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不,真实的情况比这残酷多了!

韩信是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不,真实的情况比这残酷多了!

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君王,都会树立贤明的形象,而赏罚分明便是贤明的一个条件。如果许给臣子“免死金牌”、“丹书铁券”之类的东西,就等于承认自己不会赏罚分明,也就不是一个贤明的君王,所以“免死金牌”这一类的东西,从来都不存在于正史当中。

韩信是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不,真实的情况比这残酷多了!

做为初汉三杰的韩信,可以说是为刘邦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先是平定了魏国后来又在背水一战击败代国、赵国。 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前来援助齐国的楚兵两万人。次年十月,韩信在垓下与项羽会师,大破楚军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韩信是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不,真实的情况比这残酷多了!

汉朝成立之后,韩信功高震主,免不了被刘邦猜忌,结果就有了“良弓”云云。汉十年,赵相陈豨在代地不听招呼,刘邦亲率大军征讨。之前,陈豨曾跟韩信有过一次密谈,大意是陈豨在外,韩信居内,等待时机内应外合,跟刘邦争天下。

果然刘邦一走,他就蠢蠢欲动,汉十一年,汉高后掌握了韩信谋反的证据,于是跟丞相萧何商议,诱韩信入长乐宫的钟室杀之,而后三族被夷,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出处。或许因为司马迁没有记录韩信的具体死法,所以后世的民间野史、演义就放飞想象,虚构了“三齐五不死”,非常地戏剧化,完美的演义小说套路。

韩信是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不,真实的情况比这残酷多了!

“三齐”是指韩信曾受封齐王,而齐国七十称又称“三齐大地”,所以被称“三齐王”。也是“与天齐”、“与地齐”,“与君王齐”的意思。而“五不死”,又称“五不杀”,即无论韩信犯下什么样的重罪,在五种环境下不能杀。说法有很多种,一种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光不死”、“见铜不死”、“见铁不死”。

但刘邦即帝位后,韩信便被改立为楚王。既然已不是齐王,就不存在什么“三齐”了。但还有“五不死”啊。为了不违背“五不死”,吕后充分开动了脑筋。于长乐钟室用布袋包裹,而后将韩信悬挂于大钟之内,让一群女子用又长又细的竹签把韩信扎死。如此一来,既见不到天,也见不到地,还见不到光,在布袋之内,也见不到铜与铁。

韩信是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不,真实的情况比这残酷多了!

虽然司马迁的《史记》中并没有具体记载韩信的死法,但班固却在《汉书·刑法志》中写下了韩信的具体死法,如果班固记载的没有差错,韩信的死法可是比传说中的被一群女子用竹签扎死惨多了。

“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诛。”

韩信是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不,真实的情况比这残酷多了!

大概意思是,汉初虽有约法三章,但对于死刑,还是有夷三族的令,夷三族的具体刑罚是“具五刑”,彭越、韩信都是这么被诛杀的。先是黥面,而后割鼻,之后砍掉双脚,再用竹条抽死,然后割掉脑袋悬挂示众,最后把尸身剁成肉酱,拿到菜市场上卖掉。

不过,吕后称制的元年,这样的刑罚便被取缔了,所以司马迁会说汉高后时期“刑罚少用,罪人是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