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詩的開山鼻祖,元嘉三大家之一的南朝詩人鮑照

文學發展演變到南朝時,文人們開始追求聲色,也就是藝術的形式美。這個時期出了許多能人,其中被稱為“元嘉三大家”的謝靈運、鮑照與顏延之三人各有各的精彩,為這個時期的文學盛象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謝靈運在山水詩上的創新無人能及,而鮑照對於漢樂府的繼承和七言歌行體的發展功不可沒,影響了後代眾多詩人的創作。

七言詩的開山鼻祖,元嘉三大家之一的南朝詩人鮑照


鮑照雕像

鮑照是寒士出身,然而與西晉的左思不同的是,在不得志現實碰壁下,他並沒有像左思那樣隱晦表達,反而風格凌厲張揚、飄逸激昂。鮑照此人既有抱負,因此他不甘心自己因為平凡的出身被建功立業的理想拒之門外。對此,鮑照曾怒道:“大丈夫豈可遂蘊智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這句話說得是作為一個大丈夫怎麼可以將自身的才華掩蓋起來,讓蘭草艾草混淆,終日與普通人一般碌碌一生,毫無作為。蘭草與艾草常被比喻為君子與小人。可見鮑照此人對於實現理想的遠大抱負。然而這樣的格局在現實面前卻顯得十分蒼白。才華橫溢的鮑照在進入官場以後一直都只能當個下僚,毫無建樹。毫無疑問這樣的落差對於自尊極強的鮑照來說是一種痛苦的折磨,也正是這樣的遭遇成就了鮑照的文學創作。

七言詩的開山鼻祖,元嘉三大家之一的南朝詩人鮑照


行路難

鮑照的創作品類較為全面,無論是詩歌、賦、駢文都不乏名篇。在詩歌上,鮑照將他內心的不甘與壓抑之前宣洩一通,表現了自己強烈的建業願望與寒士階層的心聲。

如《擬行路難》其四:“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整首詩以“愁”字點題,有人痛苦時飲酒洩憤,有人高歌解愁,然而誰能知道最愁者當屬有愁不敢言,有愁不能言的人。在若無其事的外表下隱藏著的是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憂愁思緒。

又如《擬行路難》其六:“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詩中前半段的豪邁慷慨是鮑照一貫的風格,而最後一句的故作豁達隱隱讓人感覺到詩人對現實不公的現狀心懷埋怨與憤怒。

七言詩的開山鼻祖,元嘉三大家之一的南朝詩人鮑照


路途漫漫

或許是出身貧寒,鮑照對於底層人民生活與戰亂的殘酷的體會要比一般人深得多,因此在鮑照的詩歌當中,對邊塞戰爭的生活也是常有的主題與內容。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便是《代出自薊北門行》。詩中鮑照盡其所能描寫了戰爭之險惡,也著重突出了將士們報國之心的誓死決心。藉助戰士們“生死蹈死地”來揭露拼盡全力為國為家卻只得了微薄獎賞的涼薄現實,充分展露了自己對當權者的不滿。除此之外,關於遊子、棄婦主題的詩也佔據了鮑照作品的不小數量。

七言詩的開山鼻祖,元嘉三大家之一的南朝詩人鮑照


戰爭場景

關於鮑照的影響力,有這樣一句形容:“上挽曹、劉之逸步,下開李、杜之先鞭”。鮑照在漢樂府上的繼承頗有建安風骨,受其影響很大。而他發展了由曹丕所開創的七言詩,充實了七言體的內容與形式,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影響了後代以“李白”“杜甫”為首的一代詩人,深得後人讚賞。

七言詩的開山鼻祖,元嘉三大家之一的南朝詩人鮑照


邊塞將士

鮑照的創作受到南北朝民歌與漢樂府的影響,無論是表達形式還是創作技巧。這在當時是被眾人所輕視的,是“俗”的代表。然而悠長的歷史告訴我們,其“俊逸豪放,奇矯凌厲”的風格所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超過了與鮑照同時代的許多人,征服了後世眾多文人。在前行的路上,總會出現許多的阻撓,也許是現實,也許是小人,但最要不得的就是對自我的懷疑。現實困難可以克服,小人可以遠離,但若是一個人在他人影響或質疑下就開始懷疑自己,這意味著自己親手掐斷了成功的唯一可能。鮑照堅持自我的風格,不管他人言語,我狂任我狂,男兒當自強,讓他的才華在歲月長河中洗盡鉛華,綻放璀璨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