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舌尖滋味 已成记忆

吉安:舌尖滋味 已成记忆介福糕饼店旧址

介福糕饼店原址位于今吉州区上永叔路29号,店主为南昌人雷晓春。主要经营糕点食品。“介福”之意就是要“盖过福泰隆”。

你是否经常在吃完某种美食之后,会怀念起以前的味道。怀念以前新鲜出炉的糕饼,怀念飘着浓浓香味的粉面,怀念过去“厚实”的馒头包子……那些老味道一去不复返,因为那是记忆里的味道。记忆是一种魔法,它能带你穿越时空呈现当年的景象。1月18日,记者跟随章先生的记忆走进熟悉的街道,为你找寻记忆中的糕点味道。

记忆里的那种味道

85岁的章先生在他9岁那年跟随家人从南昌逃难至吉安,暂住在桃树下(今吉州区古南塔附近)。解放后,求知欲强烈的他前往湖北武汉读书后分配至吉安市供销合作社工作。1953年,章先生就在田侯路(中国人民银行附近)住下了,这一住就是30年。

“介福的老板雷晓春也是当时逃难到吉安来的。”章先生告诉记者,介福糕饼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美食,几乎每天都是供不应求。“7角4一斤,还要拿粮票去买,没有粮票的话10元钱一斤都不卖给你。那个时候男的有30斤粮票,女的相对就少几斤。”介福糕饼店经营的糕点有蛋糕、薄酥饼、葱油饼、蛋黄酥、月饼等品种。“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葱油饼了,每天吃都吃不腻,刚出炉的饼干那正是最香最好吃的。”因为住的离介福糕饼店很近,所以章先生每天都会去糕饼店里买上几个。“特别近,转个弯就到,我天天去。”糕饼都是传统手工制作的,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跟现在那些饼干的味道有天壤之别。那时,真的是原生态食品,没有任何添加剂。”

老人的记忆在每一处老字号旧址良久停留,于口述中,试图抹去现今的高楼影像,复原它们最辉煌时的模样。如今,老字号处境各异,有的黯然消失,有的依旧辉煌,还有的勉强经营。老字号曾是繁华的缩影,融入市井风情,隐藏着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已成为很多人的独特记忆。

逐渐没落终易主

介福糕饼店每天都会开张营业,章先生年轻的时候还去过介福店内的饼干作坊。从他描述中,记者仿佛能够看见十几个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工人戴着帽子在作坊内和面粉、压饼、装盘,还有几个工人把装好的糕饼放进烤炉内,一旁的工人正在不停地添柴火,利用热气把糕饼烘干,另外几个工人就负责把烤好的饼干用铁铲铲出。一幕幕紧张而有序的作业画面每一天都在不断地重复上演。能与介福糕饼店相媲美的就是百米之外的福泰隆糕饼店,介福糕饼店之所以取名“介福”,就是希望能超过福泰隆糕饼店。

1955年,介福糕饼店的经营模式由民营转为公有制,雷晓春已经不再是店里的老板了。“他的身份也转换成了工人,跟店里的伙计一样,都是拿工资的。”改革开放后,机械化生产取代了大部分传统手工业,对手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时候吉安引进了许多的饼干品种,而且都是机器操作制作,做出来的饼比糕饼店手工做出来的漂亮多了。糕饼还有各种图案,大家都倾向于购买新品种。”渐渐地,介福糕饼店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上世纪80年代初,抵抗不住越来越大的市场冲击力,介福就和福泰隆相继倒闭了。那种味道就再也没有尝过了。”“过了一段时间,就有人在介福糕饼店的位置开了一家家具店。”1月15日,记者来到介福糕饼店的旧址,如今已是一家家私城,至于两者有何渊源,家具城的老板表示只是借用了当年介福糕饼店的“介福”二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