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有沒有出息,就看他是否能做到這一點,越早知道越好!

太公姜尚在沒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時候,隱居在陝西渭水邊的一個地方。那裡是姬昌統治的地區,他希望能引起姬昌的注意,從而委以重任,建立功業。太公常在番溪旁垂釣。一般人釣魚,都是用彎鉤,上面有香餌,誘騙魚兒上鉤。但太公的釣鉤是直的,上面不掛魚餌,也不沉到水裡,並且離水面三尺高。不久,太公奇特的釣魚方法傳到了姬昌那裡。姬昌知道後便派人去叫他來。但太公並不理睬,仍只顧釣魚,並自言自語道:“魚兒不上鉤,蝦兒休來胡鬧!”姬昌意識到,這個釣者必是位賢才,要親自去請他才對。於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換了衣服,帶著厚禮前往番溪去聘請太公。太公見他誠心誠意來聘請自己,便答應為他效力。

一個男人有沒有出息,就看他是否能做到這一點,越早知道越好!

後來,姜尚輔佐文王,興邦立國,還幫助文王的兒子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他自己也被武王封於齊地,實現了建功立業的願望。姜太公垂釣,表面上是退,實則是伺機而動,是為了更好的進。做人正如姜太公一樣,貴在進退自如,該堅持時要堅持,該放棄時則應毫不猶豫地放棄。退避是一種睿智。適時退避是識時務,是看清自己、看透形勢,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退避比前進更需要冷靜的頭腦和周密的抉擇。當我們對目標感到迷茫的時候,不妨選擇暫時離開,遠離束縛自己的枷鎖,退一步或許能更清醒地認知一切。有退才有進,以退為進,等待時機,伺機而動,這才是上上之策。

一個男人有沒有出息,就看他是否能做到這一點,越早知道越好!

不知您是否領悟了鬼谷子這一謀略的智慧了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感悟!如果您想收聽國學的音頻節目,可以進入我們的主頁之後點擊專欄,即可收聽到相關音頻。喜歡我們節目的話,請您點贊關注,歡迎每天都來看看謀略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