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江夏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報導之「三農」篇


在希望的田野上——江夏區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報道之“三農”篇


1978年11月24日的冬夜,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紅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作為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江夏農村經歷了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免除農業稅,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到鄉村振興的變革,農村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農村、農業、農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希望的田野上——江夏區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報道之“三農”篇


法泗街桂子米種植基地(攝影:王運良)

 包產到戶:米袋錢袋鼓起來

“大集體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每天起早貪黑的,一年到頭也分不上二斤肉。大米飯不能頓頓吃,要多煮粥少煮飯,還要搭配南瓜和紅薯,不然年底就要超支。”家住三潭路社區的63歲的鄭婆婆親身見證了改革給農民帶來的實惠。

“分田到戶後,剛開始也比較困難,但是吃飽飯是沒問題的,再越往後日子就越好過了。”種了幾十年的田地後,如今鄭婆婆已經光榮“退休”,現在,她每天考慮的是如何讓家人吃得既營養又健康。“以前是沒有吃的,怕餓壞身體,現在是吃的東西太多,怕吃壞了身體。”

由於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及一系列惠農政策,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扭轉了農業生產長期停滯的局面,農業產量和產值大幅增長。據資料記載,1978年武昌縣的糧食產量248175噸,農業總產值僅為0.6705億元,到了2017年,江夏區農業總產值達103.86億元,農作物種植結構和產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實現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基本制度框架之下,國家不斷調整政策,先是允許農民自己賣糧,後來還可以加工糧食。到2006年,更是直接取消農業稅,給農民發放種糧補貼,打破了2000多年的“皇糧國稅”傳統。政策越來越活,負擔越來越輕,8億農民不僅是米袋子鼓起來,錢袋子也開始鼓起來。

談起四十年的變化,山坡街建國村70多歲的吳國柱老人連說幾個“想不到”。老人年輕的時候“愛折騰”,看到國家政策一步步放開,壯起膽子砸鍋賣鐵買了拖拉機和碾米機,在種田地之餘幹起了運輸和加工稻穀的副業。想不到不務正業的折騰幾年,竟然成了村裡首批“萬元戶”,第一批在村裡蓋起了紅磚樓房。更讓老人想不到的是,前些年因為修高鐵土地被徵用,政府為他和老伴買了養老統籌,每人每月都有2000多塊錢的養老金。如今兩個老人住在自己的小洋樓裡,種幾塊菜地,養幾隻雞,過著悠然見南山的舒坦日子。

據統計,1978年,武昌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94元,2017年江夏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69元,四十年時間,農民收入足足增長了209倍。


在希望的田野上——江夏區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報道之“三農”篇


山坡街高峰村


三權分置:死資源成為活資產

土地是農村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但是隨著農民進城務工潮的興起,土地似乎不再那麼重要,擱荒地隨處可見。怎樣盤活農村土地,推動農村產權有序流轉,喚醒農民手中的“沉睡資本”,變“死資源”為“活資產”?

2014年,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開始實施,即三權分置——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這一方面有助於集約化、規模化利用土地,實現農業現代化經營;另一方面,農民的承包權不變,只是把經營權流轉出去,有助於在維護農民權益的前提下,進一步釋放農村勞動力的活力。

山坡街高峰村地處偏遠,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窮則思變,在村支兩委幹部帶動下,村裡決定因地制宜,走種植苗木致富的路子。在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市場的情況下,村裡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武漢法雅園林公司進行合作。對方要求一次性流轉1000畝土地,形成連片基地。集體土地不夠,村幹部就跟村民做工作,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首批78戶敢於“吃螃蟹”的村民簽字同意流轉土地。

有了法雅園林的“破局”,幾年來,村裡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先後引進了張橋湖生態農業公司、武漢誠成苗圃園藝場等多家農業和苗圃企業,村集體和村民雙雙獲益。

“土地流轉後,不僅有了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還可以務工掙錢。”村民李玉果正是受益者之一。他說:“現在可以就近打工,每年還有上萬元的收入,兩樣收入加一起一年輕輕鬆鬆就有3萬多元。”

三權分置既解決了大量農民工在務工的同時牽掛家中“一畝三分地”的困擾,又讓有資金有技術的企業和個人在廣闊的農村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作為我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探索者和先行者,鄭店街推出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升級版。

2018年7月28日,對鄭店街綜合村的村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隨著一聲禮炮鳴放,以該村全體村民為股東的武漢慶祥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武漢紅桔園物業管理公司等3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正式揭牌成立,標誌著該村村民搖身變為“股東”,可以享有集體產權利益的“蛋糕”。

村裡先對所有的集體資產,細化成股份分給每位村民,集體土地流轉給企業後,村裡得的錢就會依據股份數,按比例分給村民。除此之外,村民還能以自家承包的土地經營權入股企業,獲得企業盈利分紅。

“以前黃土地,現在成了土黃金,以前出去打工土地擱荒沒人管,現在是回來‘寸土必爭’搶著要。”一位參加揭牌儀式的村民說。


在希望的田野上——江夏區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報道之“三農”篇


小朱灣(攝影:籍鵬飛)


 鄉村振興:綠水青山記鄉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江夏在鄉村振興這盤大棋上,早已提前謀劃,贏得了先手。

金秋時節,五里界小朱灣滿山遍野鬱鬱蔥蔥,色彩斑斕的樹葉與白牆黛瓦的農家院落相映成景,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美景成為人們迴歸田園的最佳去處。每逢週末,這裡遊人如織,農家樂日平均接待量約2000人次,高峰時期日接待近2萬人次。

小朱灣原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空心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實施美麗村灣建設後,化蛹成蝶,短短几年時間,建成花園式荊楚風格小鄉村,成為“美麗鄉村”的武漢樣本。如今的小朱灣,綠樹掩映青牆灰瓦,花兒點綴灣間小道,平整潔淨的道路,鬱鬱蔥蔥的綠化,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讓周邊市民一見鍾情,流連忘返。

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小朱灣“樣板間”的帶動下,如今全區已建成了像童周灣、舒謝灣等一批荊楚風韻濃厚的旅遊精品村,形成了沿梁子湖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觀光經濟帶。2017年,實現接待遊客550萬人次,綜合收入16.6億元,鄉村旅遊已經成為全區現代農業轉型的風向標。

除了打造和擦亮小朱灣這樣的“小確幸”,圍繞鄉村振興,江夏更在謀劃一篇波瀾壯闊的“大文章”。

2016年,區第五次黨代會提出“三區”戰略,毅然將生態立區擺在首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江夏的鄉村振興圍繞生態全面展開,每一個行動都打上了綠色標籤。從“三鄉工程”到“四三行動”,從農業大公園到全域旅遊,從“四水共治”到“三網”拆除,從“三風”行動到鄉村善治,每一個“大手筆”的背後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目前,全區現代農業產業逐漸形成中部107沿線現代農業示範區、東部梁子湖大道沿線都市農業生態休閒區、西部金水河沿線“四水”農業示範區、北部新老南環線現代農業創新服務區“三縱一橫”四個特色功能區;覆蓋全域的農業大公園整體規劃已經完成,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核心區50平方公里的田園綜合體建設全面啟動;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的各類休閒農業基地近200家;所有街道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將在今年底全部建成運行,轄區內斧頭湖等5大湖泊、28.9萬畝湖泊“三網”全部拆除,全面實施湖泊禁養、禁捕制度。隨著各項措施的推進,一個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民風淳樸、產業興旺的新農村正越來越觸手可及。

四十年風雨兼程,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四十載波瀾壯闊,見證了發展的奇蹟。歷史的巨輪駛進2018年新紀元,在希望的田野上,江夏必將再一次書寫新的輝煌!

江夏報全媒體記者 吳樹華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