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二戰時期十大最優秀的單兵武器


1.德國MP44突擊步槍:是現代步兵史上劃時期的成就之一。它是首批運用了短藥筒的中間型能力槍彈並大範圍配備的突擊步槍,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槍。德國設計師依據實戰關於火力的需求和步兵攜帶彈藥的膂力上限,持續作戰的需求,選擇了30發弧形彈匣。在實戰中,三四個手持MP44的德軍兵士,常常能夠壓制住一個班的手持M1的美軍兵士,和數量更多的運用波波莎衝鋒槍的蘇聯兵士。二戰時期排名第一當之無愧!

2.美國M2卡賓槍:是在M1卡賓槍根底上增加連發功用改良而成的。1944年定型,增加快慢機,可選擇單發、連發射擊形式,選擇杆抬起阻鐵,擺脫擊錘,槍即可連續發射。由於全自動射擊時彈藥耗費特別快,因而把彈匣容量增加到30發,但可與原來的15發彈匣通用。這款能施行半自動射擊和全自動射擊的輕兵器,固然有效射程只要大約200m左右,但是比起衝鋒槍的射程來講遠多了,而且後坐力適中。

3.蘇制波波沙衝鋒槍:二戰名槍之一,1941年正式配備蘇軍。直到40年代末,共消費了600多萬支。具有很高的牢靠性和很強的攻擊性,在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捍衛戰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在許多方面都是一個十分傑出的武器。與德國的MP40衝鋒槍相比它顯得相當平凡,但比MP40愈加牢靠,對環境溫度請求不高,而且有更高的射速,能裝兩倍於MP40的彈藥,發射更大能力的槍彈,在巷戰中優點尤為突出,被稱為“巷戰之王”!


4.德國MP40衝鋒槍:該槍與其原型槍MP38衝鋒槍,是不同於傳統槍械製造觀念具有現代衝鋒槍特性的便當批量消費而設計的第一種衝鋒槍。也是二戰期間德軍運用最普遍、性能最優秀的衝鋒槍。具有較高的精度。由於後坐力很小,MP40在有效射程內的射擊十分準確,在持續射擊中的精度更是無人能比。它的供彈牢靠性很強,根本沒有卡殼的風險。相比起來,波波沙的射速過快,劇烈射擊時槍身跳動的很兇猛,新手很難控制。

5.美國蓋德M3A1衝鋒槍: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研製勝利的一支衝鋒槍,1942年底被美國軍隊採用,它為制式武器,定名“M3式”。此槍結構簡單,運用鋼絲製成的槍托,並能夠伸縮,採用曲柄作為裝填拉柄。M3適用的是30發容量的直彈匣。M3A1衝鋒槍是M3衝鋒槍的改良型,取消了拉機柄和拉機柄盒內的“L”型轉動杆,並向前方加大了拋殼窗的尺寸。

6.英國司登衝鋒槍:製造起來省工省料,本錢十分低,一支槍費用僅僅9美圓,構造十分簡單,乍看似乎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子組成的,有人訕笑它是“水管工人的傑作”。採用簡單的內部設計,橫置式彈匣,彈匣裝上後可充任前握把。在室內與壕溝戰能夠發揮耐久火力,它的緊緻外型與重量讓它具備絕佳的靈敏性。司登衝鋒槍的後座力低使它在戰場中挪動攻擊時十分有利。在近戰中是一把優秀的武器,它是戰爭中許多突擊隊員的選擇,


7.美國湯姆森衝鋒槍:能力大,射速適於近戰,單發子彈的中止力名列第一,單發命中人體軀幹部位即令人根本喪失抵禦才能。缺陷是構造複雜,質量較大精度缺乏,並且造價昂貴。由於質量偏大、全槍過長,易攜性、操作靈敏性遜色於英國斯登和德國MP38/40。限於當時的消費資料和加工工藝湯普森衝鋒槍與其他同期同類武器共同存在著長期運用後槍管膛線磨損嚴重、射程和精度嚴重降落的問題。

8.美國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是二戰期間配備數量最多的半自動步槍,美國陸軍簡直全軍配備。在安定洋戰場顯現了宏大的能力,日本的三八步槍,九九步槍基本就不是它的對手,M1加蘭德也就是在歐洲戰場上才碰到了G43這樣的對手,但是德軍配備G43數量非常有限,在安定洋島嶼、東南亞叢林、非洲沙漠、歐洲戰場,M1步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多數戰場上都有過出色表現,被公以為是二戰中最好的步槍。

9.德國G43半自動步槍:這是一把在前線配備的半自動步槍。其前身是沃爾特公司與1941年定型的G41型半自動步槍。牢靠性和準確性都很好,只是呈現得太晚,產量最終只要40萬支。這把出色的步槍沒有充沛完成她的戰爭之舞就隨同希特勒的帝國走向了終點。在設計上G43步槍完整不輸給美國的M1式步槍,假如G43是在二戰前夕消費的,加上德國人看待工作的嚴謹態度,說不定G43很可能會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半自動步槍!


10.蘇聯SVT-40半自動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軍步兵的主要配備之一,曾作為狙擊步槍在二戰戰場上運用過。SVT並不比美國的M1伽蘭德步槍差。但由於構造比擬複雜,運用後擦拭十分艱難。另一方面,當時蘇聯步兵教育水平低,鍛鍊程度缺乏,在對槍支的頤養方面沒有精銳部隊那般專業,於是就以為這種槍不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