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有「戀父情結」,究竟是爸爸的愛太多還是太少?

我前段時間在網上看的一個視頻,28歲的女子瞞著母親嫁給60歲的大爺,還生了兒子,在這裡我並不想評論對錯是非,只是想讓大家看母女倆的對話:

女兒:“我從小就沒有爸爸,你讓我的的兒子也沒有爸爸嗎?”

母親怒打女兒一巴掌說:“沒有爸爸就可以作賤自己嗎?”

女兒:“我沒有作賤自己,從小到大你給過我什麼?我從3歲開始就沒有爸爸,我從來不知道男人的關心是什麼滋味,我一個人在外面的時候,是這個男人一直在身邊照顧我,給我溫暖,他讓我有依靠,他不止是我的老公,更是我的爸爸,我的親人。”

女兒有“戀父情結”,究竟是爸爸的愛太多還是太少?

從這裡我能可以看出,這個女孩愛這個大爺,是因為從小缺失父愛,沒有感受到父愛的溫暖,長大後從年齡大的成熟男人處尋找溫暖、尋找愛、更是尋找父親。

還有最具神秘感和傳奇性的女作家張愛玲,縱然才華橫溢、洞察世事、能夠冷眼旁觀一切男歡女愛,把愛情剖析的清晰透底,寫出無數經典的愛情故事,但是因為父親的專斷、粗魯和虐待使她從小缺失父愛,長大後潛意識總是選擇比自己大的伴侶,她的文章繁花似錦的背後透出冷漠和蒼涼,文字折射出原生家庭對她深厚的影響。

女兒有“戀父情結”,究竟是爸爸的愛太多還是太少?


張愛玲23歲時遇到38歲有家室的“漢奸文人”胡蘭成,胡蘭成瀟灑健談、風度翩翩,俘獲張愛玲的芳心,二人結婚後以胡蘭成的沾花惹草而離婚結束。

中年的張愛玲漂洋過海一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國,在一個文藝寫作營裡,她邂逅了美國白人作家甫德南·賴雅,36歲的張愛玲與65歲的賴雅產生了忘年之戀,後者的女兒與前者年齡相當,也就是說一個可以當另一個的女兒。張愛玲和賴雅一起生活經濟拮据,照顧伺候多次中風的垂死老人賴雅一直到他過世。

女兒有“戀父情結”,究竟是爸爸的愛太多還是太少?

從上邊的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女兒成長中的重要性,他與女兒的關係將直接影響女兒的前途和婚姻,女兒小時候得到父親充分的關愛,她就不容易過早的委身他人,也會及時的擺脫不健康的戀愛關係,不像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女孩,總是在其中苦苦的掙扎。

在武志紅的書裡《家為何會傷人》我還看到過這樣的一個例子,阿蓮愛上“好爸爸”。

阿蓮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追求者很多,但是他都拒絕了,而是選擇了老實木訥不解風情的劉凱,很多人不得其解,婚禮的時候,大家看到劉凱很像阿蓮的爸爸,不但長相像,性格也像,因為劉凱無條件的寵愛阿蓮,阿蓮把劉凱當成了自己的爸爸,又做回了小女孩,阿蓮在潛意識中將劉凱當成了爸爸。

在熱戀時期劉凱可以百依百順地做阿蓮爸爸還是可以的,但劉凱不可能會心甘情願地做阿蓮一輩子的爸爸。一旦他放棄“好爸爸”的角色,阿蓮對他的依戀也就結束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父親似乎太愛女兒也不行,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如果爸爸非常愛自己女兒,女孩的童年過得非常幸福,

那麼,等長大後,她就會希望找一個和爸爸比較像的男人,重複她童年時的快樂。

女兒有“戀父情結”,究竟是爸爸的愛太多還是太少?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現,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普遍存有一種現象,即在3歲左右開始從與母親的一體關係中分裂開來,把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與父親的關係上。只不過男孩更愛母親,而排斥和嫉恨父親;

女孩除愛母親外,還把愛轉向父親,甚至要與母親競爭而獨佔父親,對母親的愛又加進了恨的成分。這就是所謂的“俄底浦斯情結”和“埃勒克特拉情結”。


同時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在五歲前就已基本塑造成型。不止人格,我們的情感基礎也常是童年形成的。

如果爸爸媽媽給了我們足夠的愛與安全感,我們就會在潛意識中將爸爸媽媽當作愛情的原型,並按照這個原型去尋找戀人;

如果爸爸媽媽給我們的愛很少,我們一樣也容易按照這個原型去尋找戀人,只是情形更加複雜。然而,戀人和父母的原型是不同的,這就引出了許多幻滅的愛情。

女兒有“戀父情結”,究竟是爸爸的愛太多還是太少?


  • 夫妻關係家庭第一

“要順利地度過俄狄浦斯期和“埃勒克特拉期關鍵是夫妻關係要和諧而平衡,”諮詢師胡慎之說,“父母都愛孩子,但他們同時又深深相愛,他們不會因為愛孩子而忽略對配偶的愛。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懂得,儘管異性父母如此愛他,但強大的同性父母才是異性父母最好的伴侶,而他不過是個孩子。於是,他們會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強大的父母給他們的愛。

同時,他們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攏,知道只有變得像同性父母一樣,才能贏得異性父母更多的愛。”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以後,發生了錯位,認為親子關係重於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是家庭中的第一位,這樣無形中會會讓孩子排斥父母其中的一方,和另一方“拉幫結派”,不利於孩子健康感情的發展。

  • 父愛也是逐漸分離的過程

真正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這句話同樣適合父愛,放手孩子長大的同時,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很多時候是因為母愛的不足,對父愛過度的依賴,這時候父親“巧妙退出”,例如出差、忙於工作等,媽媽“趁虛而入”。

女兒有“戀父情結”,究竟是爸爸的愛太多還是太少?


  • 性的教育

包括這樣兩個方面:一是性的社會角色教育,讓孩子明白“男女有別”,教育孩子從依戀父親中解脫出來;二是幫助孩子走向同齡同性夥伴,結交同性朋友,為將來青春期結交異性朋友做好輔墊。

  • 父親缺席,父親的形象不能缺席

有些家庭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孩子不能和爸爸一起生活,要加強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多多和孩子講爸爸的故事以及爸爸對她的思念等。

平時多加強和父親的聯繫,例如通電話、微信、視頻聊天等。

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需要父母雙方愛的滋養,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有尺度和智慧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