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結婚的第三年,我才意識到家裡那個多餘的人是我,我才是小三——老公和婆婆之間的小三。

沒結婚前,婆婆的下馬威就不停歇。

裝修婚房,婆婆對設計方案各種不滿意。不滿意我選的牆紙,嫌太花哨、不穩重、不耐髒。不滿意我挑的餐桌,桌子太小,是不是不想讓客人上桌吃飯,至少要能坐下8個人。不同意買浴缸,他們老人用不慣......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好不容易說動老公去和她媽商量,結果被婆婆的苦情牌打回原形。婆婆當場變臉,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兒大不由娘,養他這麼大,結果連個裝修意見都不肯聽。

揣著一萬個彆扭把婚結,心裡安慰自己,我嫁的老公這個人。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結婚後,婆婆隔三差五就要來家小住幾天。等兒子出生後,婆婆乾脆就搬來常住了。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孩子穿什麼衣服、吃什麼奶粉,婆婆要管,

家裡添個瓶瓶罐罐,婆婆要管,

不管買什麼東西回家,婆婆都先看價錢,然後數落我不節儉,

老公開車去機場接我,婆婆也要求跟著,

老公出差,婆婆每天要跟他視頻

......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婆婆硬氣表態:

我兒子家,就是是我的家。我來住是幫你們,要知道感恩。

我們家的孫子,肯定是我說了算。

我兒子就這麼養大的,還用你教我怎麼帶孩子?

老公似乎也像變了一個人,不,正確的說是原形畢露。

原本半夜能起來給兒子衝奶粉,現在每晚只顧著打排位到凌晨。

原本週末能帶一下兒子,讓我多睡一會,現在睡到日上三竿叫不醒。

原本g給兒子換尿布漸漸熟練,現在一聽到兒子哭就躲客廳說心煩。

原本意見不同統一還能坐下來溝通,現在張口就是“那是我媽,你就不能忍忍麼?”……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對於婆婆無邊界的入侵,老公不作為的態度,我萌生了離婚的想法。

經歷了爭吵、絕望後,我們還是決定為這段婚姻再做一次努力。我們一起來到了心理諮詢室。

1%中 國 式 婚 姻 困 局

數據調查顯示,自2009年以後,80後“獨一代”的離婚率日趨上升。而這其中,70%是因為雙方父母不合理干涉導致。

一邊是不懂得退出的父母,一邊是不知道拒絕的子女。原本兩個人的婚姻,變成了多人的角鬥場。

一段健康的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才是核心。真正成熟的父母懂得進退:

無條件的愛子女,同時也有自己的追求,會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退出孩子的人生。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除了控制你,愛你別無他法

父母對子女無邊界的控制,似乎在訴說著自己生活和情感中的缺失。這樣的父母難以從自己的生活中汲取足夠的情感養分,於是轉向控制子女。

孝順有時只是藉口,對父母無邊界的控制一味順從背後,其實是你的懦弱逃避、不想長大。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俄狄浦斯情結的 魅影

提到俄狄浦斯情結,對心理學有一點了解的朋友,腦子裡最先出現詞可能是“戀母”、“弒父”、“性壓抑”等詞彙。

很多時候,俄狄浦斯的衝突更多是一種象徵的意義。我們先回到俄狄浦斯的神話中。

俄狄浦斯在希臘語中,是“腫脹的腳”的意思。神話中,為了避免預言中“弒父娶母”的悲劇發生,俄狄浦斯的爸爸在將兒子丟棄前,用鐵絲穿過他雙腳的肌腱,把它們捆在一起。很多的俄狄浦斯衝突的人,就成為了不敢讓自己離父母太遠,遠走高飛的人。

我的婚姻裡,床上睡著三個人

俄狄浦斯情結,是兒童(或成人)對於養育雙親的愛與恨慾望的心理組織整體。它的外在表現形式呈現為三角人際關係結構,即個體自身,所愛的客體對象,執法者(禁忌的制度)三者,伴隨愛與恨,及恐懼等等衝突矛盾的情緒。

許多人在做了媽媽之後,就開始冷淡丈夫,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包括力比多和攻擊性),全部的轉移到孩子身上。如果這時丈夫不能及時在妻子和兒子中間插一腳,母親跟兒子的關係就會變得沒有邊界。

對於中國的爸爸們來說,不在家庭中缺位,是要懂得讓兒子在媽媽的愛中喘口氣。能夠讓一個男孩喘一口氣的時刻,就是爸爸拉著媽媽去談情說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