記》故事新編,而是今天凌晨悟空號合作組在《自然》雜誌上公佈的首批科學成果。

故事裡的“悟空”,全名是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自2015年12月17日發射升空以來,就一直在距離地面大約500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上採集著數據。今天凌晨公佈的,是這顆衛星在運行的頭530天裡獲得的首批數據。

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了什麼?

暗物質幽靈

“悟空”千方百計想要認清真相的那個幽靈,就是大名鼎鼎的“暗物質”。

顧名思義,暗物質指的是看不見的物質。不是因為沒有光照亮它們,而是因為光照不亮它們

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這個世界,看到身邊的桌椅板凳,看到遙遠的日月星辰,是因為這些東西,或者說這些物質,在最根本的層面上,能夠跟光互動——它們能夠被光照亮,或者能夠發出光亮。

暗物質則不同,它們和光形同陌路,互不理睬。用嚴謹的科學術語來說,暗物質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而光,我們知道,是一種電磁波。因此,暗物質不反光,不發光,也不遮擋任何光線。

與暗物質形同陌路的,不只有光,還有普通物質。分子和原子是普通物質構成的基石,這些基石能夠組裝在一起,本質上是它們之間的電磁力在發揮作用。也正是通過這樣的電磁作用,我們才能夠觸摸到這個大千世界。而暗物質,對這樣的電磁作用,根本就不屑一顧。

於是,對於由普通物質構成的我們來說,暗物質不只看不見,連摸都摸不著,就像一個幽靈,來自於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時空。

既然看不見也摸不著,科學家憑什麼認定這個幽靈的存在千真萬確,甚至不惜派“悟空”闖入天庭去探查它的真面目呢?

因為萬有引力。

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了什麼?

額外引力

傳說中,砸在牛頓腦袋上的蘋果讓他悟出一個真諦——使蘋果從樹上掉落的力量,同樣牽引著日月星辰在天空中依序運轉。

任何東西,只要擁有質量,彼此間就存在一種羈絆,使它們相互吸引。這種羈絆稱為引力,是宇宙中唯一能夠遠距離影響天體運行的力量。天體在宇宙中如何運行取決於它受到了多少引力,而所受引力又能反映出有多少物質蘊藏在它的周圍。

舉個例子,天王星被發現不久,就有人發覺,跟理論推算的軌道相比,它的位置總是出現偏差。就算考慮了當時已知的所有天體對它施加的吸引,也仍然有額外的引力在偷偷干擾它的運行。有人據此推斷,太陽系裡必定存在一顆當時還未知的行星,在特定的位置上施加了額外的引力。果然,沒過多久,海王星就在預測位置上被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因此深入人心。

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了什麼?

然而,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在規模遠大於太陽系的宇宙尺度上,天文學家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天體運行規律,就算把所有看得見的物質全都算上,也仍然需要有額外的引力才解釋得通。

在銀河系級別的旋渦星系裡,千億顆恆星繞著星系中心快速運轉。這些恆星速度之快,要是沒有額外的引力,它們會被甩到星系以外,令整個星系分崩離析。

在規模更大的星系團中,星系間瀰漫著能夠輻射出X射線的高溫氣體。這些氣體溫度之高,要是沒有額外的引力,它們早該消散在宇宙空間而成不了形了。

甚至,在宇宙演化早期,要是沒有額外引力的參與,普通物質也不會如此快速地聚集成團,形成如今我們看到的宇宙大尺度結構。

天王星受到的額外引力,讓天文學家推斷出了尚未發現的海王星。同樣,整個星系、星系團,甚至整個宇宙受到的額外引力,讓天文學家相信,宇宙中必定存在某種未知的物質,數量比普通物質更多,能夠產生足夠的額外引力。

由於看不見也摸不著,天文學家把這種未知的物質稱為暗物質。

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了什麼?

露出馬腳

跟當年很快就被人找到的海王星不同,暗物質提出幾十年來,對於它到底是什麼,我們仍然一無所知。

理論學家推測,就像普通物質由一系列基本粒子構成一樣,暗物質可能也由一大類粒子構成。雖然這些粒子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某些理論預言,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這些隱身的粒子可能會露出馬腳。比如,當兩個暗物質粒子狹路相逢時,它們可能會相互湮滅,產生出伽馬射線和一系列並不隱身的高能粒子。

在地球大氣層外,宇宙空間裡充斥橫衝直撞的高能粒子,稱為宇宙線。這些粒子的來源始終成謎,或許大都來源於普通的高能天體物理過程,但也有可能,其中一部分來源於暗物質粒子的相互湮滅或者衰變。源於暗物質的高能粒子,特別是正負電子,或許會在電子宇宙線的總能譜上留下獨特的印跡。這正是“悟空”的的首要科學目標。

“悟空”的火眼金睛,其實就是一臺宇宙線望遠鏡,自上天以來,便持續不斷地記錄著來自宇宙的高能粒子。在運行的頭530天裡,“悟空”一共記錄到28億個高能粒子,從中分辨中150萬個高能電子,測量了它們的能量和來源方位。從這些數據中,科學家試圖找出暗物質粒子湮滅的關鍵證據。

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了什麼?

看見拐折

早在“悟空”上天之前,科學家就在宇宙線裡的高能電子中察覺到了一些異常。比如丁肇中領導的阿爾法磁譜儀就發現,在粒子能量超出某個數值(10GeV)時,宇宙線里正負電子的比例大大超出理論模型的預期,似乎可以用暗物質粒子湮滅加以解釋。

如果真是暗物質粒子湮滅,那麼理論上來說,它所產生的高能電子就將存在一個能量上限,具體數值與暗物質粒子本身的質量有關。超過這個能量上限,高能電子的數目就將出現陡峭下跌,從而在宇宙線能譜中出現一個拐折。然而,不論是丁肇中的阿爾法磁譜儀,還是後來美國的費米空間望遠鏡,對高能電子都只能測量到最高1萬億電子伏特(1TeV),沒有在能譜中發現任何拐折的跡象。

相比之下,“悟空”的火眼金晴對高能電子能量的測量,最高能達到10TeV,是阿爾法磁譜儀和費米望遠鏡能量上限的10倍,就此打開了1TeV以上高能電子宇宙線觀測的新窗口

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了什麼?

結果也不負眾望。根據今天公佈的首批數據,在“悟空”看到的高能電子能譜圖上,預期中的拐折第一次確鑿無疑地顯現了出來。以0.9TeV的能量作為分界,左側電子的數目變化相對平緩,右側卻要陡峭得多。

如果這一拐折真由暗物質粒子產生,理論上科學家甚至可以根據拐折的形狀,推斷出暗物質粒子的一些特性。比如它們並不是直接湮滅成正負電子對,而是先湮滅到正負μ子,再衰變到正負電子。

不過,直接觀測到這一拐折,還稱不上是暗物質粒子存在的確鑿證據。畢竟,其他天體物理過程,比如脈衝星周圍的高能現象,也有可能產生形狀平緩的類似拐折。這一拐折反映了宇宙中高能電子輻射源的典型加速能力,對於判定能量低於1TeV的電子宇宙射線是否來自暗物質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半個身影?

推開一扇新的窗口,除了看到預期中的美景之外,我們往往還會留意到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悟空”也是如此,除了拐折,似乎還隱隱看到了這個暗物質幽靈留下的半個身影。

在1TeV的能量之上,也就是在拐折的右邊,高能電子的數目已經開始陡峭下跌。然而,就在1.4TeV處,高能電子的數目卻多得異乎尋常,高高跳到了擬合曲線之上。似乎在附近很狹窄的能量範圍之內,宇宙線中高能電子的數目出現了一個尖銳的峰值。

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了什麼?

如果這個異常數據是真實的,那必將是一個重大發現,因為能夠發出高能電子形成如此尖峰信號的天體,必然極其特殊。首先,這個天體必須靠近地球,只能有大約幾百光年,因為這麼高能量的電子無法在宇宙中傳播更遠的距離。其次,它發出的高能電子能量必須要幾乎完全一致,在地球上只有經過精細調節的大型加速器才能達到類似的水平。

甚至,有理論學家提出了新的暗物質粒子模型,讓它們聚焦在地球附近,可能是自己成團,也可能是被某個中等質量原初黑洞吸引,通過碰撞湮滅來產生能量一致的高能正負電子,試圖通過這種不可思議的模式來解釋這個尖峰。

當然,現在就來解釋這個尖峰,還有點為時過早。今天公佈的首批數據,只是“悟空”在運行的頭530天裡採集到的。由於宇宙線裡的高能粒子存在隨機性,明顯離經叛道的數據點也可能只是統計漲落,未必就是真實信號。好在,“悟空”健康狀況良好,預計可以在太空繼續服役3到5年,採集更多高能電子宇宙線的數據。或許只有到了那時,才能確切判斷這個尖峰是否真實。

至於暗物質粒子被發現的捷報,或許還需要等待更長久的時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