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劝儿子谋权篡位,李世民下令斩立决,姐姐求情也没用

一直以来,重男轻女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上到天家贵胄,下到穷苦百姓都被这一思想所束缚。尤其以皇帝为典型代表,将自己的女儿嫁去边境和亲安抚各部。李渊的一个女儿略有不同,她与丈夫赵慈景是自由恋爱,他们有一儿子名叫赵节,最后被李世民所杀。

外甥劝儿子谋权篡位,李世民下令斩立决,姐姐求情也没用

李氏与赵慈景成亲较早,那个时候李渊还没有建立唐朝。赵慈景是当时的名人,不仅长相俊朗,而且人性极好,十分孝顺父母。李渊正是看中了赵慈景的品性,才放心把女儿嫁给他。

之后,李渊做足了准备,计划着起义,推翻隋朝的统治,但是,隋炀帝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以为赵慈景在密谋造反,于是想要先下手为强,寻了个由头先把赵慈景抓起来。过了一段时间,隋炀帝发觉并没有什么动静,才认为自己可能错怪了赵慈景,虽然没有杀了他,但也没有将他放出来。

外甥劝儿子谋权篡位,李世民下令斩立决,姐姐求情也没用

直到李渊正式起兵谋反,隋炀帝惊觉,但早已经来不及了。直到李渊杀进长安城,占领长安,赵慈景才得以被岳父救出来。

李渊称帝后,知道自己这个女婿吃了许多苦,于是封他高官,接连赏赐不断。只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赵慈景就战死沙场。李渊劝女儿改嫁,最终成了杨顺道的妻子。儿子赵节也懂得为自己筹谋规划仕途,于是投靠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这个时期,李世民已经顺利继位,成为新皇。

外甥劝儿子谋权篡位,李世民下令斩立决,姐姐求情也没用

李承乾是李世民原配长孙皇后所出,被立为太子。但是,李世民的另一个儿子李泰也不是个甘当绿叶的,想要搬倒李承乾成为新任太子,于是李承乾和李泰开始斗争。

虽然李承乾是太子,但或许是被自己的皇帝老爹从小惯着,李承乾的心机和李泰一比,简直是没法较量。李泰一再给他使绊子,眼看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要不保,于是他连忙找赵节商量对策。

赵节转念一想,眼下的形势,李承乾想要顺利继承皇位怕是危险,不如像太宗一样,再演一出玄武门之变。赵节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承乾,让他装病不出门,但是加派大量人手留在东宫,实则等李世民来探望时困住李世民,同时,赵节再带人冲进宫里,岂不是完美。

外甥劝儿子谋权篡位,李世民下令斩立决,姐姐求情也没用

李承乾本来不敢这样,想想自己如今的日子,于是答应了赵节的建议。千算万算,李承乾忘了,自己的父亲当年已经用过这招了,他如何能逃得过李世民的耳目呢?

只是李承乾还没有实施他的计划,李世民已经率先洞察,先一步将所有的涉案人员抓起来,这其中当然包括赵节。李世民大怒,这个太子向来是个不争气的,如今又打起了自己老子的主意,定是有人教唆,查,一定要查。

外甥劝儿子谋权篡位,李世民下令斩立决,姐姐求情也没用

李世民派杨顺道处理这件事,让杨顺道为难的是,赵节可是李氏和赵慈景的亲儿子,平日和自己的关系也不错,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送死。于是,杨顺道遮遮掩掩,为赵节隐瞒。

这些仍然逃不过李世民的眼睛,下旨贬斥杨顺道,降了他的官位。李氏不能坐着不管,李世民是自己的亲弟弟,她又是大唐的公主,于是亲自找弟弟求情。李氏找皇帝大哭一顿,几乎要晕过去,李世民也无奈,只对姐姐说,天下之道,不敢违也。

外甥劝儿子谋权篡位,李世民下令斩立决,姐姐求情也没用

李氏无奈,只能看着丈夫降职,儿子被斩首。不因恩怨而不赏有功之臣,不因有罪不罚至亲之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秉公办事,如何治理好国家。虽然讲将外甥斩首,有人说李世民无情,但更多人都赞扬他公正严明,是百姓的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