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因区区一句话而死的三个人:两人自找,一人被伤

中国有句俗语,叫祸从口出,为嘴伤身还尚可体谅,但因嘴害命却太不值得,就算有“谨言慎行”的劝诫,也仍有人因为一句话就丢了命,让人感叹!

第一位是兰陵王,传说中美得惊天动地的男人,偏偏又性情温厚,这样优质的暖男本应得善终,却出生在了北齐这个皇帝轮流做的家族,按理说本没兰陵王什么事,因为兰陵王生母身份低微,他又对争权夺位不感兴趣,偏对舞刀弄枪感兴趣,恰好这个被上帝偏爱的男人在此事上尤为擅长,带兵打仗,几乎战无不胜。于是高洋死后,他儿子高殷统治,兰陵王高长恭开始崭露头角,其后高湛继位,兰陵王被进一步重用,期间还有了金墉解围的战功,等到高纬继位时,兰陵王已经位高权重。

历史上因区区一句话而死的三个人:两人自找,一人被伤

​新任皇帝虽然有感于兰陵王护国之功,但也曾问兰陵王,你在战场上这么奋勇杀敌,就不怕死吗?兰陵王十分感动,觉得自己被关怀了,就真诚的回答,国事就是家事。本来是个皆大欢喜的答案,碰上爱猜疑的皇帝就变了味,认为他意图谋反,又恰好《兰陵王入阵曲》广为传唱,于是兰陵王被毒酒赐死,可惜他身在帝王家,却不知权利的诱惑能左右多少人的性命,因为直率不知权术而害命。

第二位告诉我们,聪明人最易被聪明误,这用来形容杨修恐怕最为合适了,杨修丢命是因为这句话“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是怎么回事呢?曹操退兵斜谷时,进退两难,恰好饭中有鸡肋,就有所感慨,晚间,夏侯惇来问夜间口号,他就随口回答鸡肋,却不料杨修知道后就收拾行李了,夏侯大惊,一问之下,杨修就说了这句话,被曹操知道后,以惑乱军心处死。

其实杨修看似因此而死,这也只是个幌子,背后还有玄机,杨修还牵扯到曹操两个儿子的继位之争,多次给曹植出主意,皇帝尚在,他就已为以后站好阵营,这样的人,皇帝能要?看似有聪明,其实反因聪明丢命,算不上大智慧。

历史上因区区一句话而死的三个人:两人自找,一人被伤

说起这最后一位,就实在可惜了,他到现在也无名无姓,只知道是个渔翁,但当初伍子胥因为父亲忠于太子而被牵连逃命时,他给过极大的帮助,伍子胥经过昭关时,愁于无法渡江,恰好一个渔翁愿意相助,还赠他吃食,伍子胥有意报答,就将手中宝剑相赠,渔翁拒不接受,他直言,我若捉你报官,既可得钱财,又有官做,我都拒绝了,难道贪图你的一把宝剑?伍子胥又问他姓名,他只以渔丈人相告,本就此收尾,也是段佳话,奈何伍子胥生性多疑,又回来嘱托渔丈人保密,就是这一句话,使渔翁觉得受到了怀疑,万分难过,为保全自己名节,同时使伍子胥放心,就沉船而死,真可谓是为节而死,可歌可叹!

历史上因区区一句话而死的三个人:两人自找,一人被伤

一句话可救人,一句话也能害人与无形,不论听他人说话,还是自己说话,谨言慎行最为妥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