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美的,海爾誰才是中國家電老大?

百科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個人比較看好格力

縱觀我們國家的家電市場,能夠稱之為品牌的也就是他們三個:格力、美的、海爾。但要說誰是老大,還是需要進一步分析的。畢竟從宏觀角度看來,三者並沒有什麼大的差距,給人的感覺就是沒什麼區別。


但真的如此嗎?

三者看似都是以家電為主,但是家電這麼多,三者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先來說下美的,美的這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多點開花,機器人、熱水器、廚衛都有所涉及,而且發展的情況都很不錯,可以說美的能做的這麼好與這些分支脫不了干係。

海爾就更不用多說了,這個活躍時間最長的家電品牌,在市場佔有率上不可否認的穩居第一。他與美的有很大的類似之處,都是多線發展,基本上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反觀格力,一個空調走天下,成也在空調敗也在空調。但是人家的空調就是這麼厲害,市場佔有率達到了80%左右,這個數字還是很嚇人的。但是單線發展很難維持企業的活力,這種情況下格力想成為老大並不容易。

但是董小姐可不是浪得虛名,一個能把小企業做的這麼大的人才是不會旁觀格力的破敗的。所以,格力也開始了多線發展,這樣一來更有競爭力的格力肯定會讓海爾與美的大吃一驚~


歐界科技


家電從業者一枚,正好關注這三家的股票,勉強來回答一下。

1.銷售營收來說。營收數字最直觀,大家看的最明白。從應收看海爾>美的>格力。從2017年度財報如下。海爾營收2419億,美的2407.12億,格力1482.86億,這裡說一下,一開始美的跟海爾公佈財報都是2419億,後面應該是有修正,現在看數字很明顯,海爾跟美的半斤八兩,但是拉格力一大截。

2.從品牌豐富度以及產品線來說。海爾旗下,目前有海爾品牌,高端的卡薩帝品牌,中低端的統帥品牌,收購的日本三洋品牌,收購的美國老牌家電GE的家電業務,收購的歐洲品牌斐雪派克。然後,產品線方面,冰箱,洗衣機,電熱水器,市場佔有率應該是行業第一,具體數據沒查,歡迎用數據打臉,然後空調,彩電,廚電等電器全面開花,基本所有的家電都有涉足,而且都做得還不錯。再說美的,旗下品牌有美的,小天鵝,美芝,收購的歐洲庫卡,收購的東芝的白電等,產品線方面,說美的的小家電行業第一應該問題不大吧?空調,洗衣機,熱水器,廚電等全面開花,售後庫卡機器人以後更是聲威大震,基本也是生活電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最後說格力,格力應該說是專業劃很成功的企業,2017年空調業務佔總營收的83%,我們看一下格力旗下品牌,格力空調,晶弘冰箱,大松家電。其他就不知道還有啥了,可以說格力成也空調,敗葉空調,所有的業務都集中在空調,在整個家電品類方面跟美的,海爾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從品牌全球化佈局,產品線豐富度來說,美的海爾依然是半斤八兩,同時摔格力一大截。

以下是個人觀點:主要說格力,感覺格力方便董小姐的個人烙印太深了,首先必須肯定董小姐把一個空調企業打造成了中國的家電巨頭,但是這幾年或者說未來幾年,格力缺乏新的有力的增長點,前段時間格力說要在做好沒營收達到6000億,起碼目前看不到他能從哪裡達到這個規模,看看最近這幾年董小姐不斷折騰尋找出口,我都替格力著急,格力做手機,硬生生的做成了笑話,搞新能源汽車全體股東反對,後來又說要造芯片,各種折騰,各種雷聲大雨點小。如果格力仍然找不到有效的增長點,我覺的三足鼎立,後變成兩強爭霸了。美的海爾全面佈局,穩壓格力!





雪走漫談


早期的時候,海爾主攻冰箱,格力和美的主攻空調,但到今天再來看,海爾、美的和格力應該劃分為兩種不同類型,美的、海爾是多元化經營、多樣化產品,格力則是抓住空調一個產品的一元化經營、單一化產品。事實證明,這兩種道路,各有優劣,在通往老大的路上,並無太大區別。

老大是怎麼來的?

在評出老大之前,必須警惕夜郎自大、沾沾自喜的邪念。毫無疑問,從結果上看,這三家企業都很優秀。但他們的優秀,其實並非經營戰略經營水平問題,關鍵是站對了風口。改革開放以來,背靠中國這樣一個巨大市場,還有許多家電企業獲得了成功,包括還有很多其他企業也快速成長,所以,消費大升級市場大環境才是決定相關企業成敗的關鍵。

老大應該怎麼看?

家電老大首先規模要大,規模決定影響力。這方面首位是海爾。2017年,海爾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419億元,以海爾、卡薩帝、美國GE Appliances、新西蘭 Fisher&Paykel、日本AQUA、統帥的6大品牌號稱“世界第一家電品牌集群”,走進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品牌實驗室公佈的2017年《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顯示,家電企業中僅海爾一家入圍TOP50;谷歌關鍵詞實時搜索數據顯示,在全球知名的8大家電品牌中,海爾以谷歌檢索9140000次位居全球家電影響力第一。同樣是2017年,美的集團公佈的營業收入也是2419億元,很神奇呀!不過,美的的營收比上一年猛增了51%,感覺有點虛胖了。至於格力,2017年營業收入只有1483億元,與他們不在一個數量級。

家電老大其次利潤要高,利潤決定可持續性。這方面首位是格力。2017年,公司的扣非後淨利潤,格力是212億元,美的是156億元,海爾只有103億元。沒有充足的利潤作為依託,就無法進行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市場開發,企業的競爭優勢往往難以保持。

家電老大再次技術要強,技術就是未來。這方面首位是格力。海爾累計獲得14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佔家電行業的三分之二,家電史上唯一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就誕生在海爾;海爾獲得國際設計大獎佔中國家電產業的比例也在三分之二左右,佔全球白色家電領域的比例超過三成;海爾的海外專利技術超過9000個,其中60%是發明專利。中國家電80%的國際標準提案來自海爾。美的集團過去五年內投入研發資金超過200億元,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國家設立了20個研究中心,2017年美的申請專利16934件。格力電器更加突出,2015年格力電器位居發明專利全國第九位,成為家電行業首家首次進入該榜單的企業,2016年、2017年兩次排名全國第七,繼續領跑家電企業。

結論:

海爾、格力、美的三家目前都未能一統江湖,還不能算中國家電老大。這三家企業也各有優劣,堪稱三龍爭霸,奧迪誰是老大,還要看將來。


沉默的投資者


美的、格力海爾是中國電器三巨頭。他們佔據了中國電器市場大部分份額,其他小品牌在夾縫中求生存。

這一點從營業收入和企業盈利就可以看得出來。2017年盈利最高的三家家電企業,分別是格力、美的和海。其中,格力電器淨利潤超過了200億元,美的集團170多億。他們是中國電器企業中僅有的兩家淨利潤過了百億的企業。

但在格力、美的、海爾三家企業中也出現了分化。從企業營業收入和市規模看,格力美的都遠遠領先於青島海爾。11月30日數據,美的集團市值2564億元,格力電器市值2217億元,均已明顯領先於青島海爾的875億元。

在中國家電市場中,競爭最激烈的兩家企業就是格力和美的,海爾已經被排除在外了。2018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營收超過2000億元,美的電器稍低約為1500億。

在營業收入方面,兩者之間的差距並不大。但格力電器的賺錢能力比美的強。看來董小姐確實有經營之道。

格力和美的的經營策略是有所區別的。格力電器主要營業收入來自空調。2017年空調業務營收佔格力的比重達到83%。和格力的“術業有專攻”不同,美的走的是多元化道路,產品品類更加齊全。

美麗有三大業務板塊:空調、消費電器和機器人。其中,機器人板塊是近幾年剛進入的一個業務,營業收入還並不高,佔公司營收的比重還不足10%。(美的收購了德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庫卡,進軍機器人行業)

從未來的發展前景看。個人更看好美的的多元化模式。格力電器的專業化道路,存在更大的市場風險,一旦空調市場飽和或者衰退,將嚴重影響集團的整體業績。董小姐可能也看出了其中的門道,近兩年在往其他的業務發展,比如新能源。


財經知識局


在全球化趨勢,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國內,應該是俯瞰全球的視野來觀察預測。海爾走出國門的時候就堅持出口創牌,1999年在美國建廠,是第一個在國外建廠的家電企業。2011年收購三洋在日本和越南、馬來西亞、印尼以及菲律賓的白電業務。2012年又收購了新西蘭的國寶家電品牌斐雪派克,2016年收購了美國通用電氣的家電公司,通用家電在美國市場佔有近20%,是全美第二大家電品牌,它90%的業務收入來自美國市場。美的起步較晚,2016年收購東芝80%的股份,又收購意大利中央空調Clivet的股份和庫卡集團,庫卡是歐洲最大的機器人及自動化生產設備的供應商。而格力沒有國外併購的案例,曾經嘗試過新能源、手機和芯片。三者比較分析,海爾佈局早,範圍大,蟬聯了全球9年的白電第一。美的另闢蹊徑,想將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家電結合,效果還不明顯。格力有無可複製的營銷體系為後盾,但是業務單一需要轉型。總的來看,海爾是中國家電龍頭。

星星92611


先要逐個從品牌號召力、品類發展、經營模式等等多維度來分析,才能出結果。

首先是品牌號召力。

格力在中國的家用空調行業無異議的說,品牌號召力第一。但是很可惜出了國門就不叫格力了。所以筆者認為格力品牌號召力是有限的。美的比較起來就十分複雜。主要是美的集團旗下品牌太多了。我想題主應該是聚焦美的這一個品牌而不是一個企業。小家電在行業的品牌號召力第一,沒有人能影響。但是前兩年美的一晚一度電卻給品牌抹黑了。海外市場主要以“cmfee”品牌和OEM出現。所以在品牌號召力方面格力美的不分伯仲。海爾品牌在國內外都是統一使用。甚至在泰國家電行業,不少人認為是本土品牌。所以這方面海爾技高一籌。

品類發展。

整個2017年海爾各品類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電視機與阿里合作在人工智能得到突破,冰箱出從無霜冰箱到細胞級保鮮,洗衣機免清洗分區洗護的創新,空調在空氣淨度和聲音的靜音度的精益求精,電熱水器的防電牆成為行業安全標準。反觀格力美的品牌的產品多元化,沒有海爾齊全,好像都沒有掌握行業核心科技。

經濟規模

經濟規模來說只有海爾過二千億,其他兩個都是一千多億。

說到這裡,以目前來說海爾在家電行業是第一。但是,現在的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應該明白:行業界限會越來越小,將來看的是在商業經濟中誰的規模大,誰的資源多,誰的核心科技多!借用張瑞敏先生的話: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十年前的諾基亞和現在的蘋果就是很好的說明問題


柒沐馨然


美的比較強大,華聲電器股份公司和日豐電纜供應所有空調廠家的帶插頭的電源線電纜,兩個廠各佔一半份額,其中華聲電器股份一年供應給格力9個億,美的5個億,志高1.5個億,TCL和奧克斯和海爾各1個億,其他科龍,格蘭仕,長虹等等各3千萬……美的有廣州南沙生產基地,順德總部基地,重慶基地,綿羊基地,武漢基地,蕪湖基地,合肥基地,邯鄲基地等等二十多個,還有旗下很多分公司,比如說小天鵝,華菱冰箱,庫卡機器人……


一生愛打籃球


哇,其他兩個跟海爾不在一個檔次吧,2018世界品牌五百強裡,海爾國內僅次於國家電網和騰訊,世界排名四十一,並且還被歸類成物聯網生態企業了,這個行業分類看的一個企業的主要收入,海爾早就不是一個單純的家電企業了,已經是國內企業裡物聯網發展得最好的了,真的沒法比。

Leo49460126


先要逐個從品牌號召力、品類發展、經營模式等等多維度來分析,才能出結果。

首先是品牌號召力。

格力在中國的家用空調行業無異議的說,品牌號召力第一。但是很可惜出了國門就不叫格力了。所以筆者認為格力品牌號召力是有限的。美的比較起來就十分複雜。主要是美的集團旗下品牌太多了。我想題主應該是聚焦美的這一個品牌而不是一個企業。小家電在行業的品牌號召力第一,沒有人能影響。但是前兩年美的一晚一度電卻給品牌抹黑了。海外市場主要以“cmfee”品牌和OEM出現。所以在品牌號召力方面格力美的不分伯仲。海爾品牌在國內外都是統一使用。甚至在泰國家電行業,不少人認為是本土品牌。所以這方面海爾技高一籌。

品類發展。

整個2017年海爾各品類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電視機與阿里合作在人工智能得到突破,冰箱出從無霜冰箱到細胞級保鮮,洗衣機免清洗分區洗護的創新,空調在空氣淨度和聲音的靜音度的精益求精,電熱水器的防電牆成為行業安全標準。反觀格力美的品牌的產品多元化,沒有海爾齊全,好像都沒有掌握行業核心科技。

經濟規模

經濟規模來說只有海爾過二千億,其他兩個都是一千多億。

說到這裡,以目前來說海爾在家電行業是第一。但是,現在的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應該明白:行業界限會越來越小,將來看的是在商業經濟中誰的規模大,誰的資源多,誰的核心科技多!借用張瑞敏先生的話: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十年前的諾基亞和現在的蘋果就是很好的說明問題


老廖有話說


當然海爾,首先海爾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最高。其次三巨頭的海外營業收入佔比,海爾最高佔整個收入的45.22%,美的略弱仍高達44.38%,而格力電器最低僅17.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