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做筆芯賠做手機賠做電動汽車賠,除了接手早已做大做強的格力,她真的有戰略眼光嗎?

那天雨紛飛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董明珠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在格力以做銷售起家,靠著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的,最後做到了格力的頭一把交椅。

筆者認為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可以說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董明珠和格力共同發展和董明珠的強勢領導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過於強勢的性格也使得在管理過程中很難聽進去別的意見,總是以自己的意見為中心。這樣在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上難免出現誤判。

什麼是戰略眼光?難道是一個領導人在任何時候偶能洞悉到未來的發展脈搏嗎?筆者不這麼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出現誤判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關鍵的問題是要能聽到身邊人的聲音。就比如國家戰略,難道領導人就能完全的瞭解各個領域如何發展嗎?這個肯定是不可能的,領導人也是聽取了相關領域的專家的意見之後,經過專業的團隊討論才能很好的制定未來的發展戰略。同樣一個公司也是這樣,如果一把手過於強勢就會聽不到身邊的聲音。

近年來美的集團通過收購卡庫機器人成功進入了機器人市場,通過和小天鵝的合併使得其獲得小天鵝的洗衣機業務,不斷的擴展業務領域,美的的營業收入總構成上空調也是隻佔到45%,而相反格力的主營業務空調佔到了營業收入額85%左右。產品結構的單一在未來也會慢慢顯現兩家企業的差距。就最近幾年格力的發展來說確實沒有美的轉型成功,這個也就體現了在戰略轉型上的不成功。




首席投資官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董明珠真的沒什麼戰略眼光那麼接受了一個本就做大做強了的企業那企業是不是在她接手開始格力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呢?

董明珠是2001年接手的格力,我們我看看這些年格力的營收,

01年是56億,現在是超百億。15的營收是977億,16年是1083億,17年是1482億

這些金額數值就像是硬指標,就單從硬指標上來看董明珠如果沒有真材實料又怎麼能讓格力不斷髮展呢。要知道企業越大,責任越大,作為領軍人物無疑是企業中責任最大的。

而作為網友和顧客則看到了更多是董明珠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和一些失敗的投資。比如,

“我說雷軍是小偷,他不敢告我。”
“小米和美的,兩個騙子在一起,那就是小偷集團!”

可要知道一個人本來就是有擅長和不擅長的董明珠怎麼會不知道,但她不斷去探索投資新領域不但是為了自己呀。

董明珠在股東大會說過:“要站起來贊成。不收購,馬上下面就遇到短板,智能家電怎麼辦?”

因為她看見了格力的天花板,在中國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格力只有空調這唯一的王牌。等到所有生活電器連起來之後跟城市電網聯通等一系列問題和弊端就出來了。海爾、美的他們都已經轉型了,格力如果不創新那勢必會被擠兌。

而對於員工問題,董明珠的眼界是每個人都有兩房一廳的房子住,只要你做到退休房子就是你的。

這樣的謀略一方面即可以讓員工安心工作,提高工作激情。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員工的粘性,避免老員工流失,也能吸引新員工。

從上述來看,董明珠的眼光絕對不差。


鎂客網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董明珠並不是富二代,她也不是繼承的家族企業。董明珠接的是朱洪江的班,而不是象富二代那樣繼承的企業。

我們並不否認,在格力問題上,存在著朱洪江與董明珠誰是創始人的問題。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格力成為了中國企業的驕傲之一。這其中,朱洪江是創辦了格力,董明珠是做響了格力。沒有朱洪江,沒有格力。沒有董明珠,同樣沒有今天的格力。

確實,除了格力電器之外,董明珠確實還沒有拿出什麼新的產品出來,汽車、手機、芯片等,都沒有真正有實力的產品出來,也沒有能夠實現盈利。但是,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守城是守不住的,必須要創新,要能夠有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格力來說,選擇新的產品就很重要。董明珠選擇電動車、芯片、手機等,也是在探索。既然是探索,就難免會出現風險,就有可能會失敗。特別象董明珠選擇的這些項目,要麼競爭性很強,要麼投入會很大。所以,要想盈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是很多人對聯想當年沒有開發芯片耿耿於懷,大罵柳傳志的“貿工技”嗎?為什麼董明珠研究芯片,又要捱罵呢?到底是真希望企業創新呢,還是葉公好龍啊。董明珠有闖勁,這是公認的,別人無權指手畫腳,也沒有資格指手畫腳。要允許董明珠探索,也要允許她失敗。至少,她在探索,她在堅守,她在為了成功而努力。


譚浩俊


董明珠自基層做起,後被伯樂朱洪江看中,一點點爬上了格力集團董事長的位置,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說明她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是董明珠必竟是搞銷售出身,她有一股子闖勁,如果別人有一個企業,已經做成功了,讓她去管理,恐怕還能夠搞得風聲水起,但問題是關乎到企業的轉型問題,這不是會不會闖的問題,而是企業領導人戰略眼光問題,那董明珠就遠遠不行了。

董明珠是屬於將才,但絕不是帥才,董明珠守一塊基業還可以,但是要開闢新領域,那就不那麼容易了。董明珠做格力的總經理可以,但做董事長是缺乏戰略眼光的。她先是做了格力手機,結果搞出大笑話,各方面配置一般,沒啥特色,但是價格要買得很高。


董明珠去搞綠色環保汽車,結果珠海銀隆研發出來的高科技電池不給力,原來是海外成熟國家淘汰下來的。還有,董明珠去發展小家電,大松電器,結要小家電發展也不如空調那麼好。總之,董明珠是做啥都不太成功,只有空調還說得過去。

平心而論,董明珠沒啥戰略眼光,她是看到市場上什麼熱門她就選擇什麼東西去做,前幾天,中興通訊事件,促使董明珠要投500個億去研發芯片,業界大佬們都不看好董明珠搞芯片研發,就連董明珠的伯樂朱洪江都覺得不靠譜,但是董小姐是說幹就幹,人家國外研發芯片要幾代人,投入大量資金,才逐步研究成功,絕不是一天二天或者一年二年才能研發成功的。


所以,董明珠不僅沒有戰略眼光,而且極容易衝動,一衝動就拉著其他朋友,如王健林等,一起投資,這樣害人又害已,不足取也。


不執著財經


格力,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董明珠,一個作風強悍的女強人!

不過,近幾年對於董明珠的爭議越來越多,表面上看是董本人說話的方式以及行事風格很抓人眼球,讓她成為當下中國企業界毫無爭議的“網紅”,但本質卻可能是這家公司戰略方面的缺失。

單說家電領域,提到格力就不得不說美的,兩家公司是中國家電行業的老大、老二,按理說格力的利潤強於美的,但資本市場給予格力的估值總是低於美的,市值曾經一度與美的差距近千億。

這不得不說,資本市場的眼睛是雪亮的,格力在家電領域產品太過單一化是兩者差距的重要原因,這本質反映的是格力管理層前期對於產品拓展戰略的遲緩。

老對手美的集團收購了世界知名的機器人制造商庫卡,一下便佔據了高端裝備工業機器人領域高地;另一家電大頭青島海爾則先後收購了日本三洋和通用電氣GE的家用電器部門,旨在死磕家電市場。而格力專攻的空調領域,發展短板顯而易見,如果再不謀求出路,就面臨被堵死的危險。

正是基於當下的現狀和競爭格局,格力開始有了更明顯的焦慮感,董明珠近年來在網絡上持續高調宣佈開啟多元化之路,從格力智能手機到新能源,再到近期的500億搞芯片,都給人雷聲很大、先聲奪人的感覺。

但格力手機從聲稱目標日銷10萬臺、三年內滅掉小米,到實際只賣掉1萬臺,存貨內部消化,都體現出格力手機遭遇的挫敗。新能源方面讓董明珠“愛的死去活來”的珠海銀隆,醜聞層出不窮,IPO進程被迫終止

,緊接著,被董明珠看好的鈦酸鋰電池技術也被曝光已被美日淘汰。

而其實早在董明珠想借格力收購銀隆之時,深交所就發函29問,將銀隆的風險一一列出;明確指出鈦酸鋰電池技術在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的缺陷非常明顯,難以進軍乘用車市場。

連續受挫之後,董小姐又放話斥資500億搞芯片,8月21日,格力電器註冊了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公司,主業為空調使用的芯片設計。格力電器此次進軍芯片設計行業,既是為了坐穩空調領域的頭把交椅,也藏著搶佔科技高地的志向。

董小姐的信心向來是爆棚的,從其說話方式的用力程度便可見一二,但現實並非如此,芯片設計對高端人才的強大需求,格力可能並不一定能夠應對自如。就連董明珠的“伯樂”格力前董事長朱江洪都說:“格力做高端芯片,我沒有太大信心。

鑑於近幾年董明珠在各種行業試驗的挫敗,已經開始被媒體傳出有蹭熱點的嫌疑,這也別怪媒體說,

你一會手機、一會新能源、一會又高端芯片,啥熱你幹啥,誰知道你的戰略是啥?戰略眼光又如何體現呢?

(諮詢加助理公號:LY_1898)



喜歡嗎?別忘記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答案是否定的,她的每一個重大戰略決定,都有蹭熱點的嫌疑。

一,看小米做手機做的風生水起,她也講要做手機,因為在小米工廠都沒有,居然可以做手機,所以決定做手機;

二,當年圓珠筆芯成為熱點,都抱怨這麼大個國家,連小小的圓珠筆芯做不出來,她也蹭熱點,但格力沒做圓珠筆芯;

三,前幾年,電動車補貼高,電動車成為大熱門,醞釀一個收購銀隆的方案,要做電動車,但因為金額巨大,需提交股東大會批准,股東考慮到同時風險也巨大,否決了收購方案;

四,這兩年,芯片火熱,報道稱進口芯片的金額高於石油進口的金額,於是國人對國內公司做芯片期望極高,看華為有芯片的地位就知道,所以董小姐又決定做芯片,但這次她就不打算通過股東大會了,直接小額投資,10億元起步,不需要股東大會批准,10億元的項目,對於格力這麼大的資產,是不需要通過股東大會的,而且,很快就開始啟動。對於芯片項目,如果從格力股東的角度考慮,細想之下,還是值得嘗試,因為供給格力自身使用,也算是完善產業鏈,同時也是對新的產品的摸索。格力有財力試探。但是如果說是卓越的戰略,算不上,還是一個蹭熱點的決策。至少比做手機、電動車靠譜。

真正的公司戰略,是看的很遠的,早早佈局,早早做,馬雲的戰略是厲害的,早早就看中了電商,早早就看準了雲計算,早早做雲計算。董小姐的戰略,其實等同於熱點新聞。


西格瑪的化學


董小姐做筆芯、手機等等都失敗了,還要做新能源汽車,在格力董事會反對情況下,拿出自己的身家砸進去辦實業,這可是自己的真金白銀呀。我是做新能源車的,知道新能源車的企業的艱難,她屢敗屢戰,去做新能源車這類實業,肯定沒多少勝算,何必呢。但她還是去做了,不論她是什麼動機,憑這一點,就值得尊敬👍。不服氣你拿自己的錢出來試試,中國最缺少的就是這類企業家,最不缺的就是刷人氣的磚家。失敗了又如何,一個企業站起來了,有多少企業倒下去了你們知道嗎?只是他們沒她的名氣而已,失敗了也比把錢往美國轉要強得多吧,只要錢在國內流轉就行。董小姐辦10個實業,萬一有一個成功了呢。如果中國的有錢人都像董小姐這樣去努力辦實業,中國還會沒有好的未來嗎?


HZL40994340


我早就預測好了董明珠的命運!她失敗是必然的。

[cp]@董明珠 之命,正解!

本文對董明珠做一個簡評,以正視聽!

甲午壬申庚子,時辰應為己卯時

1984年甲子年,年柱對沖,午為老公生於申月休囚,日流年兩子沖掉午火,老公去世。

1995~2015二十年火運所以帶領格力起飛。

2015年乙丑大運,丟官罷職。

網上很多傳聞,我從命理告訴大家。印星為用,乙木正財克破己印,這叫貪財壞銀,所以2016年的丟官完全是2015年乙未帶過來的,財運大壞格力2015財報出奇打臉,業績驟減。

2015~2020年,此五年絕對是董明珠敗家的大運,我斷定@珠海銀隆 必大虧無疑!

大家等著看結果吧,同時2019年為破印之應期,離任或罷免之象(最多到2025),也為珠海銀隆暴虧兌現之時。[/cp]



麻氏貞元命理


董明珠再這樣下去,我覺得遲早會成為業界的笑柄和反面教材,格力也會完蛋,做什麼都失敗,空調也沒什麼發展,高端空調核心零件還是用日立三菱。

不可否認,董的銷售能力很強,對格力貢獻很大,但這種貢獻對格力的崛起並不是重要因素,不過屬於錦上添花的東西而已,非常多人和媒體把銷售這種因素看成是公司做強最大的關鍵,這方向就錯了,走下去必定是被淘汰,所以吹董越厲害格力衰落就更快。方向錯了再努力也沒有用。

公司做強做大,掌舵人是關鍵,他的理念格局決定公司命運,格力起來是朱洪江,董只是銷售成績好接班而已。公司的掌舵人需要大量的管理實踐和經驗,而不單單是銷售經驗,要有很全面知識和能力。銷售可以靠吹,只要賣出商品就可以了,而公司管理,技術不是靠吹就可以做好的。

董是偏科的,能力不全面,學歷低,缺乏知識科學素養,做事憑意氣,而不是經過謹慎調研思考準備再做決定。

結論,董明珠只適合做銷售總監,不適合做公司的掌舵人,



iayonow


她一個網紅而已,能有什麼戰略眼光?不說戰略眼光,她練基本邏輯都困難。

最初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是做圓珠筆芯。折騰一頓,再有人問她,為啥沒做成,她說中國沒那材料!這答案成立嘛?中國沒有外國有啊,沒那材料就不做了?中國沒有芯片,不照樣做手機嘛?顯然她失敗了,並且連為啥失敗都沒鬧明白。

又做手機,就更完犢子了。逼著格力人人買,這樣的貨色有誰會用呢?手機做好了是小米,努力在做,還沒好的是錘子,老牌的有ov,作死的是金立。手機市場不小,你做不明白能怪誰?

投資電動汽車,投資芯片,都是挺噁心的事。你懂嗎?不懂你就先學習好嘛。

其實投資芯片跟投資圓珠筆芯一個道理,裡面有多大技術含量你都不知道閉著眼就來,你真的就不行。

為啥雅馬哈能做各行各業?那是因為其實都是相關聯的技術。從做鋼琴會了木工,做了木工就會做房子,能做鋼琴就懂聲音,懂聲音就能做其他樂器。能做樂器就能做電子樂器,也就能涉及路由器。懂木工就能做螺旋槳,能做螺旋槳就需要發動機,有了發動機就可以做摩托車。

學習,掌握,製造,再學習。你格力有這能耐嘛?別說我看不起你,你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