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月房企出售股權近500起 融資持續收緊

近期,隨著房企融資環境持續收緊,不少房企紛紛轉讓股權,今年前10個月,房企出售股權項目就達473個。業內人士表示,償債高峰來臨,加上融資較難,促使企業出售部分項目股權以盤活現金流,企業通過出售項目股權完成“去地產化”,以期實現業務整合轉型。此外,一些綜合型企業也紛紛剝離地產股權,輕裝上陣專注非地產業務。

今年前10月房企出售股权近500起 融资持续收紧

去地產化:因應環境房企尋求新轉型

近期部分企業通過出售項目股權完成去地產化,以期實現業務整合轉型。日前,華僑城集團就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旗下上海華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0%股權及相關債權。據悉,上海華合房地產分別由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及華潤置地(上海)有限公司各持股50%。此次轉讓方為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現在預披露階段,預披露期滿日期為2018年11月15日,轉讓底價暫未公佈。而標的企業上海華合房地產註冊資本為15億元,主要經營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停車場管理和展覽展示服務。

10月9日,華夏幸福宣佈,與北京萬科及北京恆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及股權轉讓協議,北京恆燚(由北京萬科全資持有)將收購華夏幸福旗下涿州公司80%股權、裕景公司80%股權、裕達公司80%股權、廊坊公司80%股權及霸州公司65%股權,交易價款約為32.34億元。

近日嘉凱城集團也公告稱,擬轉讓房產項目資產包,涉及5家公司6個項目。

而據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房企累計出售項目股權達到473件。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房企項目股權轉讓迭起,原因錯綜複雜,既有融資需要,也有為企業業務轉型鋪墊和出於剝離不良資產的考量。

克而瑞研究中心沈曉玲認為,融資環境持續收緊、償債高峰來臨雙重因素促使企業出售部分項目股權以盤活現金流,是重要的原因。2015年1月,證監會頒佈《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放鬆房企公司債發行,而後迎來了房企中期票據和公司債的發行熱潮。到2018年,3年期的債券、票據陸續到期,房企開始迎來還債的高峰。“2018上半年政府進一步出臺政策,明確指出信託資金不得違規投向房地產,委託貸款資金不得投向禁止領域,同時增強了對於房地產企業併購貸款合規性的審核力度,政策收緊、債務緊逼雙重因素導致部分公司出現資金問題。”她進一步指出。

在融資收緊環境下,華夏幸福出售項目股權加速產業地產佈局發展。華夏幸福2018年中報披露現金總量相比2017年末減少241億元,淨負債率從48%上升至96%。目前定位為產業新城運營商的華夏幸福,正在全國複製自己的產業新城開發模式。有分析人士表示,產業地產屬於投資較大業務類型,因此企業需要大量資金。

輕裝上陣:綜合型公司剝離地產業務

據悉,出售項目股權的不僅有房地產企業,一些綜合性公司也逐漸剝離地產業務,專注主營業務。

太安堂11月1日公告稱,公司擬出售全資子公司廣州金皮寶置業有限公司75%的股權。對於上述交易的目的,太安堂表示,旨在降低公司重資產比重,回籠資金降低財務費用,聚焦醫藥主業,促進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

無獨有偶,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擬轉讓旗下公司所持有的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房地產(都江堰)有限公司35%股權及3.01億元債權,轉讓底價為3.28億元。公開信息顯示,標的企業成立於2011年5月,註冊資本為1億元,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銷售、諮詢、文化產業經營、教育投資等業務。據2017年度財報顯示,其資產總計19.99億元。標的企業股東分別為綠地集團成都置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建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5%、30%和15%。此項目的轉讓方為中國電建旗下的中國電建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擬轉讓股權比例分別為20%和15%。

記者瞭解到,綜合性企業剝離地產業務股權,大部分是為了“輕裝上陣”。在地產行業利潤逐漸滑坡的時期,地產業務只會給這些“非專業”型公司帶來負債。比如Wind數據顯示,上述的金皮寶置業屬於房地產業企業,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註冊資本為1億元,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場地租賃、房屋租賃、物業管理以及自有房地產經營活動等。而其業績報告顯示,公司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1~9月淨利均為虧損,分別約為-6.02萬元、-22.91萬元以及-56.31萬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地產業務剝離,其實也是進退兩難的問題。若是想擴大規模,會發現其實面臨拿地的壓力。若是要退出,則會涉及到項目評估的問題。但總體上說,剝離地產業務,也說明此類企業地產經營有困難,剝離也是為了鼓勵主營業務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