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中秋佳节,丹桂飘香,圆月悬空,清辉无限,

人们吃饼赏月,老少团圆,其乐融融,是人世间难得的好时光。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每年过中秋节,月饼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角。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背后真相,是源自屈原的典故,

但是中秋吃月饼又是从何而起呢?

1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

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

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

“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中秋番外篇

传说,古时的一位才子仰慕一位名门闺秀,各种花样礼品相送,可是名门闺秀都不为之动心,才子想破了脑袋,不知何物能打动芳心?

一日,才子遇到一位身穿红袍的男子,自称“喜宴君”,得知才子苦恼,便献一良策——要特别,要惊喜,随后赠予才子一份锦囊礼盒,并嘱咐才子要找到三五个好友,赋予其足够的力量,便可得到佳人芳心。

才子按其照做,果不其然,礼盒之物实在惊喜,中秋之时,他便赠予那位名门闺秀,抱得了美人归!

小编寻遍了坊间,终于寻得这份打动芳心的礼盒

2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

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每年中秋节前夕,各大月饼品牌厂商早已暗自较劲,纷纷在产品上不断做足创新,

以此在中秋节前夕,抢占市场!

这些新品不仅在月饼的样式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也在包装上做足了心思,各式各样的包装应有尽有。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从完全没有包装的零散贩卖到盒子比月饼贵,

月饼包装间的贫富差距简直是巨大。

早期的月饼包装停留在月饼本身的饼皮上,多为简单的花纹,如老寿星,牡丹花等图案。

早期月饼包装比较简单,商品的品种单一。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人们对包装的意识也不强,在农村一张报纸都可以来包装月饼。

有的用黄油纸包装,再系上绳子,这就算是包装了,甚至也有用自家的竹篮、菜筐等来乘放月饼的。

虽看似简陋,但节约又环保。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但是从现在的月饼包装市场来看,大多数月饼包装都是在外表上下足了功夫,提袋、礼盒,大包装套小包装,甚至有月饼“披金戴银”走上市场。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套月饼礼盒中,月饼成本仅占约10%,其他90%是为过度包装买单。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都说月饼靠内涵,你却偏偏拼包装!

最后,建议大家选购月饼要谨慎理性,对于过度包装、花样翻新、另类、巧立名目的高价月饼要慎重选择。

中秋节月饼: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评论区来吐槽:

你买过“穿马甲”的月饼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