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通過增加糧食價格,能不能讓棄農經商的人回村務農以重振農村?爲什麼?

阿歡221450939


你好,我覺的這種可能性很小,通過這種方式讓棄農經商的人重新回來種地務農,不是一個好的方法,也不太可能。

首先,農民們應該很清楚,現在種地根本沒有利潤,即使現在增加糧食的價格,也應該是小幅度的,退一步來講,即使糧食價格上漲,那麼所對應的種子和化肥等農產品種植成本也會水漲船高。這樣最終到農民手裡的利潤也還是很少,這還不包括自然災害的影響,比如因為大風而使莊家減產,或者持久的乾旱,農民不得不人工澆水,增加種植的成本。

其次。現在種莊家,不是以前,只要有力氣都可以。現在種莊家也要講科學,講方法,而一個長期在外經商的人,又回來重新務農,這顯然有一些難度。其實更難改變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畢竟長時間不種地了,肯定有所不適應。

因此,我覺得想讓他們重新回到土地,重新發掘土地的價值,不是簡單的靠增加糧食價格就可以的,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也不可能長久。

其實我認為想讓土地發揮他它最大的價值,讓那些外出打工,外出做生意的年輕人重新回到土地上,必須進行土地改革,讓資源重新分配,比如土地承包,大規模種植,這樣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否則,一個人只種上家裡的一塊地,想靠這一小塊地單打獨鬥,發家致富,很難有所收穫。

你有什麼好的方法,我們一起探討,讓農村充滿生機!


鄉村小二哥


我甘肅的農民.種田能手.二十年前一家五口人.我夫妻倆.三個孩子。耕種五畝水澆地,種玉米畝產1600斤.收8000斤玉米。每斤賣0.8元.合計賣6400元。除去化肥.種子.塑料膜.農藥.水費.能剩5500元。其中人工沒有算成本.5千多元5個人根本不夠生活費!三個孩子上學花銷不夠用。增加糧食收購價起不到大的作用.相反倒會帶來各種生產資料的漲價!中國農村應該土地私有化.允許村範圍流轉.禁止外資流轉。建立農業技術推廣站.有放貸的權利!把中國農村建成日本.丹麥.德國式現代化小農經濟模式!千萬不能大農業.把農民集中!農村應該是兵源.人力資源.養老.教育.醫藥.社會的生存資源!國家發展的動力.!而不應該是包袱!沒有現代化農業.就沒有現代化中國!!


丘比特148929515


不能,

城市化是文明的標誌,是經濟發展的結果,是世界大勢,我國的城市化率還達不到要求,甚至還停留在應該工業革命前後的比例,日本的城市化率已經90%+了,我國還要繼續城市化。

當前農業的問題不在於農民減少,而在於農業人口老齡化,在於農業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不高,農業不夠現代化,未來農民數量剛性的大幅度減少是必然的,僅僅靠提升糧價解決不了農村目前的問題,土地適度規模化,補貼現代化農業,吸引有志於農業的年輕人回村創業。

單純的提糧價,年輕人不會回來,倒是會阻礙土地適度的集中經營,50後會重新種地,賺錢,幫子女在城裡打房貸,60後自然會繼續種菜種水果,70後會繼續打工做生意,


一起葡萄


這不可能,也不可行。

增加糧價,是行政命令,不宜市民購買力,而放開糧價這樣的市場規律,也不可取。因為我們沒有這方面的國際話語權!

完全放開糧食價格,非但不會從那些人棄商歸農,反而會讓原本正在務農的農民雪上加霜,因為國際糧價擺在哪裡。完全放開,國際大宗糧食入境,某些國家還有高配額的糧補,會馬上拉低國內糧價,糧價低相應的收購商會死命壓價給農民,農民今年掙不到錢,來年立馬就不種,來年你是去用黃金價去買別人國家的米嗎???到時你是說國家沒調控嗎???

所以不要異想天開,放開糧價不是好的事情。糧食安全是國家,民族和人民的頭等大事,任何一箇中興時代,糧食是關鍵,是重點。我只聽說過因為沒糧食餓死人,所以政冶動盪,人禍爆發,人性泯滅!!!


口渴多喝水


我是河北張家口的一種糧大戶,現種一百七八十畝地。就我個人的經驗談我自己的看法。我村原是一個二百多戶的行政村,有兩千多畝地。現在在家種地的,五十歲以下的不超過五戶。其餘的多數是五十到七十五歲的,每家種十到三十畝地不等。今年天旱,澆地的人不超過五分之一。原因是歲數大了,澆不起,而且澆地增產的錢不夠打工的工錢。由此看,現在的糧價確實是偏低了。在農資和工人工資不漲價的情況下,增加糧價肯定在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方面會提升,也會讓一部分別的行業的農民工返鄉。

可是,我認為這不是農村振興的關健。農村振興需要的是合理的體制。

一,合理的規模化。因地制宜的制定規模大小,做到充分利用自然環鏡的優勢,使地方生產最合理化。

二,合理的機械化。按照當地地理特點,提供合適的機械。

三,合適的人材。現在的農村老齡化嚴重,必須注入年輕的,有技術的人材。而且,這些人材不能光會生產,還得有商業頭腦。才能做到農業生產的贏力持久化,生產穩定化。


霧裡荷花1


民以食為天,這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糧食的主要原因,糧價不能隨便漲,這關乎民生,即便如你所說糧價上漲,那麼能回到農村的人還是會很少,其一,種地不是個輕鬆活,那是真正的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沒什麼投機取巧可言,其二,種地還是個技術活,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灌溉,什麼時候追肥,什麼時候收穫,都是有講究的,這得慢慢修煉,不是一下就能修成正果的!


通過糧食補貼或許能保持現在的種地的人就不錯了,這樣對農業已經有了不少幫助,如果不補助現在在農村務農的人都可能再流失,雖然有人信誓旦旦的說中國不缺糧,或許說中國有錢可以進口糧,但是吃飯的問題永遠要自己把握在手中才保險,所以國家也一直在實施各種糧補政策!
(歡迎關注!)


manmemeet


如果其它物價穩定別漲,糧食每斤漲3一5元,農民的積極性會有大的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會高起來,農民生活也會有所改善,近幾年農民種啥都不值錢,而物價飛漲,農民生活在低谷,不過糧食漲幅不可太低,每斤最少要漲3元以上,否則農民還是別想擺脫貧困。


就半工半農


一是沒有那個必要,二是不可能。理由是:糧價怎麼走,是市場確定的,假如老是人為的操縱糧價,那我們國家的糧價就不實了。就象現在國庫的存糧,由於是託市收入庫的,糧價偏高,幾年保下來,很多庫存都超過4年了,原入庫成本加銀行利息,加保管費用,加水雜減量,加幾年的保管損耗,保守估計,原成本要再加兩毛多錢一斤,這樣的原糧成本,有哪個加工廠能加得起?幾年下來了,去庫存,能去掉嗎?按市場價出售的話,大概要賠掉很多錢,虧本由誰來承擔?就是從糧價平分析的,再從收購方式來看,現在農民已經沒有到糧庫賣糧食的習慣,都是小販子從農民手中把糧食倒到糧庫,加多少錢一斤能保證種糧農民能得到提價的紅利?多年來託市收購,說是保護農民利益,其實都是在保護小販子的利益,種糧食的農民是沒有倒糧食的小販子效益高。從這兩方面分析,靠提高糧食價格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是行不通的,既然行不通,就沒有必要。再說說國家提高糧價,只能通過國庫收購來實現,私人加工企業是實現不了的,國家又能常年收購嗎?國家收購結束後,糧食價格還是回到市場,人為提高有意義嗎?種糧農民要想得到實惠,只有兩個渠道,一是到國庫售糧,真正享受保護價。二是糧價交給市場,國庫隨行就市收購,發給種糧農民補貼。並堅持誰種地就補給誰。最後一種辦法,就是把糧田集中起來,公司加農戶模式,(江蘇華西模式,河南南街模式)集體種植。個人基層工作實踐。


手機用戶18541314620


學習先進的農業國如何管理農業生產。好像他們把全國耕地劃若干個耕作區,每個大型耕作區適應種植什麼作物,能讓農業現代化,讓土地發揮最大的潛能。我想:我國大型耕作區也能像外國一樣生產足夠多的糧食供給居民消費。另外山區,丘陵地區採用小型生產規模的經濟作物,水果,油料,藥材,休閒度假,旅遊觀光農業。最重要的是政府的農村,農業備套政策法規,及扶助農業發各項政策。至於棄農經商任何人都有選擇自由,到那大多數城裡人嚮往田園生活,自然會覺得農村好。重中之重要實實在在把農村搞好,把農業到大家都重視的行業,幾千年農民是社會底層,一有機會就逃離農村。沒有什麼奇怪。有些事情想馬上搞好,是切合實際,只要政府重視,相信不久農村變得城裡人嚮往世外桃源!


治平36


我認為,提高糧食價格讓人回家種地不可行。田就那麼多,再翻番也才那麼多。一般地方也才一畝到二畝地吧,產量在3千到5千斤吧,現在產值也就3千到5千,翻番也就6千到一萬,能養活人嗎,這裡面還有成本呢。相反,糧價翻倍後,物價(主要指食品類)上升,居民,包括打工者消費支出加大,現在打工者能有點錢存還是由於食物支出低。再一漲,打工者真的成為月光族啦。糧價不僅是農民的事,還是城市居民,打工者的事。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高地價,高房價。它讓所有人創造的價值都變成了一堆廢紙(帳上還是可觀的)而不能流通到其它領域,其它行業蕭條,僱人減少,工薪降低,效益減少,形成惡性循環。要想好過日子,只有房價崩盤。大亂之後才有大治,現在都只是縫縫補補,沒多大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