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見聞

年底因公出差,去了趟美國波士頓,逗留兩天。第一天恰逢大風雪,城裡所有交通停運,無法出門。第二天地鐵恢復運行,立即搭乘地鐵“紅線”到“哈佛”站,也就是著名的哈佛大學所在地。

哈佛大學見聞(哈佛廣場)

與其他歐美大學一樣,(但與中國不一樣)哈佛校園沒有圍牆。我想,這也隱喻學術與創新是以開放自由為平臺,不能用封閉的“思想圍牆”加以禁錮。

徑直來到約翰.哈佛先生的銅像前參觀。哈佛大學前身叫“劍橋學院”,於1636年建立。哈佛先生曾擔任學院院長,逝世後把自己的全部圖書及積蓄錢款的一半捐贈給學院,哈佛大學由此得名。在哈佛先生銅像前,看到許多遊客也在拍照留念。在眾老外心目中,哈佛先生就是文曲星。摸一下他的腳,就能學運亨通,金榜題名。由於太多人去撫摸,哈佛先生的“腳皮膚”開始褪色了。

哈佛大學見聞(哈佛銅像 )

哈佛大學見聞(哈佛先生的“腳皮膚”開始褪色了)

雖然在製作這個哈佛銅像時,雕塑家找不到更多哈佛先生本人的照片圖像,不得已請學院的另一位老師充當模特,但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對這尊銅像的認可。這裡也成了遊覽哈佛校園的必到之處。

哈佛大學見聞(在哈佛銅像前的外國留學生)

閒逛到哈佛廣場,已近午飯時間,冒著嚴寒在校園內的中餐便當車前排隊半小時,購買午餐盒飯。隊伍冗長,但井然有序。隊伍中不乏喜歡咱可口中餐的白人。排在我們隊伍前的兩位中國同學應當是經濟系的學生,正在熱烈討論某個大師的學術觀點以及是否與當下中國大陸的經濟特徵吻合,全然忘掉了零下十幾度的嚴寒風雪。哈佛學生在做學問上如此爭分奪秒,令人感嘆。

哈佛大學見聞(校園裡的便當車)

拿著盒飯,正躊躇著那裡安身吃飯時,那兩位中國同學告訴我,可去任何學院教學樓歇腳吃飯。哈佛教學樓內的公共場地,白天可以自由穿行,只在晚上才設門禁,需要職工門卡方能入內 。徑直進入附近牛津街33號一樓的休息廳後大喜過望。休息廳明亮安靜,溫暖如家,師生們三三兩兩圍坐桌臺,或喝咖啡,或閱讀 ,在筆記本電腦上抓緊功課。自從來到風雪交加的波士頓,這是我吃到的最可口的中餐。雖然是盒飯,但比任何西餐牛排都落胃無比。

真沒有想到此次赴美,印象至深的一頓餐局,居然是在哈佛。

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遠親林博士匆匆趕來,見面時一再抱歉未能應約與我們共進午餐。因為在哈佛,中午時間尤其寶貴。許多不同學院的研究生及老師教授都會利用午餐時間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他們希望不同學科的師生可以對不同的學術思想或研究課題進行交流討論。偉大思想或學術創新就是在這樣的午餐時間被碰撞激發出來的。

哈佛大學見聞(雪中的哈佛校園)

做研究搞學問,如同在做一幅美麗的科學拼圖。在當下,科學進展往往需要各個學科間的大協同大合作。參加討論者往往都是各個領域獨領風騷的專家行家,他們如同站在學科領域的制高點的巨人,通過這些交叉學術之間的思想碰撞,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科學拼圖中存在哪些空白點可以填充,或用何種色彩的顏料去補全。引領世界最巔峰的學術思想就這樣孕育了。我的親戚如是說。

哈佛橋園內設有若干美術及自然博物館。我們參觀了其中的自然博物館。在哈佛任教的林博士憑工作證幫我免去了門票。博物館有個比較人性化的規定,哈佛師生憑證件可以免費帶領一位親友入內參觀,其餘人員需支付門票12美元。博物館內的展品印象最深的是各種栩栩如生的植物,它們居然是一百多年前植物學教授親自吹制的玻璃教具!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不優秀也難。

哈佛大學見聞(哈佛自然博物館)

哈佛大學見聞(玻璃做的植物)

哈佛沒有高聳入雲的大廈。環顧四周,滿眼樸素的紅磚教學樓以及行色匆忙的師生,唯有那座莊嚴的教堂給人一份歷史滄桑感。在哈佛,無論教學、讀書、或做學問,表面上都是相對自由和鬆散的。但哈佛培養了眾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總統或其他領域的傑出人物。這些都歸結於哈佛的求真務實,開放大氣,自由交叉的學術精神。

哈佛大學見聞(校園內的教堂)

(完)

作者自注: 薩堡兒,工科大學畢業,從事製造業,愛好閱讀及旅行。業餘主持“薩爾茨堡”頭條號及微信公眾號(Salzburg60)。

(本文及照片版權歸”薩爾茨堡”所有,歡迎分享朋友圈。若轉載請徵得作者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