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将儿子和江山都托付给诸葛亮,为何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

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倾蜀中之兵力伐吴,但却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后生小子”陆逊,羞愤交加的刘备为此一病不起,于是上演了白帝城托孤之举。

刘备将儿子和江山都托付给诸葛亮,为何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

刘备托孤的人有两个。第一个人是我们熟知的军师诸葛亮。

刘备将儿子和江山都托付给诸葛亮,为何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

刘备先是对诸葛亮说:我自从得到你之后,才成帝业,只是后悔没有听你的话,才遭此大败,我也快不行了,我的孩子还小,只能将此大事托付给你。诸葛亮说:希望陛下能够养好身体,不负天下所望。

刘备看到马良的弟弟马谡在旁边,就让马谡先退下,刘备对诸葛亮说:丞相,你觉得马谡之才如何?诸葛亮说:马谡是当世的英才。刘备说:不对,我看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你好好观察一下。

刘备将儿子和江山都托付给诸葛亮,为何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

刘备说:我也快死了,我有一个心里话,想和你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治理好蜀国的,终成大事的。如果阿斗可以辅佐,那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行,你就自己取而代之吧。

诸葛亮听了,惊慌失错,泣拜说:我一定尽心辅佐,别无他想。刘备让诸葛亮起来,坐到塌上,让刘永和刘理过来,对他们说:你们要记住,等我死了,你们兄弟三人,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丞相。然后让刘永和刘理两人拜诸葛亮。

刘备将儿子和江山都托付给诸葛亮,为何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

果然,刘备的“三心”换来了诸葛亮的“真”心,他泣拜表态,说了8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功搞定了诸葛亮后,刘备马上对另一位牛人进行托孤——虎将赵云,并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我与你是故交,一路风雨兼程,一路不离不弃,但此时却要分别了。我死之后,希望你能照顾好阿斗,千万不了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片真心。

刘备将儿子和江山都托付给诸葛亮,为何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

刘备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究竟是何用意呢?

刘备将儿子和江山都托付给诸葛亮,为何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

一是说明刘备充分信任赵云。要知道赵云不但忠心于刘备,而且还和刘备的接班子刘禅有很深的渊源。在长坂坡时,上演单骑救主好戏,成功将陷入曹营的刘禅救出。另一方面在吴蜀交恶时,孙夫人回江东时带上了刘禅,赵云和张飞联手拦江将刘禅救下。可以说没有赵云,就没有刘禅的今天。

刘备将儿子和江山都托付给诸葛亮,为何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

二是说明刘备还是“堤防”诸葛亮。诸葛亮的忠心刘备固然知道,但他毕竟知道儿子刘禅的能力,毕竟还是担心诸葛亮“图谋不轨”,不想让自己辛六苦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他把赵云纳入托孤两人组,一方面可以牵制诸葛亮,让其不能“为所欲为”,另一方面是为刘禅寻找双保险,万一有人在他死后想“谋反”,可以迅速平息。

总之,一文一武托孤大臣辅佐刘禅,可确保刘禅继位后政权稳定,刘备的超级政治才能令人钦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