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結構中的婆媳關係|心理諮詢


俄狄浦斯結構中的婆媳關係|心理諮詢


解開婆媳關係的死結

或許要從探索俄狄浦斯結構開始

解開三角關係之迷


文 | 心之愛/新雨流泉


俄狄浦斯結構中的婆媳關係|心理諮詢


俄狄浦斯結構中的婆媳關係|心理諮詢



中國不少婚姻悲劇是婆婆干涉夫妻事務導致婆媳矛盾升級,併成為解不開的死結,不少夫婦不是勞燕分飛,便是在悽風冷雨的婚姻中苦捱日子。很多人將這歸罪於夾在中間的兒子沒掌握妻與母之間的平衡技巧。技巧是可以學的,前提是他願學或者說學起來不費勁,很多丈夫不是不願意學就是學著實在彆扭,因為他們的意識和潛意識在打架,深受原生家庭俄狄浦斯結構所苦而不自知,解開婆媳關係的死結或許要從探索俄狄浦斯結構開始,解開三角關係之迷。

自從孩子出生起,父母之間的兩人關係就變成三人關係。這是對俄狄浦斯神話最直接的解讀,這正是弗洛伊德將俄狄浦斯情結作為發展任務背後的原理,父親、母親和孩子都牽涉在內,俄狄浦斯結構的隱喻是對多種三角情境的解讀,俄狄浦斯情結關注的是第三方的影響和闖入對伴侶關係造成的好或壞的改變,這伴侶可以是母親和嬰兒、父/母和孩子、或是有著親密關係的兩個成年人。


在兒子、婆婆、兒媳這個三角關係中,婆媳關係衝突的根源是婆婆和兒媳對三人關係的解讀和各自持有的心理地位大相徑庭,婆婆對與這個成年男性關係的定位是母嬰關係或母親與孩童的關係:“兒子再大,在我眼裡永遠是孩子”。與兒媳相比,婆婆憑藉血緣和撫育經驗獲得了與兒子之間穩固的“伴侶關係”,兒媳是闖入者。在中國道文化中,孩子漸漸將社會教化和家庭教養內化成人格中的超我,婆婆和兒子潛意識裡默認了母親對孩子意志的支配權(行事要符合孝道),故而在不少因婆媳矛盾而導致婚姻破裂的案例中會有一個逆來順受的孝子。

妻子對這個成年男性關係的期待則是配偶關係:“情感(物質)互利互惠,我們的地盤我們做主!”。與婆婆相比,兒媳試圖憑藉與丈夫性和愛(不只限於此),以構築核心家庭中的女主人地位。在中國嫁娶文化中,兒媳還有難言之隱,這就是“寄人籬下”的不安全感,哪怕小兩口獨立居住,公婆和夫家的親戚聯繫得往往會比妻子父母和家族頻繁,當夫婦倆生兒育女後更是如此。深入一個以血緣為紐帶的群體,作為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妻子再能幹、再堅強都難以完全消除隱秘的孤獨感和對被認可、被看見和被撫慰的渴望。


俄狄浦斯結構中的婆媳關係|心理諮詢



當女性從原生家庭嫁到夫家時,就基本告別了天真爛漫的環境進入察言觀色的環境,她必須學會和公婆,乃至丈夫的整個家族打交道,而她在這個陌生環境最重要的安全港便是丈夫,丈夫不靠譜帶來的痛苦就等於生命初期與母親的分離體驗,環顧四周,竟無一人可言。這就造成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兒媳試圖在夫家找到一個母親,期待婆婆把自己當親閨女看待,或者要求婆婆對待兒媳和兒子一碗水端平,對婆婆偏袒丈夫的行為十分敏感,例如,婆婆給丈夫洗衣服,或者進門送上拖鞋,丈夫到婆婆房間裡聊天等雞毛蒜皮,都擔心婆婆會把丈夫慣壞了,而無法理解這有可能是丈夫和婆婆的情感聯結方式。通常來說,要求婆婆對待兒媳像對待兒子一樣幾乎是永遠不可能,兒媳為此憤憤不平就很容易製造新一輪矛盾。正如有人言:“你(兒媳)和婆婆之所以產生關係,只是因為你嫁給了她的兒子。就像你到看中了超市裡的一套不鏽鋼廚具,商家附贈一個木勺子,既然你買的是這套不鏽鋼廚具,就沒有必要對這隻木勺子的質量有太多要求。”

不少不睦的婆媳關係往往需要追溯到丈夫原生家庭中丈夫生命早期的三角關係即公公-婆婆-丈夫。強勢的婆婆通常標配一個不作為且閹割了的公公(閹割者往往是兒子的祖父母),他對婆婆的行為敢怒不敢言或乾脆視而不見。兒子在生命早期,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扮演的是俄狄浦斯競爭的勝利者,取代了父親的地位,從而成為母親的“小老公”,這使他漸漸粘附在母親身上,形成共生性的或者相互依賴的母子關係,阻礙了分離-個體化進程,對父親的去理想化或反向認同就很可能發展成為一個孩童化的兒子。

孩童化的兒子通常稱為“媽寶男”。在他們眼裡母親是全心全意為他服務的女神,母親的話就是聖旨,口頭禪則是“我媽說……”。他們心智化能力極低,給妻子以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個人意志的強烈印象,令妻子最苦惱的是丈夫完全變成了婆婆的傳聲筒。他們經常試圖讓婆婆參與夫妻事務,代替他們行使原本丈夫行使的功能。他們會天真地以為母親所思、所感和他們一樣,會理解妻子的善意和苦心,這經常會在夫妻關係中製造“葫蘆娃事件”, 導致本就疏離的婆媳關係惡化,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不分輕重、不加選擇、不加潤飾地把兒媳對婆婆的微詞說給母親聽,弄得妻子尷尬不已、叫苦連天。


俄狄浦斯結構中的婆媳關係|心理諮詢



如果說孩童化的了兒子是稀裡糊塗地破壞了婆媳關係,那麼父母化了兒子則簡直是明知故犯、故意糊塗。他們不少人是俄狄浦斯的失敗者,就是說在與父親的競爭或和同胞的競爭中失敗,沒有充分獲得父母的鏡映和撫慰,而是內化了一個有條件的父母的客體,他們的潛意識組織原則往往是:“如果我不……,父母就會……”,日積月累他們就學會了照顧父母的情緒,形成牢不可破的假自體,彷彿和真的一樣,他們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固化假自體。在雙親有著焦慮人格或者傳統觀念強烈的家庭,孩童化的兒子簡直就成為父母情緒的容器。成年後,他就會繼續當這個容器,被所謂的孝道觀念綁架,這就是所謂的愚孝男。

愚孝男艱苦和失愛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往往具有很完善的社會功能,甚至有所成就,在很多事情上彷彿能體驗和疼愛妻子,也顯得精明能幹,可是就是在婆媳關係中異常地頑固。他們不是不明辨是非,而是對婆媳矛盾持不作為態度,只求婆媳相安無事,對增進婆媳關係沒有興趣或者力不從心,當婆媳發生衝突時通常勸妻子忍耐、再忍耐:“她再不對也是我媽,你就多忍忍吧!”,逼急了反而會用“媽只有一個,媳婦可以再娶!”給妻子施壓。妻子起初翹首企盼丈夫能有所調整,結果會發現就是鐵板一塊,她就會變得心灰意懶或者噤若寒蟬,婆婆便會成為這個核心家庭的女主人,一輪一輪本不是矛盾的矛盾就會演變成婆媳矛盾。

最後需要澄清一個可能引起的誤會:婆媳矛盾的責任完全在丈夫,丈夫會玩平衡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很多婆媳矛盾和兒媳、婆婆的個人特質有關,這往往源於她們的內在客體關係,而相互間所持有的固有偏見,這可能是她們深受原生家庭俄狄浦結構所苦的跡象,她們也面臨著諸多三角關係去探索和解答。(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機構觀點)


俄狄浦斯結構中的婆媳關係|心理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