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7月9日正式登陸港交所,暗盤交易股價跌破17港元!

7月8日,就在小米即將在香港聯交所IPO的前一天,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表公開信。

小米7月9日正式登陸港交所,暗盤交易股價跌破17港元!

雷軍表示,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上市也意味著巨大的挑戰和沉甸甸的責任,有十幾萬的投資者積極參與認購了小米的股票,包括李嘉誠、馬雲、馬化騰等行業領袖,這是對小米管理層和員工莫大的信任和重託。

雷軍強調,上市僅僅是小米新的開始,奮鬥不是為了上市,我們上市是為了更好地奮鬥。

而在7月6日,小米暗盤開盤報價 16 港幣每股,較招股價 17 港幣低近 6%,最低價一度觸及 15.5 港幣。小米於 7 月 6 日結束配售,本次配售招股價區間為 17-22 港幣,最終定價 17 港幣,每手 3400 港幣。暗盤即場外交易市場,在香港一般用於新股上市前交易,於新股上市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後進行。但是,暗盤交易不通過交易所繫統,而是通過某些大型券商的內部系統進行報價撮合。

最後結果顯示,公開配售申購人數 11016,一手中籤率 100%,超購倍數 9.5。儘管國際配售中前總人數未披露,但也僅是輕微超額認購。按照輝立、耀才兩大香港本地券商的盤交易平臺開市報價,均價在 16 港幣,這意味著散戶們還未開盤,每手便浮虧 200 港幣。

作為對比,我們再來看一下今年上半年港股的賓仕國際,賓仕國際暗盤收報2.3港元,較招股價1.3倍,不計手續費每手賺5200港元。打入史上超購榜第二高的賓仕國際,公開發售獲逾4.7萬人認購,一手中籤率僅3%,且要認購500手(200萬股)方可穩獲一手。賓仕國際暗盤造好,據耀才暗盤交易中心顯示,暗盤價最高至2.55港元,較招股價高出1.6倍,並以接近高位的2.3港元收市,總成交1300萬港元,暗盤價相當於公司市值達9.2億港元。

暗盤的漲跌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新股的受追捧程度,不過,暗盤價未能全面反映市場需求,買賣盤透明度亦不高,投資者需要謹慎參與。我們用一些實例來看看暗盤價與開盤價有多少關聯。

賓仕國際,暗盤成交介於2~2.6港元之間,開盤報2.75港元,收於3.98港元;

亞洲實業集團,暗盤成交介於0.53~0.54港元之間,開盤報0.52港元,收於0.53港元;

閱文集團,暗盤成交最高達92港元,收報89.65港元;開盤報90港元,收於102.4港元;

眾安保險,暗盤成交最高達68.6港元,開盤報69港元,收於65.2港元;

當然還可以舉出非常多的新股暗盤成交與正式掛牌交易的價格之間的差異,窺一斑而見全豹,從列舉的暗盤與開盤股價對比中可以看出,暗盤成交價及活躍程度的表現情況可以為上市後的走勢提供參考。

自小米上市的消息出現之後,其估值從1000億美金最終到發行價的540億美金,估值下降近一半;同時還遭遇認購冷清,機構抽飛等一系列負面消息,導致其前景不被看好,小米上市後股價具體如何,靜等明天港股開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