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到底是公司养活员工,还是员工养活公司?

到底是公司养活员工,还是员工养活公司?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个定义。

【公司】泛指由老板控制,由众多员工参与劳动的生产组织,【员工】泛指公司里的工资劳动者。假定社会上只有公司与员工,没有其他劳动者。在此情况下来讨论问题。

一般人理解,公司销出产品,挣了钱,才有能力给员工发工资,让员工养家活口。所以有人说,公司养活员工。

也有人理解,员工为公司劳动,生产产品,创造价值,供公司销售,获取利润,是员工养活公司。

这两种说法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有时还真说不清。

不过,我们应该明白,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看,员工同时也是消费者,公司发给员工的工资,又构成了客户购买消费品的支付能力。我们常说客户是上帝。相应地说,员工兼消费者(客户)两种身份,也是上帝。从这个方面讲,员工养活公司又有了新的含义。

本来问题很简单。现在参合进市场竞争因素后就使问题复杂化了。

我们来看,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购买本公司产品,他可以把支付员工的工资理解成消费者支付本公司产品的价款。问题在于,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本公司的员工拿上公司发的工资很可能会购买其它公司产品,而非本公司产品。这样一来,本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就变成了其他公司的销售收入,而非本公司的收入。这时,为了争取客户(其他公司的工资劳动者),就不得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结果,大家都竞相降低本企业员工工资支出,以讨好客户。殊不知,等整个社会都在降低工资总额时,相应地整个市场的购买力都在下降。原本为增强单个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结果大部分客户都没钱消费了。使整个市场更加不景气,导致企业销售更难,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结果出现了我们都看到的现象:

企业产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而消费者急需消费却无钱购买。企业无力发工资不得不裁员,消费者为提高购买力却挣钱无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