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降價、甩賣房源,遇到這種開發商要小心了,買了就可能爛尾

2016年10月以來,一輪有一輪的調控政策,壓制的整個房地產市場沒有“脾氣”!時至今日已經出現很多開發商回款困難,資金不足,資金鍊面臨斷裂的情況;這種情況就決定未來一到兩年內肯定會有很多項目的開發商跑路,項目爛尾,如何避免買的房子變成爛尾樓?

住宅項目開發流程

1.房地產商墊資拿地;開發商前期墊資拿的地大約佔三成到四成,這是開發商自己的資金。

2.獲得四證、開始蓋樓;開發商獲得四證之後,就能找銀行貸款,用貸款金額蓋樓。

3.獲准預售賣房;當樓蓋到一定高度,開發商就能獲取預售證,然後就能對外銷售房屋,回籠資金!

4.綠化周邊完工;當開發商拿到購房款,就必須將房屋蓋好,達到合同約定標準,交付給業主。

突然降價、甩賣房源,遇到這種開發商要小心了,買了就可能爛尾


問題在哪

發商不可能光建一個房子,等這一個房子建完之後再開始下一個房子。往往自有資金在一年內要有七八個項目墊資。這個回籠資金後,立馬投入下一個項目。一旦資金鍊斷裂,對於地產商造成的會是多米諾骨牌效應,全部破產。一個項目失敗,連帶著其他項目資金不足,最終爛尾跑路!

如果開發商有這幾點,購房者就要十分小心了!

1.建設初期,工程反覆停工

建設初期一部分是開發商自由資金,一部分是銀行貸款;若開發商資金不足,工程進度就一定會受到影響,會出現工程反覆停工。

2.賣房時期,急於套現,甩賣房源

開發商一定比購房者聰明,若開發商急於套現,低價買房,那一定是這個開發商遇到嚴重的資金問題;

3、缺乏市場競爭力的樓盤

與周邊其他樓盤相比,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在樓市不景氣的時候,這些樓盤往往賣不掉,也就沒有資金完成剩餘的工程建造任務了。

4.異常融資

開發商融資渠道很多,銀行貸款只是一部分,開發商也能通過民間借貸等其他渠道融資,可以肯定的是銀行貸款,資金使用成本一定是最低的,當開發商接受高利息的融資時,那一定是這個開發商資金十分緊張了。

建議:1.對購房者來說,要避免購買那些有“爛尾可能的房子,最好是選擇現房或準現房,或者是那些已大部分完成施工的樓盤,這一類樓盤“爛尾的可能性小。2.大型的品牌發展商開發的樓盤,大品牌開發商對市場的動向更加敏銳,很多方面都在領跑,又比較注重品牌形象,融資渠道更多,爛尾的可能性極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