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銅板街何俊:創業要從心出發


專訪銅板街何俊:創業要從心出發

銅板街創始人何俊

堅持你所相信的路徑,才能達到你想要的目的地。

10月30日晚,馬雲最後一次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身份發表致股東信。在這封信中,他提出:生意難做之時,正是阿里巴巴兌現使命之時。面對眼下形勢,商業領袖馬雲以此喚醒中國創業者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這一信號的認知。

幾天前的10月24日,在君聯資本CEO Club專門聚焦“不確定環境下的企業家領導力”的第十八屆年會上,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首席投資官李家慶在致歡迎辭時特別提到了《反脆弱》這本書。

他說,“一個組織在面對強隨機性、不可預測性、波動性時,要能夠保持住一種狀態,不是’堅韌’,而是“反脆弱”。保持住這種狀態,才可以讓組織在渡過波動期時不僅不消失,不僅是取得勝利,更是要在最後時刻能夠掌握主動權。這個狀態對於我們來說非常有意義。”

作為君聯資本的被投企業代表,銅板街創始人兼董事長何俊也出現在會場。在隨後的圓桌論壇環節,他與現場300多位CEO分享時稱,“活著,是當前銅板街面對不確定性,不確定環境的首要戰略。寒冬期要把戰略做出適當的調適”。

“當然,夢想仍然要堅持,只是方法要順勢;不是放棄夢想,而是暫時把夢想“揣到口袋裡”,把活著放在第一位”。何俊說。

一個月多前的9月12日,銅板街成立6週年慶典之際,《創投者說》曾對何俊做過一次專訪。這位鮮少在媒體前曝光的創業者,回顧銅板街創業6年來,銅板街的堅持和願景,以及走過初期後如何構建護城河。

此外,他也談及了創業以來堅守的價值觀及方法論。你可以看到一個早期阿里系創業者的思考和抉擇。

何俊創立的銅板街是過去幾年互聯網金融創業浪潮中的一匹不容小覷的黑馬。這家起步於福地創業園,最初只有幾個人的創業公司在6年的時間裡,成長為員工超過300人,累積交易額超過2600億的金融科技行業獨角獸。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江湖中,銅板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過去幾年,正是互金髮展紅利和監管套利期。大量公司追隨潮流,野蠻生長,然後在監管趨勢趨嚴後收縮腳步,甚至倉皇出局。

專訪銅板街何俊:創業要從心出發

而銅板街則像一個專注的修行者,“一個猛子扎進在線財富管理服務的江湖市場”。在同行急於追求規模和利潤的野蠻生長期,銅板街避開了諸如股票配資、校園分期、現金貸等利潤頗豐的“風口”,將目光聚焦在“打造互金投資領域的天貓”。

與其他創業者相比,何俊有著阿里系創業者的共同特質:價值觀獨特,目標驅動,行動堅定,注重方法論。

在阿里八年的浸淫,何俊習得互聯網老兵的敏銳,成功抓住移動互聯網金融新戰場先機;銷售出身的職業起點,讓他有開疆擴土的歷練,迅速打開局面。

阿里的工作印記,也給其創業埋下了路徑依賴和成長基因。

銅板街誕生起,何俊就瞄準移動理財市場,力圖將銅板街打造成移動理財端的天貓。2013年6月11日,銅板街推出理財交易APP。這款國內首個貨幣基金理財產品與兩天後上線的餘額寶狹路相逢,銅板街一出場就遭遇巨頭夾擊。

逆勢中找到生存方式,這是何俊在第一次創業路上學習的課程。他因此反覆強調,要不忘初心,“夢想要堅持,方法要順勢”。

第一次創業就活到了6歲,銅板街做對了什麼

創投者說:銅板街創立已經六年多,這個時間點特別適合回顧一下發展歷程。您認為銅板街能走到今天,主要做對了哪些事情?

何俊:這是我第一次創業,第一次創業就活到了6歲,也挺超出我個人預期的。一般而言,第一次創業一兩年“死”的概率很高。很幸運地活到今天,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首先,我們一直非常重視科技的發展。我們的APP代替了一個個物理網點,我們用AI機器人代替理財師,讓我們的客戶純在線地去開投資賬戶,並且用各種各樣的技術去確保開戶的過程更加安全,確保資金在整個體系內不容易被盜。到現在為止,在銅板街平臺,客戶資金被盜取為零。同時,我們也用AI風控技術幫投資客戶識別各種產品資產。

我自己常用一句大白話講,我們更像一個互金投資領域的天貓。我們把科技這件事情放在最首要的位置是我們活到今天的核心原因。目前,我們有一半人員是技術人員。

第二個原因,精選資產,幫著投資客戶精選資產,做好資產的風控。這也是我親自在抓的事情。最近,讓人非常高興的就是,我們引入了銀行精選產品、基金類產品、保險公司信用保證保險過的產品。接下去,在合規的前提下,我們還會上線券商產品和一些股票類產品。

當然,現在也有一部分還是屬於跟非標債權相關的產品。我們商城的品類會越來越豐富。這些產品上線以後,客戶的查詢、挑選、購買,全部是用科技來服務的。

創投者說:我也注意到,銅板街在業務選擇上有著自己的考慮。比如說,2015年,股票市場很好,很多平臺做配資;過去的2016年,2017年很多平臺在做現金貸,包括一些首付貸之類的熱門業務。但是,這些業務銅板街都沒有涉及。我想知道,創業6年裡,您在業務上的加法減法是怎麼做的?有怎麼樣的考量?

何俊:很好的問題。上線包括上線銀行、基金加保險什麼產品是同事們負責去拓展,最後要經過我的審批。我會否掉我覺得有各種風險的產品。股票配資,我堅決否決的原因是,我認為金融還是要有價值觀,公司得有我們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什麼價值觀呢?如果掙了這個錢,最後卻讓一些個人客戶或者讓一些家庭遭受了很大的打擊,這會讓我內心很排斥。

配資這個事其實比較簡單,你有一百萬投股票,再怎麼跌,可能還會剩下50萬、40萬,但是,一配資,一百萬配了四五百萬之後,沒準兩天時間就把一百萬變成零,就被平倉平掉了。

如果用一兩天時間就讓一個家庭的積蓄變成零,投資者個人和家庭都會受到很大的創傷。金融其實是沒有感情的,你願意買,我願意賣,就可以了,但是,我還是希望堅持我們的價值觀去做金融信息服務。

學生分期也是這樣。其實,這是個好市場,因為學生的信用卡被叫停了,所以是藍海市場。但是,為什麼信用卡會被叫停?因為銀行給學生髮信用卡後,在催收的時候發生了一些比較惡劣的事件,所以監管才會叫停。其實,大學生沒有控制力和償還能力,學生市場雖然是一個藍海,有很好的賺錢機會,但我內心過不去那一關,就不做。

一直以來,我自己對資產的挑選把關把得非常嚴格,不僅要考慮風險,從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政策風險考慮,還要從價值觀等方面多重考慮。

剩下的產品都是:一、對實體經濟有幫助;二、順應潮流,都是順應國家政策的資產。正如你看到的,到現在為止,被國家叫停過的那幾類,我們都沒有碰過。

選擇讓內心舒服的路

創投者說:您說到沒有參與任何一個賺錢的風口,但現實是:有的企業涉足了這些業務賺錢了,也成功上市了。堅守價值觀可能意味著要犧牲掉髮展的速度,犧牲掉盈利規模。作為一個創業者,在考量這兩者時怎麼平衡?在求穩、求品質、求價值觀的同時如何保證公司活下去?

何俊:其實,我內心有時候也在問自己,這些選擇是否值得。堅持這些東西,確實讓公司損失了很多利潤。但是,我覺得,價值觀這件事不能用對和錯、是和非來判斷,只有適合不適合自己的問題。

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沒有賺那個錢,不一樣還活著嗎?他們賺了那些錢,讓他們有了更多的資本去做很多自己選擇的事情。今天我們可能沒有他們那麼有錢,但這只是每個人自己的取捨。

2006年,我在阿里巴巴做銷售經理,一個月收入好幾萬,當時可以在杭州買N平方的房子,我不照樣選擇去支付寶賺一個月五千塊錢?所以,今天的舍和明天的得,你很難說對錯,只要選擇自己內心舒服的那條路走就可以。

創投者說:你是大目標感很強,而不是看眼前賺了多少利潤,我們就是要做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天貓?

何俊:對,我們比較堅持服務投資客戶。其實,服務投資客戶這條路很難走,中國的投資客戶可能比較難“伺候”,賺錢的時候誇你,虧點錢就罵你,很難去服務。並且,服務投資客戶,意味著我們自己不放貸款。

其實,放貸款的利潤會非常高,息差很大,但是我們沒做,只賺選好的資產和找投資客戶之間的服務費,跟放貸款賺的點差距非常大。為什麼?這就要問自己為什麼創業?如果為了生意和賺錢創業,那就是什麼賺錢做什麼。

我創業時就是想服務中國一批中產階層和年輕客戶,因為他們沒有很好的投資渠道,而我認為他們應該有更加平等的機會獲得金融服務,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因此,無論其它的困難或者誘惑有多多,我只是在堅持我6年之前的初心不變。這可能就是我自己的取捨。

創投者說:我跟很多阿里系的一些創業者聊過,你們似乎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注重價值觀,甚至在公司貼出非常長的價值觀標語。銅板街的價值觀是客戶第一、正直誠信、自驅上進、協同作戰、擁抱變化?

何俊:這是我們員工的(價值觀),我們的管理層還有三條——大局觀、影響感召、通透。

創投者說:這個價值觀很像你個人的價值觀。作為一箇中型公司,你怎麼把個人價值觀內化為公司的價值觀,用什麼樣的方法論讓價值觀抵達員工?

何俊:我們的價值觀是有考核的。員工按兩條線考核,業績一條線,價值觀一條線。每一個人的價值觀考核都有ABC三等。我覺得,價值觀這件事情,堅持做了,就會逐漸內化。

我跟我的團隊說,創業應該讓自己更快樂,快樂不是說做的事比較簡單或者輕鬆,創業肯定不容易的,但是,快樂創業的秘方,就是跟一群味道相同的人一起工作,並堅持自己的一些原則,同時幫助年輕的、新來的同事塑造他們個人的一些價值觀和做人做事的原則。

創投者說:這跟行業的通行做法不一樣,互金行業似乎比較野蠻生長,更注重效率,強調規模,強調資產量。

何俊:我們當然也強調效率和業績增長的,但和注重價值觀是兩件事,兩者並行不悖。

護城河:多快靈是核心價值

創投者說:從資本市場來看,很多公司跟我們差不多的時間起步,但很多不少已經上市了,您個人有沒有感覺到銅板街的發展節奏和效益所處的尷尬性?

何俊:當前上市的公司基本都是有做貸款的公司,做貸款的公司跟做財富管理的公司不同。貸款公司因為息差較大,利潤較高,爆發力更強;而主打財富管理的互聯網公司,到現在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上市。

做財富管理,在對品牌的要求會更高,你的時間越長,大家越信任你。這類型的公司要求的發展要更穩健,目前也都基本都處在發展的前期。

創投者說:銅板街會在什麼時間爆發?

何俊 :在線財富管理爆發的時間很難說,我們認為我們客戶的增長和規模增長是有階梯的。客戶對我們會有一段時間的考察、考驗。真的爆發期應該在我們上市,或者政府給我們發一些牌照之後。

創投者說:有考慮什麼時間上市嗎?

何俊 :我們考慮的上市,更希望是建立在客戶對我們有更多的信任感的基礎之上

創投者說:一個成立6年的公司,三百多人的中型公司,對這樣一個公司,下一步如果可能面臨風險,會是哪塊的風險,除了監管之外?

何俊 :我認為,接下來我們的風險,還是來自於如何確保能持續幫著投資客戶去挑到各種好的金融產品。

創投者說:服務品質和效率這塊可能會是我們最大的挑戰嗎?

何俊:不是。銅板街的服務品質和效率其實是我們很有信心和把握的。而且,隨著我們投資客戶越來越龐大之後,我們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金融產品,這個是有可能的。

創投者說:作為互聯網金融公司,銅板街的護城河在哪裡?

何俊:我們的護城河,就是我們的競爭壁壘是三個字,叫“多快靈”。

“多”就是我們的產品多樣化、豐富;“快”,就是客戶投資起息快,客戶兌付到帳快,我們能做到7×24小時,週末也可以讓客戶起息、兌付回款,甚至提現,提回你的銀行卡,週末、節假日也可以。“靈”是更加智能的地做投顧服務。

這有點像在零售行業,零售行業是多快好省。淘寶是什麼呢?多和省,淘寶什麼產品都有,並且很便宜。京東是好和快,都是正品,且物流很快。所以只要在零售行業打出兩個字,你就有競爭力。“多快靈”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創投者說:今年從國際到國內,整個經濟不確定性很高,面對這樣的形勢,有什麼樣的思考和應對?

何俊: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企業的首要戰略就是兩個字——活著,必須要能穿越行業的寒冬,因此,要把戰略做出適當的調適。當然,“夢想仍然要堅持,只是方法要順勢”;不是放棄夢想,而是暫時把夢想“揣到口袋裡”,把“活著”放在第一位。

投稿或爆料:[email protected]


專訪銅板街何俊:創業要從心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