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星:要注重各類政策的整體協同和逆週期調節

王兆星:要注重各类政策的整体协同和逆周期调节

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攝影/本報記者 車亮)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 歐陽劍環)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28日在2018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新變局下的金融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新突破。面對新的形勢變化,需要通過更加系統性的突破性的改革開放,來應對環境,來實現發展目標。

具體來看,王兆星談了六點看法。第一,要構建協同高效的宏觀政策體系。要注重各類政策的整體協同和逆週期調節,要注重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的有機結合,要實現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監管政策、產業政策的統籌協調,長期政策與短期政策的有機統一,需求政策與供給政策的合理搭配,避免出現政策“缺位”造成的經濟失調;也避免政策“錯位”導致經濟的扭曲;也要避免政策疊加造成市場共震。

第二,要構建功能完備開放高效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一是要解決我國金融體系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比重,優化金融結構。二是全面推動股票、債券、貨幣、信貸、外匯、黃金、大宗商品和衍生品市場建設,不斷豐富融資、投資、風險管理、資管等這樣一個金融產品體系,增加有效金融供給。三是要不斷完善利率、匯率和收益率曲線等金融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提高價格對各類市場信息的反映和市場的調節,更有效的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四是要有序推動金融體系開放,促進國內外金融市場深度融合。現在我們的經濟、金融已經高度融入到全球化的進程當中,所以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一方面來為我們國家的經濟轉型調整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也為我們的資本走向國際創造條件。

第三,要構建普惠與高端相結合、大中小機構協調發展,公平競爭的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體系。要推動銀行、保險、信託、證券、資管及各類機構的規範發展。各類金融機構應當結合自身稟賦條件,市場定位,差異化發展,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優勢。大型金融機構可以充分發揮產品、渠道和客戶優勢,增強綜合化和國際化功能,成為行業發展的旗艦。中小金融機構包括互聯網民營銀行可結合自身比較優勢,深耕細分市場,在專業化、特色化、精細化上下足功夫,擁有各自的獨門絕技進行優勢互補。

第四,要構建更加科學、更加高效的公司治理和激勵約束機制。這樣也為銀行金融機構的穩健發展創造條件,這裡面也有很多可以進行探索,包括如何進一步推進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制度,進一步增強對高管和員工的激勵問題,同時也包括如何打造現代的風險管理體系,增強金融機構防範風險的自覺意識和能力。

第五,要構建高效安全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高效的金融政策離不開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這裡麵包括交易系統、信息系統、支付清算系統、登記託管系統、徵信評級系統、會計審計等等,這些基礎性設施對於金融市場平穩運行、對金融高效運行都至關重要。所以,下一步的改革開放當中這也是一個重要領域。

第六,要構建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專業、協同的金融監管體系。既要加強宏觀審慎的管理也要加強微觀的審慎監管,加強配合,加強信息共享。同時要利用更多的現代信息科技手段,不斷豐富監管工具箱,來更好的應對各種風險及其變化。

“中國經濟和金融業已經深度融入全球化進程,經濟結構轉型也進入了攻堅階段,深入金融改革開放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要保持定力,堅定不移的推進我國的金融改革開放。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們的金融改革開放也註定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進程,所以也要穩中求進、堅定信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王兆星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