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斩立决”并不是就地正法,别被电视剧骗的不要不要的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官府判处穷凶极恶的犯人死刑后,一个

“斩立决”的令牌扔到地上,罪犯就被当场砍掉了脑袋。而那些不算穷凶极恶,却也难逃一死的罪犯,往往会留到“秋后问斩”

古代的“斩立决”并不是就地正法,别被电视剧骗的不要不要的

古装剧给我们灌输的观念是“斩立决”就是当场砍脑袋,“秋后问斩”则是等到秋天再砍头。而真实的情况与电视剧并不相同。“斩立决”并不是当场砍脑袋,而是统一等当年的农历节气立冬到冬至这段时间开刀问斩。在古代刑事案件中,除了皇帝特别嘱咐要立马杀掉的人,几乎就没有出现过当场砍脑袋的情况。

古代的“斩立决”并不是就地正法,别被电视剧骗的不要不要的

那么,古代为什么要“秋后问斩”呢?

“秋后问斩”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说法叫“农忙止讼”,是我国古代一项传统的法律制度。“农忙止讼”与我国古代小农经济息息相关。这种制度有利于保障农忙时,田地里有充足的劳动力,有充足的劳动时间,保证了粮食的收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为了保证国家安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从方方面面保证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忙止讼”正是这种思想在民事诉讼制度上的体现。

古代的“斩立决”并不是就地正法,别被电视剧骗的不要不要的

有关“秋后问斩”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罚为秋,也就是“秋后问斩”。

《礼记》《春秋繁露》还只是典籍,并非国家律法制度。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隋唐以后,刑杀一般选择在秋分至春分之间。

《狱官令》规定:“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

《新唐书•卷六十二•志第四十六•刑法》记载:“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唯吏受赇、犯盗、诈冒府库物,赦不原。凡断屠日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刑。”“每岁立春至秋及大祭祀、致齐,朔望、上下弦、二十四气、雨及夜未明,假日、断屠月,皆停死刑。”

唐玄宗在位期间,相继颁布《关中田苗成熟并功收拾诏》《委刺史县令劝课诏》、《农事将兴不可妨夺诏》等诏令重申“不夺农时”的禁令,规定在农忙季节停止受理民事诉讼,尽可能的保障农耕经济具有足够的劳动力和生产力。

隋唐以后的各个朝代也都对“农忙止讼”这一制度以“律例”的形式加以确认,并做了很多详细的规定。

《宋刑统•卷十三•户婚律》“臣等参详”条规定:“所有论竞田宅、婚姻、债负之类,取十月一日以后,许官司受理,至(次年)正月三十日住接词状,三月三十日以前断遣须毕。如未毕,俱停滞刑事由稳奏。如是交相侵夺及诸般词讼,但不干田农人户者,所在官司随时受理断遣,不拘上件月日之限。”不允许田宅、婚姻、债负这类小事,影响农户正常的耕种劳作。

《大明•刑律•断狱》“死囚复奏待报”条中规定:“若立春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仗八十”

《大清律例•卷三十》 “告状不受理”规定:“每年自四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时正农忙,一切民词,除谋反、叛逆、盗贼、人命及贪赃坏法等重情,并奸牙铺户骗劫客货,查有确据者,俱照常受理外,其一应户婚、田土等细事,一概不准受理;自八月初一以后方许听断。若农忙期内受理细事者,该督抚指名题参。”即每年四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禁止人民因户婚、田土、钱债这一类的小事提起诉讼。 州府衙门的大门两侧就会竖起“农忙”、“止讼”的大木牌。鸡毛蒜皮的小事,官府一律不予受理,如果有不按照固定受理的,长官就会收到弹劾。(从这一点来看,古代的从事司法工作的官员,还是比较轻松的)

古代的“斩立决”并不是就地正法,别被电视剧骗的不要不要的

除了我国农耕经济的因素之外,“秋后问斩”还有“观摩”“立威”的作用。我国的农作物一般每年耕种一次,到了秋冬天,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这个时候官府对积攒了一年罪犯进行统一的“秋后算账”,菜市口砍头的时候,闲下来的人便会聚集在一起,“观摩”行刑,看到别人的脑袋落地,摸摸自己的脖子,从而起到立威作用。而且秋冬季节,天寒地冻,死刑的尸体也更容易处理,不会引起瘟疫。

“农忙止讼”也受到古代交通的限制。在人口稀少的古代,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首先看的就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尤其是男丁的数量。因此对于本国的人口,统治者一般都秉持“能少杀一个是一个的”理念,因此对于一般的“死刑”,所谓一般的死刑即“十恶不赦”之外的死刑,统治者一般都不叫慎重,除非是“不得不杀”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杀。比如《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的我们都熟悉的约法三章“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了“杀人偿命”这一条,其他情况都没有死刑。《新唐书•卷六十二•志第四十六•刑法》记载“唐兴,高祖入京师,约法十二条,惟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

“农忙止讼”同时给了“大赦天下”的一个时间差。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珍惜人口,除了控制“死刑”,鼓励生育之后,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大赦天下”。皇帝登基,要“大赦天下”庆祝一下,皇帝过大寿要“大赦天下”庆祝一下,边境武将开疆拓土了要“大赦天下”庆祝一下,皇后,皇太后过生日要“大赦天下”庆祝一下,皇帝驾崩,皇太后驾崩等情况也要“大赦天下”,悲哀一下。大赦天下的记载,在史书中比比皆是,比如

《汉书•宣帝纪》记载:“凤凰集鲁郡,群鸟从之,大赦天下。”

天降祥瑞,大赦天下,庆祝一下

《后汉书•明帝纪》:“昔岁五谷登衍,今兹蚕麦善收,其大赦天下。”

五谷丰登,收成好,大赦天下,庆祝一下

《新唐书•中宗八女传》:“公主满孺月,帝后复幸第,大赦天下。”

女儿满月,大赦天下,庆祝一下

古代的“斩立决”并不是就地正法,别被电视剧骗的不要不要的

总之,古代的皇帝,总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大赦天下”。 两汉418年间,发布了186次大赦令;魏晋南北朝381年间,由各位皇帝发布的大赦令多达428次。唐朝在289年中发布了184次大赦;宋朝在319年中发布了203次大赦;元朝在97年里大赦了45次。明朝就差了点,276年中只有55次大赦,平均5年多一次;清朝大赦比较少,267年中才19次大赦

。(明清两代大赦天下的次数少,与人口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每隔一两年就有一次的“大赦天下”,在“农忙止讼”和“秋后问斩”两个制度下,原本应该立马死的人,不会死了,实现了国家少死人的目的。

So

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要“秋后问斩”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