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是对吴三桂的一个误会,真相其实很简单

吴三桂(1612——1678)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父亲是锦州总兵,舅舅是明末大将祖大寿。吴三桂年少英挺,擅长骑射,18岁时就已经成名。就这样一位优秀的杰出将领真的会为了一个红尘女子,而出卖自己的国家吗?其实真相远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简单!

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是对吴三桂的一个误会,真相其实很简单

吴三桂

崇祯四年(1631)年,后金皇太极率五万人马进攻明朝辽西的大凌河城,吴三桂的父亲吴骧奉命率军赶去救援,结果兵败逃亡,导致守城大将祖大寿不得不弃城逃往锦州。此战过后,吴三桂取代他的父亲被提拔为锦州总兵。吴三桂治军严格,手下精锐骑兵千人,被分成20队,50人为一队,每队设一领骑官。传说在战场上,吴三桂在自己的鞋筒里放着这20队的名签,一旦抽中那队,就有该队的骑官带队跟着他冲锋陷阵,绝不含糊!可以说吴三桂手中这支铁骑,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铁骑了。

后来在清军入关的松锦之战中,明军陷入绝境。是吴三桂用蒙古投降者的计谋,从大路突围,直奔杏山城,成为当时清军包围圈中少数突围成功的明军队伍!相传皇太极就十分佩服吴三桂的胆略计谋,曾发过感叹:吴三桂果然是条汉子!若得此人才,何愁天下不归我所有。(哎!谁也没想到最终吴三桂还是归了清朝,成为了遗臭万年的“汉贼”)这是后话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是对吴三桂的一个误会,真相其实很简单

松锦之战战略图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李自成叛军攻下大同、真定后一路杀向帝都北京。此时震动京师,崇祯皇帝决定放弃关外,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令他火速前来守卫京师。吴三桂当时是淮北以北所有明朝将领中实力最强的,统领着镇守宁远将近四万兵力的正规军。得到圣旨后,吴三桂却是勉强答应,率领大军进入山海关后缓慢推进。其实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已经是不看好大明朝了,也许是他自己也有想着逐鹿天下的野心。民间传说的,崇祯用他的家人和陈圆圆威胁吴三桂救援之事,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其中根本就没有关联!

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是对吴三桂的一个误会,真相其实很简单

李自成

而且他的家人当时被崇祯照顾的很好,根本就没有被软禁之类的!在吴三桂带领大军快要到达北京的时,这时候传来噩耗,北京被李自成攻下了,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了。吴三桂便马上点齐人马返回了山海关,在那里静看风云起!

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是对吴三桂的一个误会,真相其实很简单

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

其实当年陈圆圆最先见到是崇祯皇帝,后来才见到吴三桂。那个时候正值明朝末年,内有起义军风起云涌,外有满人虎视眈眈,弄得大明朝廷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更是心神俱疲,这时崇祯皇帝被军国大事搅得头昏脑胀,根本没有心思重结新欢,对陈圆圆只是欣赏,没有收纳之意。陈圆圆在宫中盘桓了两三个月,终究没能投入皇帝的怀中,周皇后只好打发她返回了田府。也是在田府,吴三桂前来拜访的时候见到了陈圆圆,从此对陈圆圆也就上了心,这才有了吴三桂的红颜知己!

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是对吴三桂的一个误会,真相其实很简单

真正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是李自成。李自成攻破京城后,也将当时留在京城的吴骧(吴三桂父亲)及家人都作为人质。希望吴三桂投降他,由于吴三桂拖得时间太久,李自成就下令杀了吴骧和他的家人,野史中好像还记载着陈圆圆被李自成的手下李宗敏霸占。这让吴三桂是悲愤交加,父亲被杀,爱妾被占。在一番力量比对之后,吴三桂正式向清朝投降,放清军入关,并联合清军击败了李自成。吴三桂也正式被清朝封为平西王!

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是对吴三桂的一个误会,真相其实很简单

后人对吴三桂的评价不一。大部分都认为是他的野心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是他与清朝勾结,引狼入室才灭亡了汉人的统治!因此吴三桂也被钉在了“汉奸”的耻辱柱上!其实现在说来,吴三桂也只是有一时的野心,就像康熙年间出兵反清复明后的败亡,这也是他当时的野心所致。另一个方面,促使他引清军入关的举动,也是因为家仇私恨,借刀杀人罢了。因为当时家人爱妾被李自成迫害,再比对他和李自成之间的力量悬殊后,借用清军这把刀杀仇人而已!而“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只是明末诗人吴梅村羞辱吴三桂所写的诗《圆圆曲》中骂吴三桂的一句而已!

不过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始终是坐实了他“汉奸”的名分。就如钱谦益一般,有些错犯了再去补救,也是无济于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