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了千年的儒家思想——格物致知!

被误读了千年的儒家思想——格物致知!

说明:本文字根据多年学习总结的体悟,汇集了当代开明大德的智慧,本人愚钝,不可能有此体悟,之所以发表出来,是因为,当前还有很多人在头条上传播各种曲解儒家本意的思想误导学人。

误解:认真研究探求事物的原理,就能获得真知。

这一解读,受王阳明影响最大,古代士大夫垄断文化,知识不能广泛交流,王阳明年轻的时候,不太懂《大学》中的这句话,以为是研究穷理的意思,还闹出格竹子的笑话。后人以讹传讹,流布深远。以至于清末民国,第一批有私塾背景的留学生们把西方的物理学翻译为“格致学”。一直到今天,大量的专家、学者还沿用这一错路观点。

被误读了千年的儒家思想——格物致知!

正解:格除物利益的熏染,就可以恢复本有的智慧。

互证:

1、 为政以德,有耻且格(格除)

2、 《四十二章经》云:使人愚弊者,爱与欲也!

3、 无欲则刚!

4、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无私欲的人)

6、 择不处仁,焉得知!

7、 佛言:三无漏学:戒、定、慧(戒行能产生定力,定力能产生智慧)

被误读了千年的儒家思想——格物致知!

生活验证:利令智昏!财迷心窍!

被误读了千年的儒家思想——格物致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