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溫州市的一年的GDP相當於一個省的一年的GDP,那麼現在還是嗎?爲什麼?

胡迎春hyc


溫州市是我國東部沿海省浙江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是我國民營經濟的先發區,也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


溫州市位於浙江的正南方,與福建省接壤。溫州下轄4區5縣2縣級市,總面積約1.1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900多萬,2017年總GDP5453億,在中國城市百強榜排第37位。溫州市過去GDP一直

相當於某些省區的GDP,那麼現在還是這樣的情況嗎?首先,我們以上一年度全國各省級行政區的GDP為對象,來對比一下。

2017年,溫州全年總GDP為5453億元人民幣,而我們從上圖看到2017年全年,GDP低於5000億元人民幣的有海南、青海兩省,寧夏、西藏兩自治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
我們再來看看溫州最近幾年的GDP,以2014、2015年為例,溫州2014年總GDP為4302億元人民幣,2015年為4619億元人民幣。那麼我們再來看看2014、2015年大陸地區各省級行政區的GDP數據。

同樣,通過上圖我們發現,2014、2015年兩年GDP均低於4000億元人民幣的有海南、青海兩省,寧夏、西藏兩自治區,也就是說2014、2015年,溫州GDP都比這四個省區高。

根據最新統計,2018年上半年,溫州總GDP為2725億元人民幣。

2018年上半年,除了西藏區等未統計外,有青海、海南、寧夏上半年GDP低於溫州的2725億元人民幣,以此預計,今年溫州全年GDP同樣會高於青海、海南、寧夏等省區。

綜上分析,從2014年至今,溫州市的GDP一直高於青海、海南等省的GDP。

至於為什麼,青海很明顯,雖然地大,但是位於內陸高原高寒地區,環境惡劣,人口也才500多萬,遠不及溫州900多萬。溫州又位於東南沿海地區,地理環境、交通優勢、人口數量都佔據優勢。而海南,過去發展緩慢,經濟基礎薄弱,人口數量和溫州也差不多,沒有優勢可言,GDP稍微比溫州落後一點也屬於正常。近些年,海南優勢凸顯,經濟高速增長,超越溫州應該是指日可待。


那詩那遠方


你們喜歡盯著所謂GDP,但是我們浙江,早已經渡過了重視GDP的發展階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民眾幸福是我們的初心所在,我們的發展方向是綠色可持續發展和均衡發展!民營經濟佔據了全省的大半壁江山,500強佔全國1/5強!單單阿里巴巴平臺交易量就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體量!

我們浙江很不想拿我們的城市和你們的江蘇,廣東那些GDP高的城市做比較,因為資源貧乏的浙江發展這麼多年來,已經經歷過了那些追求GDP的年代了,人均GDP早就跨入發達國家水平,發展速度不重要,協調均衡才是關鍵。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33年全國第一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城鄉居民收入倍差1.85:1全國最低更是我們自豪的!我敢說在浙江你說自己是農村人,完全不用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自卑!

你們看不太上的溫州已經有68.8萬溫州人在世界131個國家和地區經商創業,在境外設立3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可以說溫州人在浙江以外另造了另外2個溫州,一個在中國,一個在境外!

我真的希望頭條以後拿浙江的GDP和別省比的問題少點,更希望那些不懂浙江的,不要再瞎扯什麼蘇南,珠三角了!還是不要忘記鄧公當年的初心吧,先富帶動後富,才是我們真正努力的方向!讓數據經濟離浙江遠點,謝謝


靜修止


溫州,曾經是浙江經濟發展的一顆明珠,溫州商人、溫州製造遍佈全國。曾幾何時,溫州模式、蘇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並列。今天,溫州模式已經偃旗息鼓了,溫州的光環不再。珠三角模式卻還動力十足,珠三角地區的深圳、廣州和佛山三個城市的經濟總量就可以超過浙江。蘇南模式雖然已經式微,但還勉強過得去。



2017年,溫州經濟總量5453億元。作為一個地級市,這個經濟規模還是相當不錯的。同年,大陸地區還有海南、寧夏、青海和西藏等4和省區經濟總量低於溫州市。


但讓你意料不到的是,溫州的人均GDP竟然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17年溫州市人均GDP為59306元,比全國平均水平59660元低了356元,是浙江省唯一一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地市。

上世紀8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費教通曾對“溫州模式”做了權威性的解讀,認為溫州是以商代工的“小商品、大市場”,“溫州模式”在於它提出了一個由民間自發遍及全國的小商品大市場,直接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了一個無孔不入的流通網絡。   

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傳統市場倒下去了,原來炙手可熱的沿街店面變得不值錢了。是不是溫州模式就走到頭了呢?



溫州的敢想敢幹、勇於打拼的創業精神沒有過時,任何時代都需要。溫州今天經濟發展前景變得暗淡,主要原因在於產業升級換代沒有跟上。而珠三角地區卻主動發力產業升級,因此廣深佛莞的城市欣欣向榮。


紅谷新視界


現在溫州的GDP還是超過海南、寧夏、青海、西藏這四個省份的。

2017年溫州市實現生產總值(GDP)5453.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4%,總量和增速均穩居浙江省第3位。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28位的海南省2017年GDP是4462.54億元,比溫州市還低近千億元。

溫州戶籍818.2萬人,常住921.5萬人(2017年末),與海南人口是差不多的。海南人口大約在917萬人。寧夏人口為670萬人,青海人口593萬人,西藏人口才331萬人。僅從人口數量來看,這四個省份除了海南其他三個省份未來要在GDP上超過溫州的可能性不大。

海南預計未來還是大有可能淨流入人口的,開發得好的話,未來在GDP上超過溫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除了上述四個省份,其他省份的GDP規模都比溫州大得多。這是很正常的,畢竟人口規模的優勢擺在那裡。

不過我們還要注意到,全國各省的GDP,其實是包括全國各地的溫州人的貢獻的,溫州人貢獻的並不僅僅是溫州市本地的GDP。


建章看世界


作為中國東部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的溫州市,與中國西部省區市在經濟發展GDP總量規模上進行比較,毫無意義。既沒有發展條件上的可比性,也沒有比較的科學性、同質性。這樣的比較只會助長溫州在發展認識上的自娛、自樂、自滿與盲目樂觀情緒。正如有些網友與學者對‘’溫州模式‘’與‘’蘇州模式‘’的討論沒有可比性一樣,任何一個區域經濟體的發展沒有一個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模式‘’。只有從本地實際出發,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與時俱進的區域經濟體,才是具有長盛不衰生命力和發展潛力與競爭力的區域經濟體。只有經得起當地實際的實踐檢驗、經得起歷史檢驗和人民檢驗與時俱進的‘’區域發展模式‘’才是具有普遍推廣價值、理論價值和歷史價值的發展‘‘模式’’。我們在討論評價一個區域或一個城市的‘’發展模式‘’時,一定要考慮當地當時的歷史發展條件、發展環境與發展基礎。溫州市的發展地理環境、交通條件和經濟發展的歷史基礎雖沒有蘇州、杭州等城市好,但也遠勝於中國西部地區的省區市。‘’溫州模式‘’是在困境中形成、壓力中突破、改革中完善的。在改革開放發展40年以來,溫州市在全國創造了二十多個‘’第一‘’。如全國第一份個私工商執照、全國城市中第一次召開個私經濟發展會議、全國第一座農民城的小城鎮、全國第一個金融改革試驗區等等。特別是溫州的人文精神,溫州人在國內外的創業精神和影響力,世界溫州人與溫州人經濟所創造的GNP也遠高於蘇州市、杭州市。因此,‘‘溫州模式’’自有其優長特色與特點。‘‘溫州模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溫州生動的成功實踐;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發展的成功範例之一;也是溫州人民努力奮鬥、創新發展的成就。溫州目前在浙江省內城市經濟規模總量位居第三,但人均GDP相對指標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浙江全省11個城市中居倒數第一,全市財政總收入已被嘉興市超過,而居全省第四位,全市經濟規模GDP總量與居第四位的紹興市相比僅高數百億元,優勢並不明顯。溫州發展再也不能自我感覺良好,更慢不得也急不得,應清醒分析原因,精準施策,紮實奮起,快速追趕。溫州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於城市產業結構對全球經濟發展新變化、新要求末能與時俱進地進行適應性調整,轉型提升,以致較長時期的積累所產生的結果。表現在溫州經濟產業結構的低端化、鬆散化。城市實體經濟八、九個主導產業在國際國內市場中競爭力較弱,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較多,後工業化產業、科技密集型產業較少;與此相關的是常住人口勞動力素質較低,人才總量少,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全市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十年,與蘇州市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2年的情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溫州發展宜從基礎的加大教育投入、科技投入著手,切實改變以只佔全省12%的教育經費投入支撐佔全省17%受教育人員的現狀;從產業轉型升級與產業鏈抓起,充分發揮溫州產業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服務業、港口物流服務業;宜從加強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特別是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信息化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投入;從大力引人才聚人才育人才;從大力聚世界級企業建平臺、大力引溫商企業、溫商人才回鄉創業和加快企業科技創新、傳統企業的技術改造投入抓起。想信溫州兄弟城市一定能快速發展,始終勇立潮頭,引領全國城市區域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