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時刻危害我們的健康

提筆寫文章,每每寫的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越是寫的次數多,越是凸顯其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從每一篇文章中汲取到營養,據為己用。今天要探討的也是我們大家熟知的,脾胃的問題,脾胃的問題已經成為現代人習以為常的問題了,凡是求診的脾胃不調者十之八九。為什麼呢?

我們中醫上講,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負責進食、消化、吸收、運化等,直接參與消化吸收營養,轉化為氣血能量,排出身體垃圾。不僅僅指脾與胃這倆器官,這其中包括了西醫上講的一系列具有消化吸收功能的胃腸系統。我想只有這樣說才能讓脾胃的功能具體化,其實中醫是不擅長去拿出某個器官來做文章的,這是西醫的習慣,中醫擅長的就是研究抽象的問題,比如中醫看病看的經絡,脈象,氣......所以在選擇中醫治療前有很大一部分所謂的知識分子人群會質疑他的科學性,往往覺得說的有道理,確感覺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對治療就望而卻步了。我想說的是請問空氣您看得見嗎?但是您離得開嗎?所以不要覺得自己知識越多就越是明白人,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裡邊做個糊塗人接受治療何嘗不是一個聰明人所為。說著說著好像有點跑題,言歸正傳今天講脾胃~

脾胃出了毛病,症狀主要可概括成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納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飯,也吃不多、吃不香,這是脾胃功能減退最明顯的特徵;在我們問診過程中有很多人都反應一個問題就是食慾不振,這個食慾不振就是脾胃虛的明顯特點。我們都學過條件反射,當到了飯點兒,正好感覺餓了,那請珍惜這個感覺,說明脾胃運轉不錯。反之,當每每到了飯桌前拿起筷子確沒有一絲食慾,吃了兩口就感覺吃不下,那麼你就要重視起來了,你的脾胃已經很虛了。腹脹的特點是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為什麼會腹脹呢?這正是就能夠反應脾主氣,脾虛氣不升,胃虛食物不能下降,都在中焦堆積自然引起腹脹。腹瀉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在一起叫做“便溏”。腹瀉和便溏都能反應脾胃虛了,體內溼氣不能運化,為你的便便注入了多餘的水分自然不能成型,再加上運化能力差吃的油膩些,自然粘馬桶衝不掉,尷尬至極。

都知道脾胃是後天之本,在五行之中屬土,土壤嘛自然是能滋養萬物,當你的土壤疏鬆了大樹也是一樣根基不穩,所以不要小看脾胃功能。哪些行為是傷脾胃的呢?這個之前也強調多次了。中醫認為,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飲食不節、寒熱不適,或情志鬱悶、憂思困脾等。因此預防上亦要從節飲食、適寒熱、暢情志這三方面做起。胃為陽腑,不喜溫熱,熱能傷津,能使胃氣浮越,治胃宜涼、降、宜潤、宜通,養胃也要根據這一原則。情志原因不說了,免得又有人反駁說當今社會誰還沒有個壓力,誰的感情還沒有個跌宕起伏,自己琢磨辦吧。講講國民大事,飲食: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在國民心中跟天一樣大,更何況我們這年青一代人,沒有可口的飯菜那寧可不吃,不像之前的人為的是解決溫飽,現在人們講究的就是痛快,吃就吃個痛快,喝那就喝個痛快,你的嘴是痛快了,但是你想過你的脾胃嗎?忘了是誰拒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了,今天給大家說一下,這就像是一輛貨車,本來是一噸的承載量,你時不時的挑戰極限,讓它超載,那早晚得game over!你要知道胃司受納,脾主運化,吃的喝的這些好東西都需要脾胃轉化成五穀精微被四肢百骸,五臟六腑所利用,你讓他game over,他就讓你歇菜。

既然大家都瞭解脾胃對我們來講很重要,那啥都別想了,好好伺候這位大y吧,別為所欲為了,不然早晚都要為自己為所欲為付出血的代價,我們畢竟也是專門研究buyunbuyu的,歸根結底也要知道他與生育的關係,腎主藏精為先天之本,但也要知道沒有了脾胃這個後天之本的大後方的支持,那精從何而來呢?這也就是為什麼你的j子問題只從補腎入手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如果吃“還少、五子、麒麟、左卡”之類的藥物能達到補腎的目的話,w精症如同感冒一樣輕鬆治癒,而且人們就會長生不老啦!

脾胃病時刻危害我們的健康

脾胃病時刻危害我們的健康

脾胃病時刻危害我們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