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星:對於陷入股票質押風險的企業 按市場化原則處置

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3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要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點、痛點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比如,給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貸款時,銀行應儘可能降低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應縮短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的響應和審批時間,提高貸款審批時效;應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無法科學判斷風險的問題。

王兆星還在會上提出:“可能還有一些企業陷入股票質押風險,還有的面臨擔保圈、擔保鏈的風險,還有一些企業高管人員涉案配合調查等問題,導致企業遇到一定困難,我們要求銀行要區分情況,按照市場化原則,分類施策,穩妥處置。”

“很多小微企業反映,他們的房子都已經抵押了,沒有什麼可抵押的了,給融資帶來很大的難度。所以,我們也鼓勵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加強風險識別判斷和提高風險管控水平的基礎上,不斷降低對抵押擔保的依賴。更多地依託企業良好的信用記錄、市場競爭能力、財務狀況等,發放更多的無擔保、無抵押的貸款。”王兆星說。

王兆星指出,據一些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反映,申請貸款的程序太多、時間太長,錯過了市場良機。為解決這方面問題,銀行要在加強內部風險管控、推進流程再造等基礎上,大幅度縮短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的響應和審批時間,提高貸款審批時效,及時滿足企業資金需求。

王兆星表示,同時,需要在相關的其他政策方面給小微企業貸款、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包括在定向降準、稅收優惠、信用信息整合方面,促進銀行更加大膽、更加放心地給企業發放貸款。

“前期我跟企業座談的時候,很多企業提到,除了要求減少抵押擔保、提高審批時效以外,還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就是說,很多銀行對小微企業的信息瞭解得不是很全面、不是很深入,所以就無法做出科學的風險判斷,進而也就很難、不願意或者不敢給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發放貸款。”

王兆星介紹說,在這一方面,建設銀行、浙江泰隆銀行等銀行,進行了很多探索實踐。

在具體舉措上,王兆星介紹說:“還有一些中型、大型的民營企業,遇到了一些流動性的困難。如果這些大中型民營企業的流動性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其發展是有前景的、產品是有市場的、技術是有競爭力的,未來也有一定的訂單和現金迴流,我們要求銀行不要停貸、壓貸,應該繼續給予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可能還有一些企業陷入股票質押風險,還有的面臨擔保圈、擔保鏈的風險,還有一些企業高管人員涉案配合調查等問題,導致企業遇到一定困難,我們要求銀行要區分情況,按照市場化原則,分類施策,穩妥處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