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三國演義》的羅貫中,爲何選擇投奔張士誠,而不投奔朱元璋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所著的一本經典名著,書中把三國大勢分析的頭頭是道。勇猛的武將,風流的名士在書中猶如群星璀璨。按理說,能寫出《三國演義》這樣大氣磅礴的作品,說明羅貫中老爺子應該是一個十分有眼光的人。可是為什麼當初他卻要投奔張士誠,而不是投奔朱元璋呢?最後張士誠失敗後,只得歸隱田園靠著書立說為生。

寫出《三國演義》的羅貫中,為何選擇投奔張士誠,而不投奔朱元璋

羅貫中出生於商人世家,其父是一位身家頗豐的商人。他十幾歲就隨著父親東奔西走到處做生意,見識了在元朝統治下的各種慘劇。雖然羅貫中的父親一直想讓他繼承家業,做一名衣食無憂的商人,但是羅貫中志不在此,他的理想是當一位劇作家。羅父見到兒子如此醉心文學,於是只得送他去趙寶豐處拜師學藝。

在羅貫中二十歲的時候,跟隨老師趙寶豐來到了杭州,因為當時杭州有天下最著名的幾位劇作家,例如關漢卿和鄭光祖,他們都居住在於此。羅貫中在杭州期間的生活如魚得水,每日裡不是到處拜訪名家,就是和朋友暢談文學,生活的十分逍遙。而且他對民間故傳說很感興趣,收集整理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這給他以後創作《三國演義》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

寫出《三國演義》的羅貫中,為何選擇投奔張士誠,而不投奔朱元璋

在羅貫中26歲的時候,因為收集了很多古代名臣謀士的傳說,於是他又萌發了輔佐明主建立一番功業的想法。在分析了天下大勢後,於是他辭別老師,投奔了當時實力最大的義軍首領張士誠。

為什麼羅貫中選擇投奔張士誠,而不是後來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呢?因為當時張士誠已經是天下義軍之首,在所有反抗元朝統治的義軍中,就數張士誠的實力最大。而此時的朱元璋,剛剛拿下了和縣,只是一名小小的總兵官。羅貫中根本就沒有聽過朱元璋的名號,所以當然投奔不了朱元璋了。

寫出《三國演義》的羅貫中,為何選擇投奔張士誠,而不投奔朱元璋

羅貫中剛剛投奔到張士誠麾下的時候,還是非常受張士誠器重的。不過張士誠並非明主,目光短淺而又貪圖享樂,這一點讓羅貫中非常的失望。在1357年,康茂才率軍攻打張士誠,羅貫中獻計使康茂才大敗而歸。這次勝利使得羅貫中對張士誠多少恢復了一些信心,可是不久之後張士誠竟降了元朝,沒多久又自立為王。如此反覆的做法,讓羅貫中對張士誠徹底失去了信心,心灰意冷的羅貫中只好離開了張士誠。

寫出《三國演義》的羅貫中,為何選擇投奔張士誠,而不投奔朱元璋

在羅貫中離開的第二年,康茂才再次攻打張士誠,此時的張士誠手下已經沒有人能夠給他出謀劃策了,於是沒撐幾年就被朱元璋所滅。而此時的羅貫中也已經五十多歲了,正蝸居在杭州的住所裡潛心創作《三國演義》呢。羅貫中能夠把《三國演義》寫的如此精彩,跟他投奔張士誠的這段經歷是分不開的。如果羅貫中當年投奔了朱元璋,按照朱元璋的個性,說不定後來就沒有《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問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