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化智聯副總裁項天成:智能化、信息化是公路物流網絡的靈魂

2018年8月24日,由億歐主辦的“科技落地·物鏈未來——GIIS 2018物流產業創新峰會”在北京落下帷幕。本次峰會以“科技落地 物鏈未來”為主題,以“物流科技落地”為討論方向,就傳統物流企業、製造企業在物流科技應用場景及實操、物流科技新暢想等議題,攜行業人士一同探討新機遇下物流科技如何更好落地及發展走向。

在本次峰會上,傳化智聯副總裁項天成發表了題為《傳化在物流科技落地中的探索》的主題演講,他的主要觀點有:

▶ 公路物流是物流行業的短板,主要原因是目前很多基礎設備還未跟上。

▶ 公路物流的這張網絡需要智能化、信息化的技術賦予它相應的靈魂,來驅動物流行業,提升行業的效率。

▶ 我們希望企業將服務相關的非核心業務剝離出來,讓更專業的人來做,這樣才能夠實現社會化分工。

傳化智聯副總裁項天成:智能化、信息化是公路物流網絡的靈魂

以下是演講實錄:(有所刪減)

今天,我代表傳化智聯在此分享主題是——《傳化在物流科技落地中的探索》,主要從技術和應用的角度來分享傳化智聯是怎麼做的。

公路物流轉型升級壓力迫切

先來看一組數據,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相比於美國、歐美,還是處在第三個階段。美國代表創新,歐美代表高端製造,中國則是屬於發展中,那麼到底差距在哪裡呢?來看這個微笑曲線,一般的高端製造強調在兩端,一端是研發,另一端是營銷,中間是屬於製造生產過程,所以中國的企業想向兩頭髮展。

但這裡有很多制約因素,其中很大一個制約因素就是生產性服務業的不足。眾所周知很多企業和國家需要一些配套設施來支撐整個不同行業的協作。比如說歐美的服務業佔70%以上,其中70%當中的70%是服務於生產製造的,但中國服務業雖然已經超過了50%,但其中大部分是服務於消費領域。在這當中物流又是一個非常大的制約因素。從數據上可以看出,相比國外GDP佔比,中國在這上面佔比很高,說明我國效率還是較低。很多數據都可以說明我們國家在物流這方面還需要大大加強和努力。

企業供應鏈本身是個複雜的過程,包括有五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文流,很難有效的進行協同。我們希望企業能專注於其核心的生產製造、研發、營銷等工作,將服務相關的非核心業務剝離出來,讓更專業的人來做,這樣才能夠實現社會化分工。

在這麼多痛點當中,公路物流尤其是一個短板。我們可以看一下數據,目前的運輸手段:鐵路、海運、空運,加起來佔比20%,絕大部分貨物仍然在使用汽車運輸,靠公路物流在運輸。

傳化智聯副總裁項天成:智能化、信息化是公路物流網絡的靈魂

我們知道鐵路、航空、海運的基礎設施已經非常發達了,但是,在公路物流運輸裡面卻沒有相應的完善的配套設施,所以傳化智聯從這個領域切入,打造傳化網平臺,賦能整個物流行業,尤其是公路物流這個行業。

傳化網如何賦能企業物流供應鏈?

物流的運輸離不開一張基礎的網絡。這張網絡是目前在各個全國佈局公路港的城市物流中心,我們希望通過全國各地的節點,織成一張能夠讓貨物高效流通的網絡。貨物怎麼能高效流動呢?其實僅有實際的場地還是不夠,還要給這張網絡裝上操作系統和靈魂,靈魂就是指智能化、信息化的各種手段,這個手段需要依託互聯網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AGV等各種各樣的裝置,共同來驅動物流行業,提升行業的效率。把它織成一張立體網、有實體的網絡,並且有線上平臺的網絡化機制。這張網絡我們將它定義成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組成部分。目前,國家大力在發展工業互聯網,提出不僅要將互聯網用於C端消費,更要到用到生產製造當中去。

傳化智聯更加關注如何讓企業的協作更加高效,換句話說就是讓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倉配運、上下游怎樣能更好的協同起來,從而能夠達到供應鏈的極致,也就是零庫存。

怎麼來做這件事情?首先,還是需要技術的引領,如果沒有技術很多事情是做不好的。在這樣複雜的大系統下面,如果僅依靠人去判斷,憑經驗去做事情,靠一些規章制度去約束,遠遠做不到最優,必須要依靠系統,通過數據的計算得出最優解。第一步要有數據沉澱,在物流行業有個關鍵詞叫“一單到底”,意思是從源頭、發貨的企業出發,或者說從源頭倉出發,到一個收貨企業,這從出倉到入倉的整個過程是否獲取全部的數據,或者信息都能否存下來,這便是第一步。如果沒有這個數據就不用說如何進行優化效率,做到“一單到底”,聽起來好像也不難,不就是將過程都錄到系統裡面去。在快遞行業,很多直營或者比較緊密的網絡確實能夠做到。但在快運行業還做不到,無論是從規模、信息化的手段,還是在協作的流程上,大量的環節需要打通。

比如整個運輸過程從集貨到倉儲分撥,到幹線運輸,再到落地配送,這麼多環節往往是有不同的角色共同參與,兩個不同角色之間的交接,如果沒有公共平臺或者系統去打通,就會出現斷層。這中間的數據一旦斷了就追不回來,所以這一點就是我們要去思考怎麼做到的。

傳化網是一個平臺的理念,剛才說“一單到底”,不是傳化智聯在做,而是傳化智聯怎麼組織眾多的運輸公司、司機以及各種各樣的提供商,通過賦能合作伙伴共同去服務好客戶。所以我們提出來一個概念叫做「人人都是物流的主角」,不論是發貨企業、收貨企業,還是物流承運商、個體司機、某個倉儲服務商等,這些企業都可以共同平等地在平臺上進行運作,這才是傳化智聯的組織方式。

創新技術引領業務

剛才蔡會長也說了物流機制發展過程,從資源整合到流程優化,最後到組織協同,要做到讓不同角色之間更好的協同,這一切都需要互聯網技術。它不是某個企業的內部應用系統,不是裝個軟件就能解決。眾多的決策要溝通,怎麼深入到體系下,必須要通過互聯網技術,來觸達到各種角色中併產生連接,因此傳化智聯在這方面做了許多的應用,不管是運輸過程的協作還是倉儲協作,通過互聯網技術,希望能夠幫助不同的角色進行更好的協作,這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賦能物流行業的一種案例。

除了系統之外,底層的基礎互聯網絡也特別關鍵,在節點裡面進行操作,貨到了某個場地去卸貨,晚上要安排好另一輛車到約定地點取貨,這整個過程是由大量人工進行在操作,毫無疑問,這部分工作未來一定會由機器取代,比如剛才由院長也說了,以後機器人送快遞將不再是新聞,人送快遞才是新聞。同樣以後各種運作需要不同的設備。我們在園區裡面做了很多改進,比如說和海康威視合作,智能探頭可以自動獲取識別這臺車是誰的、什麼型號的車,拉了什麼貨。此外,還做了其他模式識別,場地裡面是不是允許堆放貨物、有沒有違章停車,一旦識別之後就會將信息推送到管理人員處,管理員會進行疏導,引導這個車更快地到達指定地點。在倉儲方面也引入了AGV,也就是搬運機器人,能夠幫助貨物更快的搬走。

前面提到有了信息,效率就可以提升,基於數據做了更好的優化,數據是1+1>2,通過數據的關聯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價值,不管是常規的路徑優化還是根據數據做預測。當然這個不是傳化智聯一家事情,這麼多不同類型的技術、專業、科目,需要專業的人去做,我們必須要聯合更多的合作伙伴、外部資源共同來打造這個生態,提升整個行業效率。我們也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比如剛才提到的園區裡智能化設備,更多的是依託海康的目標識別技術、機器人技術;物聯網的網絡怎麼快速的獲取數據,在各種終端上則是依託中國電信的技術,還有更多的合作伙伴。

傳化智聯副總裁項天成:智能化、信息化是公路物流網絡的靈魂

除了現在使用的各種技術以外,毫無疑問需要前瞻性的思考,未來到底在哪裡?哪些技術在什麼時間點會成熟?可以用到產品中?我們也專門成立了研究小組,不同小組在做不同的前瞻性研究。比如說剛才蔡會長也提到了ABCD,不管是AI還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等,傳化智聯都有相應的小組在研究。

總的來說,傳化智聯希望聯合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能夠真正讓客戶以及中國大大小小的製造企業的B端夥伴們,能夠更好的協作。通過信息互通,達到協作的優化,通過不同數據和信息化的驅動讓貨物的流動更加高效。當然也希望相關的金融服務也能更加普惠,不僅是大公司大企業,中小企業和個體企業也能得到普惠的金融服務,最終能夠讓整個中國製造更加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