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的今天,你會如何看待王朔的《我看金庸》?

165414


白天不懂夜的黑,現實和童話的碰撞,最終還是各行其道。

看了有些人的評論,他們太小看王朔了。王朔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體制外靠寫書掙了大錢的人。你以為他只會掙錢嗎?他的作品包括改編後的影視影響了一代人,甚至改變了中國人說話的習慣。

中國沒有傷痕文學之說,如果有的話,王朔無疑是集大成者,雖然當年他被評為痞子文學。


先談談改編的影視:《過把癮》,《編輯部的故事》,《渴望》、《甲方乙方》、《陽光燦爛的日子》等等,哪一部都能在中國影視史上大書特書。

王朔小說的現實批判意義,《千萬別把我當人》、《橡皮人》、《許爺》等等,就是放到現在看也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意義。《我是你爸爸》、《浮出海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道盡了普通人的悲歡離合,情感糾結。

王朔風靡一時的名言有很多:我們一生中一直恐懼的是什麼?不就是怕白活!再來一個:要不號召大家奉獻,讓自己吃虧蔚然成風,我怎麼佔便宜?不夠嗎?再來一個:一些連街邊小偷都不敢呵斥的人,卻勇於高呼滅了小日本!一幫連活著的人民的痛苦都漠不關心的人,卻有臉說不忘死去的同胞。

您看,這話放到現在意義也不小吧?

一個作家能夠忠實的記錄一個時代,具有這個時代中的人文生活等等各個方面,並且受到了認可和歡迎,這本身是一件偉大的事。從這一點上來說,王朔是完全有資格評論金庸的。

我也迷過金庸,他的書也全看過甚至不止一遍。但您想過嗎?為什麼用《鹿鼎記》作為他武俠小說的封筆之作?因為寫到最後,金老先生自己也不相信所謂的武俠了,讓一個混混成為這個書中的主角,把所謂的俠客耍的團團轉。韋小寶,為把自己的小生活過好才是寶啊。


我想金老先生《鹿鼎記》有這層含義:童話只是童話,童話總有醒的時候。

當然,王朔對金庸先生的評價也有失偏頗,這和他生活的時代是有關。但如果百年後評論中國現實意義的文學,那麼金老先生肯定是不合適的。

我對有些網友對王朔的評價有意見。巴頓將軍在北非第一次伏擊成功隆美爾,興奮的從掩體裡跳出來罵道:隆美爾,你這個婊子養的,我看過你的書。

評價王朔,最少您得看看王朔的書。

碼字認真,成文不易,請您與點贊或關注,關注必互粉


漁燈撫浪滿河星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10年過去,依然如是,我們看看1999年王朔怎麼看金庸的:

這些年來,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金庸小說,可說是四大俗。

初讀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體驗:情節重複,行文口羅嗦,永遠是見面就打架,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偏不說清楚,而且誰也幹不掉誰,一到要出人命的時候,就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擋橫兒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亂的深仇大恨,整個故事情節就靠這個推動著。

我認為金庸很不高明地虛構了一群中國人的形象,於某種程度上代替了中國人的真實形象,給了世界一個很大的誤會。

武俠小說本來就是通俗文學,就金庸的影響力而言在武俠中首屈一指,夠得上武俠之代表,稱得上四大之列,談得上是社會現象。其實紅樓夢當時也就是個手抄本,通俗和經典本來就無矛盾可言。王朔出文集那時,也曾京城紙貴過,銷量比同時出的《追憶似水年華》好的多了,王朔那時也算一小俗,然而只火了一陣子,都還夠不上“四大俗”之列呢。(咱就是個俗人)

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為什麼是童話?看武俠和看言情一樣,是對感情(豪情和愛情)的宣洩。因為它們虛構了一個尚武的奇情世界,充滿了俠義恩仇和英雄主義。王朔說是歪曲了中國人的形象也是無可厚非,王朔在文藝評論中不當的引入了政治話語很不上道,同時也說明了他本人不愛看童話。(他早已經過了青春期了)

然而金庸對社會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在群眾中的生命力遠大於王朔,至少已三四十年不褪色,而且很可能持續下去。他的小說,對於沒看過24史,少看了些經史子集的朋友,可以提高他們的品味,增加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最重要的是,能潛移默化地對青年加強愛國主義和全民族團結的教育,這是十分有益的,和我國主流媒體的立場也是一致的,所以不缺人叫好。

至於文學上的地位,我不敢妄言。金庸小說是類型小說,只能放在類型小說的價值體系裡面評價,王朔說的很多缺點,有些是類型小說的構成要素,無法避免。不信可以看看中國十年來網絡文學的迅猛發展,王朔為何不分析一下版稅上億的唐家三少的《斗羅大陸》?

王朔和金庸相比更貼近主流一些。但金庸的作品對傳統的章回小說和武俠小說無疑是個前所未有的突破,把連載的通俗小說寫到這份上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然而王朔是個不懂武俠小說的人,而且文藝理論水平並不高,因此任何一個金庸的書迷都會找出王朔該文中各種槽點。

金大俠當年慨然回擊過,妙趣橫生,在此摘錄:

一、王朔先生髮表在《中國青年報》上《我看金庸》一文,是對我小說的第一篇猛烈攻擊。我第一個反應是佛家的教導:必須“八風不動”,佛家的所謂“八風”,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逆一共八件事,順利成功是利, 失敗是衰,別人背後誹謗是毀、背後讚美是譽,當面讚美是稱,當面詈罵攻擊是譏,痛苦是苦,快樂是樂。佛家教導說,應當修養到遇八風中任何一風時情緒都不為所動......

二、“四大俗”之稱,聞之深自慚愧。香港歌星四大天王、成龍先生、瓊瑤女士,我都認識,不意居然與之並列。不稱之為“四大寇”或“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筆下留情。

四、王朔先生說他買了一部七冊的《天龍八部》,只看了一冊就看不下去了。香港版、臺灣版和內地三聯書店版的《 天龍八部》都只有五冊本一種,不知他買的七冊本是什麼地方出版的。

然而金大俠大可不必和王朔較真的,因為那反而成全了他:

07年王朔作客《可凡傾聽》,再提起金庸,說:

“怎麼你了,你就八風不動了,說明你還是動了,要不怎麼感覺到風來了”,“我拔旗子,擒賊先擒王,誰也別冒充宗師,不允許,板磚伺候,冒充大師就啐你,因為你不是完人。”

這真是現實版的《我是流氓我怕\n誰》。

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說過:“人們對一個作家的評價,需要100年才能達成一致。你必須先等他的那些有影響力的朋友死了,然後再等他的追隨者都死了,才能對他有一個公正的評價。”

對我自身而言,金庸筆下的“喬峰”讓我明白了男人的“義”,“令狐沖”讓我知道了什麼是“豪爽”,“趙敏”的腳踝被摸開啟了我的情竇,“段譽”教會了我“痴與專”的重要,“楊過”讓我相信了要堅持做獨特的自己,更美妙的是每次閱讀時心境進入小說世界的夢幻體驗。

世界在變,而俠義的精神不會變——這就是持續的生命力。

我想,過一百年我還是會感謝兒時結識了金大俠和他筆下繽紛的武俠世界,而即便是那個垂垂老矣的時候,我依然不知道,也不會關心——王朔丫是誰。


這裡有頭條上最好看的武俠小說連載


遠歌小說


看到這個問題,想到另一個問題:

十年後還有人記得王朔嗎?

想想十年後一定有人記得金庸,五十年、一百年也記得,應該還會更久………

十年後還有沒有人記得王朔?還真是不好說呀!

看看王朔怎麼評論金庸的:

“這些年來,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金庸小說,可說是四大俗。

初讀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體驗:情節重複,行文口羅嗦,永遠是見面就打架,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偏不說清楚,而且誰也幹不掉誰,一到要出人命的時候,就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擋橫兒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亂的深仇大恨,整個故事情節就靠這個推動著。

我認為金庸很不高明地虛構了一群中國人的形象,於某種程度上代替了中國人的真實形象,給了世界一個很大的誤會。”
看王朔總結的倒也是,武打場面的套路的確好像大體上就是這樣子了。

但總覺得好像是王朔誤會了世界吧!

在報上連載的小說,當然囉嗦了。但人物個性的確鮮活、也頗具多樣性,能吸引不同次層的廣大讀者群,這樣的功力當然了得呀!

王朔的小說真是無法與大俠相比,他筆下的人物才是,貌似高冷翻來覆去都是同一類型的。大院孩子自帶優越感而已,王朔嘴臭!

王朔…………唉,真不知道該說他什麼了。

金庸的武俠世界能深入人心,能成為中國人甚至一些亞洲國家的各階層人民相互交流時的語言。嶽不群、令狐沖、喬峰、段譽、黃蓉、郭靖、東方不敗、韋小寶、滅絕師太、小龍女、楊過………,不用過多的語言說出一個名字就能讓我們心領神會。

唯有金庸!


阿丹151014015


有一個特別容易為自己刷知名度的方法:噴。

一定要抓住紅的人噴,留言罵我是沒有意義的,微博罵崔永元被掛出來,一天能漲好多粉。

畢竟對喜歡金庸的人來說,是容不下別人說金庸小說的缺點的,所以有人噴,就必然有人反駁,一來一往是謂炒作,紅了。

我們說回《我看金庸》這篇文章吧,總得來說,這是一篇優秀的大字報作文。換句話說,噴人,吵架,撕X,都要好好學習這篇文章。王朔的思路是這樣的:

1. 定格調。

按我過去傻傲傻傲的觀念,港臺作家的東西都是不入流的,他們的作品只有兩大宗:言情和武俠,一個濫情幼稚,一個胡編亂造。

港臺作家的東西都不入流的,我們不要被“傻奧傻奧”這個詞騙了,這就是一個“謙稱”,所以這篇文章的主題就是:港臺作家都是不入流的。

這就好比你和人吵架,說一句:凡是和我頂嘴的都是狗!效果不言自明。

2. 拉偏架

金庸可不一樣,讀的人越來越多,評價越來越多,有好事者還拉下茅盾添上他,把他列為七大師之一,兩方面發生了一些口角。

張三和李四吵架,王五最完美的拉偏架方式是什麼呢?很簡單,“公平”講道理。

所以我們看到,這句話明明是公平的說,有金庸粉,有金庸黑,但在王朔筆下,金庸粉就變成了“好事者”。否定性評價一旦給出,後面給他推薦金庸的朋友也就都成了“好事者”。

所以下面好長一段都在講,金庸的“腦殘粉”是如何給他“安利”金庸的。

3. 立標準

噴金庸要立的標準非常重要。

如果說,金庸寫的不如《荷馬史詩》好,那大家對荷馬史詩沒概念,這就達不到噴的效果;

但如果說,《天龍八部》寫的還不王朔寫的東西。那大家肯定要噴王朔的。

所以這時候,就有一個特別投機的標準:

一道菜的好壞不必全吃完才能說吧?我得說這金庸師傅做的飯以我的口味論都算是沒熟,而且選料不新鮮,什麼什麼都透著一股子擱壞了哈喇味兒。

這樣就很清楚了,王朔並不想和金庸的粉絲為敵,他想表達的是:如果你不想吃哈喇子,那你就不要讀金庸。

這其實就是一個表態的過程:給不讀金庸的人,一個藉口。

後面的東西其實就不需要看了。

一個沒讀過金庸,或者不怎麼能讀金庸的人,對金庸的作品進行各種評論。然後說:我只是說了我的觀點。

這是什麼?

這不就是崔永元反駁轉基因的腦殘言論麼?

但講真,這套詞不管罵誰都沒問題,因為金庸真的無法證明,他的作品沒有一股哈喇子味。


酒騎風


我的感覺倒正好相反,對於金庸的看法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

當初看到王朔說金庸語言不好,寫作很套路,大同小異,就像一屜一屜的金饅頭,我覺得說得太爽了。我確實也不太喜歡金庸的語言以及他小說裡面的那種愛情,可能是看多了《紅樓夢》的緣故,《紅樓夢》裡的愛情,表達得多麼飄逸,而又不落痕跡。

但是有次參加活動,有人問作家張明揚,金庸小說算不算經典。張明揚回答說,他覺得所謂經典有個標準,是有沒有塑造出典型人物,就是別人一說起某個人,就會拿書中人物打比喻的那種。他覺得金庸小說塑造出了像嶽不群楊過這些典型人物,就是經典。

這個說法很新鮮,卻讓我醍醐灌頂,我仍然談不上多喜歡金庸小說,卻覺得它的確巧妙地反映了現實。比如有次有人問黃蓉那麼聰明,為什麼會嫁給郭靖,我想到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組合,聰明的人往往多疑,對於他們來說,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他們都有,最難得的,是那種磐石般的穩定,所以會選擇憨一點的人。金庸把這種組合表達到了極致。

一部作品,能夠極大程度反映現實,引起共鳴,就是其經典之所在。至於其他,倒不必深究。


閆紅說


1

當年王朔吐槽金庸,說讀了七卷本的《天龍八部》,第一本看完,第二本怎麼也看不動了,覺得一道菜好不好吃不必全吃完,云云。


王朔寫這文章時已經是上個世紀末了,金庸在大陸已經流行了很多年了,當年我看《天龍八部》看的是是寶文堂版的黃皮小說。據說是盜版,但是質量真的很好,可惜現在一本也找不到了。


後來出的三聯版,算是金庸小說的經典版本。


但是不管是那個版本,金庸的《天龍八部》都是五卷本,從來沒出過七卷本,莫非王朔看的是什麼絕版秘本的金庸?我們都沒有看過。


其實看王朔的《我看金庸》,覺得他更多的是看的電視劇,而沒有真正看過金庸小說。


王朔成長於打倒一切的打個年代,所以對於一切舊的東西他都目為虛偽,由於成長於部隊大院,所以對於一切三環以外的人大約王朔都視為沒文化吧,所以他才說:金庸小說是香港四大俗之一。


而他認為不俗的東西:新時期文學,搖滾,北京電影學院的幾代師生和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十年,這些年過去了,除了電影學院好像都在沒落,反而是金庸的小說這個最俗最沒勁的東西反而基業長青,這頗有反諷意味。


2


當年王朔吐槽金庸,其實也是他的低潮期。


王朔當紅時是在八九十年代,那時候他的小說寫一部紅一部,他的新京味小說甚至引領時代風潮。


那時候他是無暇吐槽金庸的,他正在忙著寫小說拍電視劇。


他的小說有對時代的調侃諷刺,有著那個時代的新鮮熱辣,而他拍的電視劇像《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都是當年的大紅爆款。


當年馮小剛和王朔混的時候,據說為了討好王朔,曾經背過所有王朔的作品。


而馮小剛電影中有著濃重的王朔的痕跡,尤其是他走紅的電影《甲方乙方》其實基本是王朔小說的翻版,之前葛優和張國立還拍過一部《頑主》和甲方乙方劇情很像。


甚至在王朔小說中寫過一個叫馮褲子的角色,據說是比照著當年的馮小剛寫的,導演葉京也是當年和王朔一塊玩的大院子弟,他拍攝《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時,專門找了個和馮小剛長得很像的人演馮褲子。


到了1999年左右,王朔明顯有了過氣的跡象,小說寫作已經進入了瓶頸期,而作品吐槽金庸,魯迅,老舍讓他在那一年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餘波甚至延續到了如今。


其實面對王朔的吐槽,金庸很慌,他當年還沒有今日的地位,他對別人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很在意,尤其王朔又是純文學圈裡的,好像比通俗小說圈裡的金庸地位略高。


對於王朔的吐槽其實金庸不理就對了,自然有很多金迷替他說話,但是金庸偏偏回應了,話裡話外還有點示弱:


“我曾對王朔的小說給予過好評王朔與我不會有個人恩怨”


後來他的朋友張五常寫了篇《我也看金庸》,幫助金庸說話,張五常後來說金庸對他這篇文章的反應:


七年多前王朔發表《我看金庸》,痛罵‘老金’,我寫《我也看金庸》回應。老查當時在歐洲,傳來的消息是很高興。後來在杭州遇上,他要求轉載我那篇文章在他的一本結集中。


可見金庸對這事的在乎。


3


今天,金庸依舊是巨擘。


而王朔的小說已經很久沒人提了,高曉松說他現在關門研究禪宗。


當年對傳統文化不屑一顧的王朔,不知道過了十八年,對金庸的印象是否有所改觀呢?


=======完=======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實話實說,金庸的小說我看遍了,但是王朔的作品真沒有了解過。在這道題的邀請下,我才去看了一下王朔寫的《我看金庸》,以及金庸很巧妙的一個迴文。下面我談一談我的看法:

自古文人皆相輕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古以來文人皆是相輕的。王朔在《我看金庸》裡將金庸小說噴了個徹底,金庸在迴文中落落大方、但同時也巧妙得嘲諷了他一下。所以文人相輕,甚至不惜全盤否定,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作為一個金庸小說的擁躉,我覺得王朔的觀點有失偏頗。什麼“舊白話小說的俗套”、什麼“大俠的正義旗幟都是噁心的扯淡”、什麼“俗套的因果報應行文套路”、什麼“抄襲《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我覺得他所說的都太過火了。

武俠小說屬於“狗肉上不了檯面”的通俗文學,我上大學的時候,雖然專業課教材裡也為武俠小說留下了一席之地,但是專業課老師壓根不屑於一講。誠然,金庸比不上經典的“魯、郭、老、巴、曹”,但是他的作品還是能給許多人帶來歡樂、帶來進步、帶來教化,我覺得這就夠了。



和聲構成交響,斑斕組合繁華

《中國青年報》在刊登王朔的《我看金庸》時,也寫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一、文學批評只要能自圓其說,便但說無妨;二、只有廣泛的文學討論,才能重振文學的聲威。我是認同《中國青年報》的看法的。



所以你問我如何看待王朔的《我看金庸》,我誓死捍衛王朔發言的權力,但我不贊同他的觀點。不過我希望有更多更有價值的文學討論,這樣才可以將文化發揚光大!

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嘉道文流


王朔不喜歡武俠,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是軍人,對這些虛幻縹緲的世界有著強烈的不認同。其次,他不喜歡金庸的文筆,覺得寫的不好,一句話能說完的偏偏要多說,顯得冗長囉嗦,這也和王朔早期喜歡海明威有點關係。最後呢,就是覺得金庸沒有創新,模仿了很多經典名著,比如基督山伯爵,紅樓夢,水滸等等吧,這個絕對是硬傷。



反過來說,建構一個武俠世界,並不是什麼十分細緻的活,金庸在報紙上連載,和動漫在jump 上連載沒什麼區別,都是有套路的,也說不上誰模仿誰,本身就是娛樂,自然有高度的重複性。與其說王朔不懂文學,不如說他不懂娛樂,這方面是王朔有點狹隘了,分出什麼四大俗來。


lz鉤沉


1、先抬個槓,《我看金庸》發表於1999年,基本已經算小二十了,不是「十年後」了。

2、再來說個王朔自己的看法吧。2007年,王朔復出上了各大網站接受採訪,在搜狐的時候被問到現在怎麼看自己當年「四大俗」的說法,他先是承認這些都是商業娛樂文化,自己當年對娛樂沒有認識,然後依然嘴不饒人地說:但是我現在還是覺得武俠不是個東西,宣揚暴力!宣揚英雄史觀!它能是個東西嗎?!

3、其實武俠小說就是個類型小說,類型小說就有其特有的母題、設定和套路,王朔不接受金庸的那些部分,就像一個不愛看超級英雄電影的人,不接受英雄總也死不了,死了下一集還會復活一樣。

4、不過我們又為什麼要求他一定要接受呢?


雪寶寶愛電影


王朔不喜歡,不代表大眾不喜歡,更加不代表高深文化層次的不喜歡。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曾對金庸讚譽有加,認為金庸寫小說的水平,在古往今來都是少有的大家,所以馮其庸去世的時候,金庸還特地送了花圈。


金庸的小說已經超出了武俠小說的範疇,只能在金庸小說裡看到打打殺殺只能說明自己的境界很低,正如一個人站在二樓往下看滿地都是垃圾灰塵,可當站在摩天大樓上往下看,仙雲霧海,氣象萬千。

讀金庸的小說正是如此,正如練“天山折梅手”這套武功是永遠也學不完的,金庸的小說是看不煩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在小說中看到的現象也就“遠近高低各不同”


我個人覺得讀金庸小說只看出打打殺殺只能是中學生的水平。像讀紅樓夢,只讀出寶黛愛情或者認為紅樓夢是一部愛情悲劇小說,那認知基本上也就是中學生的水平。只是不知道王朔中學畢業了沒。當然在那個年代沒上過什麼學,就出來寫小說騙錢的人著實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