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貸款了嗎?長租公寓玩的不是租房,而是金融

你被貸款了嗎?長租公寓玩的不是租房,而是金融

長租公寓玩的不是租房,而是金融;回租貸玩的不是手機,也是金融;這些中介們做著無本萬利的買賣,玩的是高級版的P2P和空手套白狼的絕好生意,販毒都沒它來錢快;違約金、滯納金、手續費等貸款玩法已是低端玩法,租房貸,手機回租貸、求職貸、培訓貸、套路貸等穿上合法馬甲的貸款層出不窮,一不小心就被貸款,貸款人很容易陷入拆東補西的貸款惡性循環中。透過如下幾個案例,看你被貸款了嗎?

一.長租公寓不是玩租房的,是玩金融的

前些日子,北京房租暴漲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一大波吃瓜群眾本想著湊湊熱鬧,跟著大潮罵罵被坑過的中介和令人不滿的高額中介費,沒想到後續竟挖出猛料。長租公寓不是玩租房和服務的,人是玩金融的,此消息讓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讓人擔憂。

很多人納悶了,中介就是中介,哪怕盤下了很多房源他也是中介,房子租不出去頂多虧點錢唄,實在抗不下去大不了付個違約金,充其量也就是玩服務和租房的,怎麼就玩起了金融?

事實上,租房貸的主要模式分為如下幾步:

1.中介和房東聯繫,承諾包租,錢由中介按月或按季支付,同時中介還會把房裡給裝修了,對房東來說簡單,省心。

2.中介和租客聯繫,號稱支付寶信用積分滿700即可押一付一,押0付一,來吸引租客,每月還有專門的人給深度清潔房間一遍,對租客來說,不用押一付三,押一付六,方便,實惠。

3.籤合同後,租客發現,每個月的租金不是打給房東,也不是打給中介的,而是需要打給某某金融公司的。租客想著,人家那麼大的公司和品牌,很多人都這麼籤,也就跟著簽了。而且,長租公寓還推出了多種金融產品和付款方式,還可以選擇“等額本金”或“等額本息”的方式還款。

4.還款時,租客才發現,自己籤的不是租房合同,而是貸款合同,,租客以個人信用做承諾,通過綁定身份證和銀行卡獲得了金融公司一年的租金貸款,金融公司一次性把12個月的租金全部打給了中介,然後租客一個月一個月慢慢的還給金融公司錢,同時還要支付5.8%的“服務費”。而中介呢?金融公司已經將一年的租金一次性付給了他們。

5.長租公寓跑路,想要維權?對不起,字是租客籤的,合同是租客和金融公司的,與中介何干?房東收不回租金,心裡憋著,想趕租客走,可租客已把房租給交了啊。

6.中介拿了金融公司付的那麼多錢怎麼用?租更多的房,騙更多的人亦或投資到其它地方,以此往復。每扣一個租客的錢,就能發展出3個新下線,而這3個新下線的錢全部扣下,可以再發展出9個新下線,於是規模和資金池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

你被貸款了嗎?長租公寓玩的不是租房,而是金融

至此,吃瓜群眾才發現,中介做的是無本萬利的買賣,人玩的是高級版的P2P,是空手套白狼的絕好生意,北京房租爆漲,長租公寓瘋狂拿房,是中介公司利用租房客的錢和信用作背書,催起來的。原則上,只要有源源不斷的新客戶進場,媒體不曝光,吃瓜群眾繼續吃瓜看戲,長租公寓則永遠輝煌。

據悉,自如與京東金融合作開發的“自如白條”、蛋殼公寓與凡普金科旗下“會分期”、“應花分期”、“任買分期”三家合作的租金貸產品;而今年3月,上海因資金鍊斷裂而倒閉的愛公寓,合作的互金公司則有平安月付和元寶e家。

揹著租房馬甲的貸款,帶著租客和房東逛飈突進,這些長租公寓利用法律盲區侵犯租客和房東的權益,以空手套白狼的形式套取大量貸款資金用於自身發展,把風險轉移給房東和租客以及全社會,而把所有的利益留給自己。這些長租公寓,真的可能一夜爆倉,從而引發劇烈的社會動盪。

二.回租貸玩的不是手機,也是金融

近日,人民日報刊文 “部分校園現回租貸 警惕校園貸穿上新馬甲”,多地警方破獲回租貸案件,部分網絡借貸平臺將“現金貸”變身為“回租貸”,通過租用學生手機,向學生變向發放貸款。

手機“回租貸”的主要運作模式大體分為5步:

1.用戶(學生)將手機“賣”給平臺,但手機所有權和使用權實際未發生轉移;

2.平臺“評估”手機價款,在此期間平臺要求學生填寫身份證信息、學生證、銀行卡信息、緊急聯繫人、蘋果ID或其它賬戶信息、調取3-6月的通話記錄等等簽定合同;合同中設置隱含條目,設置繁瑣的提前還貸條件或逾期不提醒等各種方式;

3.平臺放款,學生實際獲得的相應借款中會扣除一部分所謂的“服務費”、“評估費”和“租賃費”;

4.手機“回租”,因實際未轉讓手機所有權,平臺以手機“回租”方式,與學生約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購價格(即還款金額)。

5.回租期到期後客服人員致電,只要繳納續期費就可以一直使用貸款,同時,平臺方會推薦下一個平臺供申請人去借款,服務費、手續費會一家比一家高,以拆東牆被牆的還款模式讓大學生不斷借款堵窟窿。一旦還不起錢,平臺方還會讓學生成為代理,少付服務費和利率。直到學生還不起時,就和所有欠錢的套路一樣,電話騷擾,堵門威脅,迫使還錢或再度貸款。

你被貸款了嗎?長租公寓玩的不是租房,而是金融

而同時還有求職貸,培訓貸等馬甲變向發放貸款,“一些大學生求職時遇到一些開出優厚薪酬的公司,但是與公司簽訂實訓就業協議時,大學生還需要交付一筆高額的培訓費用。很多學生無力繳納,此時公司人員就會表示可以先在公司或者第三方貸款,等掙了工資每個月再還進去。很多大學生都稀裡糊塗地辦了,但是公司承諾的高薪一分錢都沒拿到,反而因為辦理了這個所謂的培訓貸,欠下了上萬元的貸款。”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要求清理整頓變相現金貸業務。文中指出,以手機回租形式放貸的平臺過百,註冊客戶數百萬,基本鎖定大學生,年化利率300%以上,個別超過1000%。變相現金貸有四大“套路”:一是手機回租形式放貸,如“樂回租”;二是貸款過程中搭售商品,變相抬高利率,或是強行要求辦會員卡,如“MO9信用錢包”;三是故意導致借款人逾期,即用戶按時還款卻還不上,數日後平臺通知他逾期,收取高額逾期費;四是通過虛假購物再轉賣放貸,如“51閃電購”。

實際上,這些回租貸,求職貸穿著馬甲也是在鑽法律的空子,我國高利貸,以年利率是否超過36%為標準,而這些貸款的日利率通常為0.067%,借款週期為7日。其年利率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實際上,平臺私底下收取的高額費用,都是以“租賃費”“手續費”“服務費”等名義收取的,鑽了法規的“空子”。

三.借7千元竟要還70萬?

近日,安徽合肥市民汪女士遭遇了“套路貸”,起因是她相信了電梯裡的一則小廣告,隨後,她從最初的打算借款7000元錢,幾個月後變成了被要求還款70萬。

“套路貸”運作模式如下:

1.貸款公司在電梯裡,公交車,小區牆上,貼吧,論壇裡打“零用貸”“買車貸”“裝修貸”等小廣告。

2.汪女士通過電梯廣告聯繫貸款公司,提供身份證,家庭地址、電話號碼、銀行卡信息後,與貸款公司簽了一張空白合同,待貸款人按手印後放款。汪女士表示,其中借了7000元,扣除1600元手續費,到手5400塊錢,每個星期還701塊錢。

3.合同到期時,汪女士如約打款,貸款公司故意過了合同時間點才收錢,藉機收取高額逾期費。同時貸款公司業務人員給汪女士介紹了另外兩家類似的貸款公司,就這樣汪女士就又在這兩家貸款公司分別借了7千塊錢。為了還清貸款,汪女士拆東牆補西牆,不停貸款,到今年六月底,不知不覺與20多家貸款公司簽訂了合同。

4.汪女士貸款越滾越多,車子和房子都已經盤進去了,到現在還不夠,現在已經大概還進去50多萬,大概還有20多萬才能結清。直到無力償還時,催款人上門討債,各種騷擾。

你被貸款了嗎?長租公寓玩的不是租房,而是金融

警方偵破此案後發現,這些小額貸款公司就是臨時作坊,有的還沒有營業執照。為規避法律責任,只與借款人籤空白合同,合同設置的還款期限精確到了還款當日的時間點。在對貸款人的選擇上,這種貸款公司並不需要對貸款人的資產或者是還款能力進行審核,相反,他們對那些可能還不起款的客戶更感興趣。

據警方初步統計,與該案件有關的受害人已經達到了2400多人,涉案金額高達2000多萬元。警方提醒,急需用錢也需要通過正規渠道,不可輕信小廣告,避免掉入“套路貸”的陷阱。

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重拳出擊,打擊各種不良的金融貸,校園貸和長租貸,有效遏制不良貸款的蔓延勢頭,網絡借貸也不敢明目張膽地亂來;但是他們卻另類套路,迴避監管視線,是因為販毒和搶錢都沒這來的錢快呀!層出不窮的套路貸,讓小編不得不驚歎國人的金融創新能力和詐騙能力。

同時,讓我們驚訝的是,明明一眼就看出來的套路,好多人雖說受過教育,但法律意識,合同意識以及財務知識遠遠匱乏,而社會中往往有一大波人又想著不勞而獲,走歪門斜道發財致富,利用拜金主義,虛榮,攀比心理,人性的弱點大行其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