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吗?

谈及王阳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原名王守仁,号阳明,明朝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学成就之高,对后世影响极广。尤其是“知行合一”的修为准则和“心学四决”,最是他心学研究的最高成就。

民间向来认为,中国儒家有两个半圣人,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就是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由此可见王阳明在修为致道上的崇高地位。

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吗?

王阳明的心学博大精深,因其内涵的深刻与普适而备受推崇。尤其是4句28字的“心学四决”,悟透后就能参透人生,无论是为人处世上,还是看待事物上,都会提升一重境界。继而也能达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至上人生修为。

明·王阳明·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吗?

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句话和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意思非常相近。说的是,人出生以后,本身是没有善恶观念的,这种观念是心性的根本。

王阳明认为:“在心体上不能有任何的杂念和念头,就像眼睛里不能容一粒沙子一样。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

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吗?

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都是有良知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心如果失去了本体,那么良知就会被蒙蔽。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好好的一个人也就慢慢的变化了。

王阳明的结论是:习气所染。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这一观点和韩寒当年写的一篇文章《杯中窥人》的观点一致,就是说,人随着进入社会,慢慢的被腐蚀,就会心性发生改变。

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吗?

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是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天生的,是对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断能力,良知即至善,即天理。王阳明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他还说,“良知学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这些对良知的赞美之词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可见良知强大的驱动力,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吗?

为善去恶是格物

理学家认为的“格物”,就是分析现实事物,要认识天理,就要不停的分析现实事物。后来,王明阳苦思7天7夜,一无所获。于是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格物”不是分析事物,而是社会实践,这里的“致知”也不是认识天理,而是践行天理。

知道了这重关系,就好理解“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了。人在社会生活中,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才能进入“不动心”境界。

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吗?

心学四决告诫我们:对于自己,既要做到“知善知恶”,心中又必须“无善无恶”;对于他人,尽管他“有善有恶”,却要引导他“为善去恶”。如果能做到这四点,就能够取得成就。

对于王明阳的这一观点,读者们,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