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查完字典才知道,金庸原著张无忌心里周芷若和赵敏都想娶!

说一个相信大多数人误读的情节,包括我最早也是误读了的,真是文化水平不足啊。这个

误读造成的的影响是挺严重的。

《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五回“屠狮有会孰为殃”,张无忌和赵敏去救谢逊,来在少室山下,发现少林寺戒备森严,准备先住下来。结果找到潜伏在少室山下图谋杀谢逊报独子之仇的杜百当易三娘家。

误读!查完字典才知道,金庸原著张无忌心里周芷若和赵敏都想娶!

赵敏编了一通谎话来借宿,易三娘真是人精,一眼识破了他们俩的情侣关系,准备玉成好事。注意下面一段中的一个关键词!

当晚二人和那老农夫妇同桌共餐,居然有鸡有肉。张无忌和赵敏故意偷偷捏一捏手,碰一碰肘,便如一对热恋私奔的情侣,蜜里调油,片刻分舍不得。初时还不过有意做作,到后来竟是纯出自然。那婆婆瞧在眼里,只是微笑,那老农却如不见,只管低头吃饭。

饭后张无忌和赵敏入房,闩上了门。两人在饭桌上这般真真假假的调笑,不由得都动了情。赵敏俏脸红晕,低声道:“我们这是假的,可作不得真。”张无忌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吻了吻她,低声道:“倘若是假的,三年两载,又怎能生得个娃娃,抱回家去给你爹爹瞧瞧?”赵敏羞道:“呸,原来你躲在一旁,把我的话都偷听去啦。”

张无忌虽和她言笑不禁,但总是想到自己和周芷若已有婚姻之约,虽盼将来一双两好,总须和周芷若成婚之后,再说得上赵敏之事。此刻温香在抱,不免意乱情迷,但终于强自克制,只亲亲她的樱唇粉颊,便将她扶上床去,自行躺在床前的板凳之上,调息用功,九阳真气运转十二周天,便即睡去。

赵敏却脸热心跳,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直至深宵,正朦朦胧胧间,忽听得脚步声响,自远而近,有人迅速异常的抢到了门前。她伸手去推张无忌,恰好张无忌也已闻声醒觉,伸手过来推她,双手相触,互相握住了。

很多人望文生义,觉得这里的“一双两好”,指的是周芷若和赵敏两人,以为张无忌是想两个都娶,周粉还说赵敏要做小。

关键在“一双两好”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呢?后来经人提示,去网上搜,结果如下:(摘自百度百科)

一双两好:比喻夫妇十分般配。

【出处】: 宋·曾糙《高斋漫录》记载:夫成郎中相貌丑陋,岳母很厌恶他。新婚之夜,成写了一首诗:“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举例造句】: 今日有缘,遇见这位姐姐,少不得要寻个才貌兼全的少年公子,替他撮合,做个一双两好的夫妻。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七回。

有次去书城,一时兴起去了词典区,这个是当前最权威的汉语词典了吧。

误读!查完字典才知道,金庸原著张无忌心里周芷若和赵敏都想娶!

误读!查完字典才知道,金庸原著张无忌心里周芷若和赵敏都想娶!

误读!查完字典才知道,金庸原著张无忌心里周芷若和赵敏都想娶!

《汉语大词典》第一卷,对“一双两好”的解释毫无歧义。

只有一个:谓一对正相匹配的夫妻!

周粉装睡,说这个不是金庸的本意,就是张无忌这个渣男想两个都娶。

直到最近,细读原著时,发现了一个铁证!“一双两好”真的就是形容夫妻般配,而不是从字面上看似的娶两个!证据来自一部著名武侠小说(不用说名字了吧)第三十三回。

......这位宋青书兄弟是武当派后起之秀。他和周姑娘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当真是门当户对,一双两好。他二人双双路过此间,丐帮邀他二位作客,共饮一杯,何以明教教主竟来横加干预?......

上面这段不存在任何歧义了吧!33回和35回的两处“一双两好

”,相隔也就纸质书100页不到,金庸不会对同一个词作截然相反的理解吧?要知道金庸的古文底子是极好的。

这里“虽盼将来一双两好”的对象是赵敏,我认为在这里,张无忌的心理活动,其实是在说:与周芷若的婚约是必须履行的(仁义无边的他必须遵守承诺,这是还未真相大白,赵敏仍然蒙冤),但怎样才能和心中真爱赵敏“一双两好”呢? 实在是没办法,无可奈何啊。“虽盼”两字清楚地道出了这种无奈。

我们可以换一个词来重新读一下这句:

张无忌虽和她言笑不禁,但总是想到自己和周芷若已有婚姻之约,虽盼将来(与赵敏)双宿双飞,总须和周芷若成婚之后,再说得上赵敏之事。

知道周芷若是真凶后,张无忌是什么心情呢?

张无忌心中那才是万分的过意不去,怔怔的望着她,只见她容颜憔悴,双颊瘦削,体会到这几个月来她所受的折磨当真非人所堪,心下好生怜惜,伸臂抱住了她,颤声道:“敏妹,是……是我对你不起。”他这么一抱,火摺登时熄了,地牢中又是黑漆一团。他又道:“若不是你聪明机灵,胡涂透顶的张无忌要是将你杀了,那便是如何是好?”

赵敏笑道:“你舍得杀我么?那时你认定我是凶手,可是见到我时怎么又不杀?”

张无忌一呆,叹道:“敏妹,我对你实是情之所钟,不能自已。倘若我表妹真的是你所杀,我可不知如何是好了。这些日子来真相逐步大白,我虽为芷若惋惜,却也忍不住心下窃喜。”赵敏听他说得诚恳,倚在他的怀里。良久良久,两人都不说话,仰起头来,但见一弯新月斜挂东首,四下里寂静无声。

是“心下窃喜”,偷着乐啊

因为可以“问心无愧”地取消与周芷若的婚约了,可以和赵敏“一双两好”了!

现在提到张无忌,满屏的“渣男”,这个误读绝对是非常重要原因。我个人并不认为张无忌渣,金庸小说中,我现在最喜欢的男主就是张无忌。

张无忌确实做过同娶四美的梦,那也不过是“在白天从来不敢转的念头”(第29回)。第40回写得更是明白:

有时他内心深处,不免也想:“要是我能和这四位姑娘终身一起厮守,大家和和睦睦,岂不逍遥快乐?”其时乃是元末,不论文士商贾、江湖豪客,三妻四妾实是寻常之极,单只一妻的反倒罕有。只是明教源自波斯,向来诸教众节俭刻苦,除妻子外少有侍妾。张无忌生性谦和,深觉不论和哪一位姑娘匹配,在自己都是莫大的福泽,倘若再娶姬妾,未免太也对不起人,因此这样的念头在心中一闪即逝,从来不敢多想,偶尔念及,往往便即自责:“为人须当自足,我竟心存此念,那不是太过卑鄙可耻么?”

这样的念头是白天不敢转的,在心中一闪即逝从来不敢多想偶尔念及就觉得自己卑鄙可耻!所以我不认为张无忌真的在心中认真考虑过同娶二人甚至四人。

全书除了29回和40回两处外,另外唯一一处同时提及二女婚嫁的,就是上面回答里的那段,那个“一双两好”。

所以,我认为这个误读的影响是挺严重的

强调“误读”(当然是我个人的看法,不是官方的),就是认为让一些人的理解产生了偏差,确实评论区里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我想再明确表达一下自己的个人理解,但是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基于修订版原著而非电视剧剧情。至于为什么特别强调修订版,后面会有阐述。

我个人的观点是,金庸梁羽生虽然写的是武侠小说,背景是通常三妻四妾的古代,但他们的思想已经是新派的了,对于婚姻观,基本是现代的一夫一妻思想了。金庸小说里,除了最后一部其实是反武侠的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做了皇帝的段誉(可能还是掉进脂粉堆里的虚竹)外,基本都是一夫一妻的感觉。

说回张无忌,我个人认为,他内心也是觉得只能娶一个妻子的,没有认真考虑

娶两个以上。四女同舟时的绮梦,不过是一晃而过的念头,谁没有做过春梦呢。

再明确表达一下我个人对回答里那个情节的解读:我认为,在这个时点,张无忌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内心真爱是赵敏,而且只希望与赵敏双宿双飞,并没有同时娶赵周的想法。但是,他的希望与现实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在那个时点,他必须娶周芷若,就算周芷若在喜堂上已经当众宣布“恩断义绝”,张无忌还是认为他不能毁约。可以换一个词来再体会一下这句话:

张无忌虽和她言笑不禁,但总是想到自己和周芷若已有婚姻之约,虽盼将来(与赵敏)双宿双飞,总须和周芷若成婚之后,再说得上赵敏之事。

说张无忌见一个爱一个,那是因为故事情节的进展,他的真爱是最后出场的(40回的书里赵敏23回才出场,也真是绝了)。

最早认识的是周芷若,只相处了一天,欠了点情(喂了一顿饭)。

接着是杨不悔,纯粹的兄妹之情。

殷离,除了咬了一口其实当时张无忌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朱九真,少男初恋,后来也淡忘了。

村女(注意当时连名字都不知道),感觉像母亲产生亲切感,又刚从朱九真的初恋和朱家骗局里解脱出来,体会到母亲临终那句“漂亮女人会骗人”,觉得“丑女”对自己好,又不忍让她难受,就答应娶她。要不是蛛儿咬定只爱蝴蝶谷的那个张无忌,真不知道后面该如何收场(真的让殷离死去?)。

小昭,张无忌对她其实基本是对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妹子的怜惜之情。

周芷若回来了,赵敏登场了,张无忌的感情主要还是围绕在她俩身上。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为什么选择了赵敏?​

误读!查完字典才知道,金庸原著张无忌心里周芷若和赵敏都想娶!

为什么我认为张无忌没有认真考虑过娶两个以上,那是我认真读了原著以后的体会。评论区里有人指出我是误读,说张无忌就是想同娶二人甚至四人。那我们来看看原著吧。

先来看看那个四女同舟时的绮梦

殷离怒道:“是爹爹不好,我才不怕他呢!他为甚么娶二娘、三娘?一个男人娶了一个妻子难道不够么?爹爹,你三心两意,喜新弃旧,娶了一个女人又娶一个,害得我妈好苦,害得我好苦!你不是我爹爹,你是负心男儿,是大恶人!”

张无忌惕然心惊,只吓得面青唇白。原来他适才间刚做了一个好梦,梦见自己娶了赵敏,又娶了周芷若。殷离浮肿的相貌也变得美了,和小昭一起也都嫁了自己。在白天从来不敢转的念头,在睡梦中忽然都成为事实,只觉得四个姑娘人人都好,自己都舍不

得和她们分离。他安慰殷离之时,脑海中依稀还存留着梦中带来的温馨甜意。

这时他听到殷离斥骂父亲,忆及昔日她说过的话,她因不忿母亲受欺,杀死了父亲的爱妾,自己母亲因此自刎,以致舅父殷野王要手刃亲生女儿。这件惨不忍闻的伦常大变,皆因殷野王用情不专、多娶妻妾之故。他向赵敏瞧了一眼,情不自禁的又向周芷若

瞧了一眼,想起适才的绮梦,深感羞惭

后来,座船要沉,在桅杆上坐以待毙时,想到的还是“不能同时娶她们为妻”

这时桅杆离海面已不过丈余,海中浪涛泼了上来,溅得各人头脸皆湿。赵敏忽然笑道:“张公子,咱们和你死在一起倒也干净。小昭阴险狡狯,反倒不能跟咱们一起死。”这几句话虽以玩笑口吻出之,但含意情致缠绵。

张无忌听得甚是感动,心道:“我不能同时娶她们为妻,但得和她们同时毕命,也不枉了。”看看赵敏,看看周芷若,又看看怀中的殷离。只见殷离仍然昏迷不醒,赵周二女均是双颊酡红,脸上溅着点点水珠,犹似晓露中的鲜花,赵女灿若玫瑰,周女秀似

芝兰,霎时之间,心中反感平安喜乐。

有种说法,说“张无忌不懂得拒绝”,他没有拒绝过吗?其实有的,还是两次,不过好像做得确实不漂亮。

第三次小酒店心有灵犀的相会中

赵敏低声道:“你和她已有白首之约,是吗?”张无忌道:“是,我原不该瞒你。”赵敏道:“那日我在树后,听到你跟她这般甜言蜜语,恨不得立刻死了,恨不得自己从来没生在这世上。那日我冷笑两声,她一报还一报,也来冷笑两声。可是……可是你却没跟我说过半句教我欢喜的话儿。”

张无忌心下歉仄,道:“赵姑娘,我不该到这儿来,不该再和你相见。我心已有所属,决不应再惹你烦恼。你是金枝玉叶之身,从此将我这个山村野夫忘记了罢。”

赵敏拿起他手来,抚着他手背上的疤痕,轻声道:“这是我咬伤你的,你武功再高,医道再精,也已去不了这个伤疤。你自己手背上的伤疤也去不了,能除去我心上的伤疤么

?”双臂搂住他的头颈,在他唇上深深一吻。

濠州婚礼喜堂之上

张无忌想起她以郡主之尊,不惜抛头露面,在群豪之前求恳自己别要行礼成婚,原是出于对自己的一片痴心,不由得心软,柔声道:“赵姑娘,事已如此,你还是一切……一切看开些罢。我张无忌是村野匹夫不配……不配……”

张无忌居然是两次拒绝了心中的真爱,这是有心娶两个的表现吗?话说张无忌的拒绝看来真的是起了反作用,居然总是强调已有白首之约、自己不配,为什么不说“我心中爱的是周芷若呢?”(是啊,为什么呢)。

赵敏第一次听他叫自己为“敏妹”,心中说不出的甜蜜,但一转念间,想到父母之恩,兄妹之情,从此尽付东流,又不禁神伤。

张无忌猜到她的心意,却也无从劝慰,只是想:“她此生已然托付于我,我不知如何方能报答她的深情厚意?

芷若和我有婚姻之约,我却又如何能够相负?唉!眼前之事,终是设法救出义父要紧,这等儿女之情,且自放在一旁。”勉力站起,说道:“咱们走罢!”

第一次称呼“敏妹”后,张无忌内心还是矛盾,没有丝毫两个都娶了的想法吧?

另外,注意到没有,上面这段和“一双两好”那段一样,也是强调赵敏的感情与芷若的婚约间的矛盾。这时张无忌的心情,已经明显不同于四女同舟时了,那时是“只觉得四个姑娘人人都好,自己都舍不得和她们分离”。

在屠狮大会上,还是反复强调婚约和喜堂上随赵敏而去对周芷若的“伤害”:

张无忌对赵敏虽情根深种,但总想自己与周芷若已有婚姻之约,当日为了营救义父,迫不得已才随赵敏而去,料想周芷若温柔和顺,只须向她坦诚说明其中情由,再大大的陪个不是,定能得她原恕,岂知她一怒之下,竟然嫁了宋青书,这时心中的痛楚,可远甚于昔时在光明顶上被她刺了一剑。

真相未明的情况下,张无忌还是认为婚约是要守的。这里再一次写出了向往与现实的冲突,又一次用了“”字(可以对照上面回答“一双两好”时也有一个“虽”字)。还是没有任何想同娶二人的迹象吧。

屠狮大会上,张无忌反应挺大,与其说是因为周芷若嫁人,不如说是因为她“嫁”的那个人是宋青书,那个叛门弑叔的不义之徒。张无忌认为周芷若自暴自弃嫁人、性情大变、手段凶残,都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是自己“害了”周芷若。仁义豪侠的张无忌内心歉疚,还想遵守婚姻承诺。

张无忌心想:“芷若嫁于宋师哥,实非本心所愿,想当日她和我流落海外,双栖孤岛,何等亲爱?我二人山盟海誓,互不相负,言犹在耳,岂能毁之一旦?这都是我实在太对不起她。竟在拜堂成亲的大喜之日,当着满堂宾客之前,和敏妹双双出走。芷若是一派掌门,千金之体,我这般欺负凌辱于她,怎不教她切齿恼恨?今日峨嵋派倒行逆施,实则都是种因于我。”心下越来越是不安,又从木棚中出来,走到峨嵋派之前,向周芷若道:“芷若,种种都是我对你不起。宋师哥害死莫七叔,此事终须作个了断。我瞧宋师哥不如随同俞二伯、殷六叔回返武当,向宋大伯领罪的为是。”

周芷若冷笑道:“张教主,我先前还道你是个好汉子,只不过行事胡涂而已,不料竟是个卑鄙小人。大丈夫一人作事一身当,你害死了莫七侠,何以却将罪名推在外子头上?”

张无忌吃了一惊,道:“你……你说我害死莫七叔?我……哪有此事?”

周芷若道:“害死武当莫七侠之事,全是朝廷汝阳郡主从中设计安排,你何不叫她出来,跟天下英雄对质。”

张无忌心想:“敏妹得罪了六大门派,这场中她的仇人只怕比我义父还多,如何能让她露面?芷若抓住了这个关节,便来诬陷我和敏妹。唉,千错万错,总是那日我在婚礼中舍她而去的不是。”牙齿咬着下唇皮,转身便走。忽听得峨嵋派中一人大声说道:“想不到明教张教主竟是如此卑鄙懦怯的小人,见到我们霹雳雷火弹的厉害,挟了尾巴便逃。”张无忌停了脚步,却不回头,心道:“我也不必去瞧这话是谁说的,峨嵋派不论如何辱骂,我都是罪有应得。”只听得身后嘲笑之声越来越响,张无忌不再理会,回归明教木棚。

“其后真相逐步揭露,周赵二女原来善恶颠倒,”......

张无忌精通医药,知道处子臂上点了这守宫砂后,若非嫁人或是失身,终身不退。他先前听了静慧和贝锦仪的言语,尚自将信将疑,此刻亲眼得见,更无半分怀疑,霎时之间,心中转了无数念头:“嫁宋青书为室云云,果然全无其事。她为甚么要骗我?为

甚么存心气我?难道当真是为了那‘当世武功第一’的名号?还是想试试我心中对她是否尚有情意?”转念又想:“张无忌啊张无忌,周姑娘是害死你表妹的大仇人,她是处女也好,是人家的妻室也好,跟你又有甚么相干?”但见周芷若实在怕得厉害,不忍便推开她

不提婚约了,不相干了,只是不忍心,没有马上推开她。

只见周芷若站起身来,脸上略有宽慰之色。张无忌叹道:“别人闲事咱们不用多管了。”回头说道:“敏妹,咱们该得走了。”那知这一回头,却不见赵敏。

非但婚约不提了,更是“别人”、“闲事”了。然后就是终章40回的“总结”

有时他内心深处,不免也想:“要是我能和这四位姑娘终身一起厮守,大家和和睦睦,岂不逍遥快乐?”其时乃是元末,不论文士商贾、江湖豪客,三妻四妾实是寻常之极,单只一妻的反倒罕有。只是明教源自波斯,向来诸教众节俭刻苦,除妻子外少有侍

妾。张无忌生性谦和,深觉不论和那一位姑娘匹配,在自己都是莫大的福泽,倘若再娶姬妾,未免太也对不起人,因此这样的念头在心中一闪即逝,从来不敢多想,偶尔念及,往往便即自责:“为人须当自足,我竟心存此念,那不是太过卑鄙可耻么?

综上,我个人认为,虽曾做过春梦,但张无忌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要娶两个甚至四个,是遵从一夫一妻制的。在真相未白,与周芷若的婚约没有取消前,他是准备娶周芷若的,赵敏只能搁置,虽是内心所向,却也无可奈何。真相大白后,张无忌

没有半分犹豫,直接明示了与赵敏的关系。

希望有不同意见的人能摘点原文来讨论一下。当然,原始回答里那个“一双两好”请不要作为论据提出来了。这就是我反复强调“误读”后果挺严重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倚天屠龙记》这部著作,对金庸有特别的意义。从连载版、修订版、新修版的修改来看,产生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天龙八部》新修改大改结局,简直可称是反转,但感觉好像还没有倚天看似变动不大的结尾修改反响大。

张无忌的性格,从连载版前半部的聪明伶俐、快意恩仇,渐渐变成了连载版后半部的仁义豪侠了。修订版为了统一,把前半部体现张无忌性格的情节做了不少修改。我在这里摘一段百岁寿诞上的文字,看看当年连载的时候,张无忌是多么的“可怕”:

无忌扑到母亲身上,大叫:“妈妈,妈妈!”但殷素素自刺已久,支持了好一会,这时已然断气。无忌悲痛之下,竟不哭泣,

从母亲身上拔出匕首,血淋淋的握在手里,瞪视着空闻大师,冷冷的道:“是你杀死我妈妈的,是不是?”空闻陡然间见此人伦惨变,虽是当今第一武学宗主的掌门,也是大为震动,经无忌这么一问,不自禁的退了一步,忙道:“不,不是我。是她自尽的。”无忌眼中泪水滚来滚去,但他拚命忍住,说道:“我不哭,我一定不哭,不哭给这些恶人看。”他拿着匕首,从厅左慢慢走到右,将这三百余人的面貌长相,一一的记在心里,脑海中响着母亲的那两句话:“要慢慢的等着,只是一个人也不要放过。”上得武当山来之人,不是武学大派的高手,便是独霸一方的首脑人物,既敢来向张三丰和武当七侠惹事生非,自是胆量气魄在在高人一等,但被无忌这般满腔怨毒的一瞪,人人心中竟是不禁发毛

现在大多数看原著的人,估计看的是新修版居多吧。新修版把张无忌又改得越来越花心了。修订版张无忌对小昭的内心称呼,很多时候是“孩子”,新修版都改成了“妹子”。即将东西永隔的时候,张无忌还想和小昭一同跳下海去永远不起来了,这是连始终是张无忌

最最最最看重的义父也不顾了。结尾和后记越改越微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