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1

1973年6月3日,法國巴黎布爾歇機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來自世界各地的幾百家航空企業匯聚於此,參加兩年一度的巴黎航展。

作為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航展,每次巴黎航展都是各大飛機制造商推出新機的重要舞臺——既有北約的,也有華約的。

但是,舞臺上只有兩個位置——C位和非C位,幾乎每一次航展都會上演同種機型搶“C位”的巔峰對決。

不過,這一次的C位之爭格外吸引眼球——兩位主角分別是英法聯合研製的“協和”號和蘇聯研製的圖-144,它們都號稱“人類首款超音速客機”。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1973年巴黎航展,“協和”號與圖-144首次同臺競技

在此之前,關於這兩款飛機的話題早已發酵:抄襲剽竊的口水仗、東西方意識形態之爭、首款超音速客機稱號的歸屬問題……

今天,這兩款客機之間的交鋒將達到高潮。

2

作為此次巴黎航展的壓軸大戲,“協和”號和圖-144將先後升空表演。

上午9點45分,在經過十幾分鐘的精彩表演後,“協和”號緩緩降落。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協和”號

現場近30萬的參觀者對這架線條優美,性能出眾的客機報以雷鳴般的掌聲,這也讓他們對接下來的圖-144的處女秀更加充滿期待。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圖-144

10點03分,機長科茲洛夫駕駛著一架編號為 CCCP-77102的圖-144一躍而起,直衝雲霄。

科茲洛夫知道圖-144肩負的神聖使命——它不僅是蘇聯先進科技水平的集大成者,更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

他已經計劃好了接下來的表演項目:利用圖-144良好的低空操作性能,在繞場飛行時放下起落架、襟翼和鴨翼板,來一個漂亮的超低空通場,最後再加推力大角度爬升——只有這樣,圖-144才能讓觀眾們印象深刻,從而證明實力。

可是,僅僅過去8分鐘,飛機就出現了重大險情。

在飛機爬升到910米的高度時,飛機的機頭突然下傾,並且迅速向地面俯衝而去,機長科茲洛夫趕緊拉起飛機,可是嚴重的過載不僅讓這架飛機不受控制,還導致它的左翼折斷。

飛機最終墜落在距離機場5公里外的古桑維爾村,飛機上6名機組人員和地面8人不幸罹難。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圖-144的飛機殘骸

這樣的結果令現場觀眾驚愕不已,這架圖-144到底怎麼了?

可是關於這次事故的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這架圖-144的黑匣子不知何故竟然不翼而飛,誰也搞不清飛機最後時刻發生了什麼,於是飛機的失事又成了一個新的口水仗:

蘇聯方面把事故責任歸咎於法國一架試圖拍照的“幻影”戰鬥機過於接近圖-144,飛行員採取了緊急避險措施才導致飛機失控。

法國方面卻給出了另一個解釋——正是飛行員在表演過程中過於追求炫技效果,違規劇烈操縱飛機,超出了飛機應力極限,最終導致飛機解體墜毀。

無論如何解釋,圖-144在巴黎遭遇了滑鐵盧。

要知道,圖-144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領跑者。

3

人類對速度的追求由來已久。

早在1947年,美國的X-1試驗機飛出了1.06馬赫的速度(1馬赫≈340 米/秒,即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這標誌著人類的飛行從此進入超音速時代。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X-1 實現了歷史上首次平飛時超音速

如此重大的科技突破必然首先用於軍事上:1953年5月25日,全世界第一架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F-100試飛成功。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F-100戰鬥機,美軍在越戰時的主力機型

此時距離二戰結束已經過去8年,這期間很多軍轉民的科技產品讓各國民眾嚐到了甜頭。

超音速意味著更省時高效,為什麼不把超音速用在商用客機上呢?

在這個美好願景的支配下,各國政府紛紛開始了超音速客機的研發。

1956年,在英國政府的主導下,英國皇家飛行研究院和布里斯托爾飛機公司聯合成立了“超音速運輸飛機委員會”(Supersonic Transport Aircraft Committee,簡稱STAC),想要在超音速客機研發上拔得頭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快,英國發現超音速客機的研發是個無底洞,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自己的預算捉襟見肘了。

於是,英國把目光投向了二戰時的盟友——法國。美好的理想和殘酷的現實讓這兩位歐洲大佬緊緊地走在了一起:兩國決定共同聯合研發超音速客機。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1年的苦心研發,1967年12月11日,第一架超音速客機應運而生(正式試飛在1969年),它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Concorde”——“協和”號客機。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1970年範堡羅航展,首架協和飛機在進行表演

可是,在“鐵幕”的一邊,一個超級大國也正在馬不停蹄的上馬他們的“協和”號。

4

相比於英法兩國的先知先覺,蘇聯直到1962年才開始立項研發超音速客機。

起步雖然晚了,但蘇聯似乎對這款客機更加重視:

一方面,蘇聯疆域遼闊,國土面積幾乎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的1/6,超音速客機的快捷性能有效降低長途旅行的時間,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蘇聯國土面積約為2240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的兩倍多

另一方面,蘇聯的科技實力很強,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類都誕生在蘇聯,對於研發超音速客機,蘇聯的科研工作者自信滿滿。

當然,還有最關鍵是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對於超音速客機的研發,赫魯曉夫格外重視,認為這又是一次集中展示蘇聯綜合國力的大好機會,就跟人造衛星一樣,蘇聯務必領先。

這個任務沒有爭議的落到了圖波列夫設計局身上。

以蘇聯航空先驅安德烈.圖波列夫命名的圖波列夫設計局,主要研製轟炸機、運輸機、客機等大型飛機,科研實力不容小覷,他們在此之前已經成功研製出圖-16、圖-95等堪稱經典的轟炸機,以及圖-104、圖-124等優異的民航客機。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圖-16轟炸機,我國的轟-6K就仿製該機型,至今仍在服役

在研發圖-144上,蘇聯人又一次開啟了“蘇聯速度”,並且成績優異到讓英法兩國目瞪口呆:

1965年6月7日,蘇聯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展示了圖-144模型,並放出狠話——他們要在1968年實現首飛。

1968年12月31日,蘇聯人實現了他們的諾言,圖-144首飛成功。

1969年6月5日,圖-144首次實現超聲速飛行。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1969年莫斯科謝列梅蒂沃機場的圖-144原型

直到現在,英法兩國不得不承認,他們徹底輸了:世界上第一架體積最大、質量最重、上天最早的超音速客機不是“協和”號,而是圖-144。

更何況,蘇聯人只用了6年時間就實現了彎道超車,這不啻於狠狠地打了西方國家一個巴掌。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圖波列夫父子與試飛員在圖-144原型機前合影

作為英法兩國的遮羞布,緊隨圖-144的是各種關於抄襲剽竊、質量不過關的質疑之聲。

的確,相似的三角翼佈局,相同的發動機方案,甚至連“drooping nose”的機頭(可調節傾斜角度)都一樣,這不得不讓外界浮想聯翩,以至於傲慢慣了的西方將圖-144戲稱為“協和斯基”(Concordski)。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協和”號與圖-144的對比圖

可是,外表的相似與抄襲卻是兩碼事,更何況,圖-144有很多創新之處。

比如,它特別設計了在座艙後面可伸縮的鴨翼板,這樣就能為它提供額外的升力,並能有效提高它在低速時的操縱能力。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圖-144伸出來的兩隻“兔耳朵”

還比如,由於體積、重量、速度都高於協和式飛機,圖-144在降落時必須使用減速降落傘,才能幫助它縮短降落距離。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圖-144是迄今為止唯一需要使用減速降落傘的民航客機

不管英法兩國如何抹黑,圖-144卻實實在在地在各種試驗中高歌猛進。

按這個勢頭,首個運用在商用客運領域的超音速客機的桂冠也非它莫屬了。

可是,直到1973年的那次巴黎航展,圖-144折戟沉沙。

那次墜機對圖-144的損失是巨大的,雖然蘇聯方面始終不肯承認飛機質量缺陷,但直到四年之後,圖-144才正式交付民航使用,這也許能從側面說明質量問題並不是空穴來風。

1977年11月,圖-144終於迎來了史上第一次載客飛行,這架航班號為SU499的班機,執飛了從莫斯科到阿拉木圖(現為哈薩克斯坦首都)的航線,3000多公里的航程在兩個小時內完成,雖然成績斐然,但蘇聯航空部門卻一反往常,並沒有大肆宣傳報道。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蘇聯民航的圖-144機群

因為“協和”號早在22個月之前就投入了商業客運飛行。

這一局,圖-144輸了!

此時,圖-144還僅僅是頹勢初顯,接下來,更大的悲劇還等待著圖-144。

5

據乘坐過圖-144的乘客事後描述,這兩個小時的飛行體驗簡直糟糕透頂。

首先,機艙內震耳欲聾的噪音,讓兩個相鄰的乘客之間幾乎聽不到彼此的說話,飛機上的遮陽板也無法正常使用,刺眼的陽光照得乘客眼睛都睜不開,廁所只能解決小便。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圖-144上的空乘人員

與飛行體驗差相比,飛行安全性則是核心問題,但這個問題卻一直困擾著圖-144。

1978年5月23日,裝備有新式RD-36-51渦噴發動機的圖-144D型在進行試飛時發生了嚴重故障,雖然飛行員迫降成功,但仍導致兩名飛行工程師死亡,飛機完全報廢。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圖-144D墜機現場

同年7月31日,圖-144在超音速飛行時,飛機的壓氣機葉片脫落,導致機身結構受損,飛機又一次迫降。

如此高的故障率,導致每一名圖-144的飛行員都必須是蘇聯空軍中精挑細選的,這也讓西方國家嘲笑圖-144是“航天員的搖籃”:因為只有最優秀的飛行員才有可能被選拔為航天員。

現在的圖-144顯然成了一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蘇聯人既對圖-144的飛行安全性不放心,又不甘心徹底放棄它,畢竟當年它可是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研製成功的。

但在生命面前,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放棄的。

在載客航班停運兩年多後,圖-144壽終正寢——1983年7月1日,蘇聯政府下達了461-169號令,圖-144從此停產停運。

在很多人感慨圖-144英雄氣短之餘,別忘了圖-144還有一個桂冠——蘇聯最“燒錢”的航天工程。

圖-144共生產了16架,其中兩架因飛行事故而墜毀,從設計到最後生產,該工程共計花費二十多億美元,但卻只執行了102次商業航班,其中只有55次是載客航班,共載客3284人次,收益幾乎為零。

圖-144的草草收場讓人唏噓不已的同時,也讓人聯想到它的老對手——“協和”號。

在另一種社會制度下,“協和”號過得好嗎?

6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在超音速客機的商業運營上,好像出生英法的先天優勢讓“協和”號如魚得水。

“協和”號自1976年首次投入使用以來,備受西方上流社會推崇,它的極致的飛行體驗往往成為一種奢華的享受——巡航在1萬8千米的高空,享受著2馬赫(2448公里/小時)的時速,3個小時完成巴黎到紐約的航程,每張票都享受頭等艙的待遇。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正在衝破音障的“協和”號

雖然票價高昂(2000年,巴黎到紐約單程需要8148美元),但“協和號”100人的座位仍然座無虛席,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法國總統希拉剋等權貴之人是“協和”號的忠實擁躉。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英國女皇經常乘坐“協和”號

更重要的是,“協和”號在安全性上遠遠高於事故不斷的圖-144。

自1976年開始,“協和”號沒有發生過一次重大事故,一度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安全航班”。

可是在延續了24年輝煌歷史後,“協和”號也遭遇了滑鐵盧。

2000年7月25日,法國戴高樂機場。

一架拖著長長火焰“協和”號飛機強行起飛,幾秒鐘後,這架飛機的機翼便在空中解體,失去平衡的飛機迅速向左傾斜,最終墜落在機場旁的一個村莊裡,機上9名機組人員和100名乘客罹難。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此時的“協和”號已經處於跑道盡頭,必須先升空後迫降

事故原因暴露出“協和”號的設計缺陷:起飛時發生了爆胎,爆胎後的碎片碰到了位於機翼的油箱,但機翼上沒有任何阻燃材料,最終引發大火。

雖然這次墜機事件是“協和號”的首次空難,但由於飛行載客基數小,即使此次空難只有109人死亡,但仍被評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客機之一”——“協和”號憑藉每100萬乘客中死亡人數為12.5人,不幸榮膺榜單。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折翼的“白天鵝”——協和號

從最安全到最危險,一夜之間,雲泥之別。

也許“協和”號已經忘了,27年前,就在“協和”號墜機地點不到7公里的地方,圖-144也經歷了一次滑鐵盧,從此由盛轉衰。

這一次,歷史驚人的相似,“協和”號重蹈了圖-144的覆轍。

空難發生後,頂著“全世界最危險客機”的帽子,“協和”號航班的生意一落千丈。

這一下子就將“協和”號逼上了死路:協和號飛機的耗油量是波音747的兩倍,但卻最多隻能載客100人,只有波音747的四分之一。在客流量充裕的情況下,依靠高昂的票價,協和號還能勉強維持運營,可是一旦客源出現問題,那麼虧損將成為必然。

不光如此,2001年發生的“911”恐襲事件,全世界的民航業都受到嚴重衝擊,客流量急劇萎縮,“協和”號也無法倖免。

另外,“協和”號的固有缺陷此時也被無限放大:

比如,協和號每飛行1小時,需要18小時進行維護,維護成本高昂。

還比如,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音爆對地面建築物和人群具有巨大破壞力,這使得“協和號”只適合在大西洋上空進行超音速飛行,也嚴重限制了它拓展航線。

這些因素共同發揮著作用,使“協和”號最終步了圖-144的後塵——2003年10月24日,英國航空公司的一架“協和”號客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超音速客機載客飛行。

自此,“協和”號客機全部退役。

自此,人類的超音速客機時代正式結束。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兩敗俱傷

“協和”號(左)和圖-144(右)這對冤家相聚在德國辛斯海姆技術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