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盾股份|潮商柯宗貴



我的願景就是要做國際的一流安全企業,中國在信息安全要在國際上有話語權。

——柯宗貴

以下為視頻正文:

潮汕血統,技術控,一直想當科學家,陰差陽錯淪為商人。藍盾股份的副董事長、總裁柯宗貴,196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1988年考入深圳大學電子工程專業。雖然學的是無線電專業,卻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89年,大二的時候,他就考了程序員。1992年畢業,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香港中銀集團計算機公司錄用。

柯宗貴:我是破格錄取的,因為他要招的是計算機的,我是無線電的,他說你這個好像不對,我說我考過程序員,他說那你試一下,結果考得成績非常好。

記者:那個時候計算機在國內是很稀罕、很少的,您怎麼就會愛好計算機呢?

柯宗貴:這可能受我哥的影響,就是我們現在公司的董事長,他是華師大物理系的,原來他是在華師大微電子研究所,一直就在搞計算機,所以是受他的影響。

  記者:應該是我們國內比較早一批人做計算機的。

  柯宗貴:很辛苦,以前書店都沒有賣計算機的書,要去賣電腦配件的地方買,一本十幾塊錢,在那個年代十幾塊錢已經很貴了。

  記者:您一邊學著無線電專業、一邊又自己學計算機。

柯宗貴:對,就是每天都泡在裡面,我記得我哥給了我一些電腦配件,包括主板、機箱、機殼,然後就非常開心,當時是在廣州,我就抱著這套東西回到深圳的宿舍裡面拼命裝起來。

記者:那你的同學怎麼看你?

  柯宗貴:所以就比較另類。

  記者:對於網絡的意識是什麼時候開始萌芽的?

柯宗貴:我後來就到香港中銀做軟件開發工程師,當時都是IBM438,都是大型機,一臺機器可能就是一層樓。當時信息安全剛好在起步階段,網上也經常有報道黑客攻擊,以前說起這個事好像就在聽一個神話故事,我是好奇心比較強的人,覺得這個很有意思。我後來就經常去看這一類的,找這一類的書籍看。

藍盾股份|潮商柯宗貴


▲柯宗貴

記者:就是看黑客是怎麼攻擊的嗎?

柯宗貴:就研究他們是怎麼攻擊的,後來對這個著了迷。

記者:好在您沒有去做黑客。

柯宗貴:我也發覺在銀行系統有很多缺陷,體系設計上還是有很多安全隱患,以後的安全應該是非常重要,可能還沒被大家發現。

在中銀計算機公司工作了三年,柯宗貴有點坐不住了,“開始就很興奮,因為我很愛好計算機,就做了一個計算機軟件的大工程。但是幹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覺得工作有點重複了,然後我自己開始看了一些外國創業的書,包括日本松下幸之助、看了美國的食品大王的白手起家,包括松下,覺得偉大的企業家也沒想象的那麼難,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努力去創造,也可以成為大企業家,後來就坐不住了。”1995年,柯宗貴和哥哥柯宗慶在廣州成立了水晶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藍盾股份|潮商柯宗貴


▲柯宗慶

記者: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

柯宗貴:水晶球以前叫電腦股票機,互聯網不發達的年代,股票要進交易所那裡擠,有很多股民密密麻麻的,很多股民就很希望回家裡能夠看到。當時我就把金融BB機臺的股票信息通過一個電腦卡,因為我是無線電專業的,我會做電路板設計,就把它的信息轉到電腦裡面,然後就可以用電腦來看空中接收的信息,當時這個叫高科技了。

記者:算是成功還是失敗?

柯宗貴:非常成功,因為那個年代股民非常踴躍,我的成本才300塊錢,可以賣4800塊錢,利潤非常高。

水晶球給柯氏兄弟帶來了第一桶金,1998年之後,股票市場持續低迷,他們開始尋找新的創業方向。

  柯宗貴:因為我原來一直對信息安全有興趣,所以我就想未來安全肯定是非常朝陽的產業。

  記者:那時候還沒有市場需求。

柯宗貴:需求很弱,我們叫有價無市,那時候做信息安全很辛苦的,研發的技術資料也很少,都是靠自己去摸索。

上個世紀末,國內雖然有了網絡,但多數都要通過撥號上網。一個普通的33.6K的Modem都要花費上千元,一張1M的圖片打開需要4分鐘。如果那個時候有淘寶,一次普通的購物光電話費就要花費100多元。1999年,柯宗貴和哥哥柯宗慶一起成立了天海威數碼技術有限公司,主營網絡信息安全業務。

  記者:那時候都沒什麼網絡,你就要去做網絡安全。

  柯宗貴:所以我們當時在推廣防火牆,經常要跟人家解釋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們是不是做建築材料的?是能防火嗎?這是完全不懂的。第二個問題算是懂的了,他就問那你是不是像保險公司一樣?我買了你的防火牆,我的數據丟了,你用不用賠我?所以經常把我們當保險公司,經常要回答這些問題。

  記者:所以您是一邊教育著(市場),一邊去做生意。

柯宗貴:經常要去搞市場活動、要免費做很多活,比如說跟一些主管部門開很多研討會,讓很多政府單位、大企業來聽,經常要跟他講信息安全、黑客攻防的一些案例。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一臺防火牆可以賣50萬,一個月賣兩臺就夠了,因為當時的負擔也不重。

  記者:什麼時候成交了第一單?

柯宗貴:我的第一單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它的網站裝上去之後心裡很不放心,老打電話問情況怎麼樣,然後跟客戶要了一個賬號,自己再登進去看看,就像醫生剛做完一個手術的感覺。

記者:防火牆的研發都是你自己做的嗎?

柯宗貴:第一個防火牆就是我自己開發的,我還搭了個小團隊,有幾個員工,他們給我做了一點頁面,核心代碼基本上就是我自己做的。

藍盾股份|潮商柯宗貴



2001年4月1日,在南海發生了中美撞機事件,隨後中美黑客之間發生的網絡大戰愈演愈烈,2001年4月4日,美國黑客組織不斷襲擊中國網站,中國的一些黑客組織則在五一期間打響了“五一黑客反擊戰”。

記者:那時候您也參與了?

柯宗貴:我肯定參與了,中國當時有幾個黑客我們叫紅客組織,一個是鷹派、還有一個是綠色兵團、還有紅客聯盟,我們就組織了很多計算機愛好者開始堵塞美國白宮網站,一下就把它堵死了。但是美國那邊也有很多黑客開始攻擊中國的政府網絡。當時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事情,藍盾就開了一個新聞發佈會,我們叫千萬元大援助,我們送了價值1000萬的安全設備(防火牆),當時是一百多臺,然後就免費給全中國的政府網絡,誰提出需求,免費上門給你安裝,然後幫你檢查漏洞,當時到處報道,國外的媒體都報道,就是藍盾千萬元大援助。

記者:那個時候你並不是想借此推廣產品,而是說真的是保護起來。

柯宗貴:對,保護起來,在省政府那裡開了個新聞發佈會,我記得政府單位的人參加了,就是千萬元大援助,全國都可以來,不止廣東,每天接很多電話。然後我們公司的人員基本上是24小時都有人值守,週末都加班,因為電話來得太多了,藍盾一下子就成了全國品牌了,大家都知道藍盾了。

  記者:這是沒想到的。

柯宗貴:對,沒想到。

  記者:那個時候有沒有考慮到成本的問題?

柯宗貴:沒有,其實也沒想那麼多,有一股熱情。

“五一黑客大戰”之後,國家對信息安全的認識提升了很多,特別是政府單位,開始提升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同期:“再也不用去跟他解釋不是建築材料了,大家也知道什麼叫防火牆、什麼叫信息安全,整個市場就開始有啟動了。我們也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也加大了投入,從人員到經費各方面我們加大了投入。”到2005年,天海威的註冊資本由500萬元提升到5000萬元。

  記者:2005年企業有多少員工?

  柯宗貴:應該是幾十人,也不是很多。

  記者:那時候國內整體做這個領域的公司可能規模都不是很大。

柯宗貴:其實都不大,賣東西還是靠那些合作伙伴。

藍盾股份|潮商柯宗貴


記者:從2006年到2012年,那個時候跟藍盾一起有幾家公司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了,藍盾都做了哪些比較關鍵的事情?

柯宗貴:當時同類公司就是天融信、啟明星辰、綠盟,因為它整個市場已經進入良性發展了,所以我們就是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技術,就是產品線開始拉長了,防火牆後來出了入侵檢測、漏洞掃描,當時我們的人也不多,但是我們還是非常快把它開發出來了,一個是技術方面開始出產品線了、系統化了;第二個就是市場,我們的服務隊伍、市場隊伍也開始在佈局,就促進了它的發展。

  記者:從1996年到2006年、2007年,您也有將近十年的從業經歷了,您是覺得會有點煩了、有壓力了還是樂此不疲?

柯宗貴:五一黑客大戰之後,馬上全國冒出了三百多家安全企業,大概有百來個品牌的防火牆,確實是有點壓力,但是後來很多經不起市場,他們沒有持續的投入,慢慢就又剩下幾家了,第一輪洗牌就是在那時候。

  記者:那個時候你的壓力是怎麼來化解的?

柯宗貴:我覺得創業、打造事業其實應該是很有意思的活,我平時一直都是提醒自己,可能明天我們會很牛逼,未來會很好,其實就是這種精神一直鼓勵我的發展。

2008年之後,國內信息安全意識全面爆發,“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到2020年信息安全產品收入達2000億元!此時的柯宗貴不但在計算機技術領域保持與時俱進,在企業管理方面也採取了很多新的措施。

  柯宗貴:第一個就是技術能力方面,我們整個研發體系平臺化了,比如說核心層、平臺層、業務層,我後來研究了一下,華為也是差不多這個體系,就已經開始平臺化了,所以整個開發效率就提高很快,然後我們也引進了很多人才,包括楊總(CTO),是那個時候進來的,在技術方面招攬了很多人才進來。第二個我也學了很多外國的事業部編制,我們叫營銷系統化,也引進了很多營銷的系統人才,整個管理也跟上來,這樣就不會錯過機會。

記者:所以您的企業管理的意識也是隨著時間不斷地在進步

  柯宗貴:一個是我自學,然後我也上了暨大的EMBA、也學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

記者:因為之前你說你偏科,我以為你不喜歡文科,但是你那麼喜歡看書,好像又不是說文科很弱的樣子。

柯宗貴:他們說寫文章,我說我只會寫說明書、操作手冊。

2007年,深圳博益增資藍盾股份,隨後,廣州欣晟、寶德投資、華軟投資、瑞華投資等紛紛進駐。2012年藍盾股份登陸創業板,兩年後開始大手筆外延式發展。

柯宗貴:企業自己在練好內功、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我們還是要整合、併購一些企業進來,然後進行產業的整合,互相促進,所以我們也一直在投資併購,所以也加快了企業的發展。藍盾的戰略跟國內公司有不同之處,我們一直是用大安全,我們是全國第一個提出大安全戰略的公司,我們整個產品線、業務線延伸到很多領域,包括工控安全、物聯網安全、數據安全、業務應用安全,所以它的整個空間就展開了,我們就是安全+軍工+軍民融合,就是說企業的空間會更大,如果純信息安全,它可能就是幾百億的市場,如果是大安全,那可能是幾千億的市場,所以整個企業的空間很大。

2014年底,藍盾股份斥資3.9億元收購華煒科技100%股權,拓展軍工、高鐵領域的信息安全市場。2015年,以11億元收購中經電商及匯通寶100%股權。從B端走向C端,構建以“電商+安全”為核心的業務生態系統。2016年底, 5.82億元收購滿泰科技60%股權,進軍水安全領域。內外發展的同時,公司業績也出現了迅速的增長。營業收入由2013年的3.95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2.16億元,淨利潤也從3196萬元增加到4.14億元。

記者:您對這個增長規模覺得滿意嗎?符合您的預期嗎?

柯宗貴:我覺得還是一般般,還不是很滿意,雖然我不是很滿意,但是還是蠻高速的,有幾個方面我們其實還是把握的比較好,就是國內的整個政策形勢非常好,對信息安全其實非常重視,特別是國家安全委員會、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都是領導人牽的頭,說明對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視,有很多政策出來,等保1.0之後又出了等保2.0,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藍盾這幾年加大了技術的力度,你把產品做到極致,你就不愁市場。另外我們開始系統化佈局,這兩年我們在全國的佈局也是取得了成效,整個華南的佔比在上升,但是在整個體量裡面沒有北方上升那麼快。

記者:如果說未來十年能夠想到的、公司能夠涉及到這些領域潛力打100分的話,現在您已經做完了的能打多少分?

  柯宗貴:我經常跟他們說,我們還是在發展階段,應該說空間還是非常大,我覺得大概就是50分左右,後面空間還是很大,特別是現在等保2.0推出來之後,還有整個信息安全雲化了之後,又是一個更新換代。

記者:現在技術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像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像我們外行看得眼花繚亂,藍盾怎麼樣讓自己引領、站在時代的最前沿?

柯宗貴:我們有一個前沿研發中心,就是專門研究最新的技術和技術動向,全國信息安全AI就是我們提出來的,AI+安全,就是因為我們把握整個行業的動態,然後我們外面還有很多顧問團隊,硅谷有兩個顧問在那裡,他也是懂這個行業的,他跟我們物色了很多,經常要跟我們報告整個動態,另外我們會跟大企業會做很多溝通,大企業本身就有實驗室幹這個活的,我們跟華南師範大學也有合作,所以我們就保持著技術的常青樹。

記者:信息安全的AI是怎麼應用的?

柯宗貴:比如說勒索病毒一發生,第一天安全跟上來了,第二天它有幾十個變種,很多安全廠家、包括國際的安全廠家就要去升級規則庫,勉強頂上去了,第三天有幾百個變種,那大家就懵了,這就是傳統安全的缺陷。我們藍盾是不用升級庫的,它直接自動學習,上次在勒索病毒上就體現出來了,所以我們現在的人工智能,包括國家電網等很多單位都來跟我們做技術交流,這個技術在國際上已經算是一流的了。

  記者:人工智能在安全方面領域的應用,你們公司研發了多長時間?

嘉賓:其實也蠻長時間了,技術沉澱應該是有兩年時間,其實人工智能我很早就在做了。因為我們以前做過聲紋識別系統。

記者:講一下願景,現在公司在國內已經是比較知名的幾家公司之一,未來五年或者到十年,您想公司能到什麼樣的地位或者到什麼樣的前景?

  柯宗貴:目前我們在國內是一流的安全企業了,其實我的願景就是要做國際的一流安全企業,中國在信息安全要在國際上有話語權。

記者:這個好像很難。

柯宗貴:其實我們的軟件方面的能力已經是很OK的了,以前很多重要單位都是進口的,現在全部都是國產化代替,通過了資本市場的推動,其實也有好幾家安全公司完全有很大的研發實力,所以也可以面對國際上的競爭。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